网友提问:
禅让制到世袭制怎么看出是生产力发展的进步的呢?
优质回答:
禅让制或许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只是一种传说。
传说中的尧、舜、禹的那种禅让制度真的存在过吗?其实是很可疑的。连他们是否存在过都要打上大大的疑问号,更何况关于他们的传位的故事了。禅让制应该只是传说中的一种制度,当然我们暂且就当这个制度是真实存在的吧。
我不想纠结于是不是真的存在禅让制,如果存在的话,他应该在其他由原始到文明过渡的民族身上找到一些印证。
例如游牧民族,在部落内往往采取兄终弟及的制度,而在部落联盟里采取的往往是类似禅让制的部落联盟推举制度。前者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王位继承制度里还能看到影子,后者从当年八旗旗主推举顺治皇帝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痕迹。
游牧民族没有发达的农业,每个部落人数不能太多,而他们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经常要与其他部落发生战争,首领的第一能力就是战争能力。而在那个恶劣的生存环境里,人的寿命普遍不长,首领去世时,他的儿子可能还不足以强大到领导组群,那么与首领年龄差距不大的弟弟就是个好人选。而部落联盟首领也是要看能不能带领整个种族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而战争的能力显然不是可以遗传的,每个首领衰老时,新首领要用实力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而一个人能成为新首领,必然是能力得到大家认可的。你可以认为这就是禅让制。
但是一旦游牧民族变成农耕民族,逻辑就发生了变化。农耕民族定居生活,可以派官吏集团管理,征税,生存环境也比游牧更好了。官僚集团对于君王的最大期望就是稳定,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对于君王的个人能力并没有太高要求,哪怕是个小孩,其实也可以。为了追求稳定,中国甚至发展出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不管这个嫡长子是不是有能力都可以继承,其逻辑就是他的能力高低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发生统治阶级的内斗,稳定压倒一切。人都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儿子,于是家天下就成为一种必然。国家进入家天下时期,只是代表这个民族已经进入到了农耕时代。今天的沙特国王也准备把位置传给儿子了,因此在政治上打击其他老王子们,这算是非常鲜活的一个案例了。
在古代,农耕文明到生产力的确是比游牧生活更高的,因此也可以说禅让制到世袭制,代表生产力的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转变,必须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种社会制度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制度,不像刀切斧砍那样两段截然分明,而是有一个相当长的,含有前后两种社会因素、犬牙交错的过渡阶段。
具体地说,就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的私有制、剥削、阶级和奴隶等新的因素都已出现,同时,旧的原始社会的若干原则仍在继续起作用,一直等到奴隶制的新因素增加到超过或者压倒旧因素时,社会制度才由量变转为质变,奴隶社会才算正式产生。所以,我们对社会性质的判定,固然要注意其量变的细节,更重要的却是看是否出现质变,不能把量变误认为质变。
我国历史上,自唐尧、虞舜、夏禹到商的前期,就是这个过渡时期。而禅让制就是这个过渡时期的产物。
一、尧舜禹时期的生活
我国古代传说中唐尧、虞舜和夏禹的时代,基本上还处在原始氏族制度的末期,那时社会生产力不高,个人的生产品大都仅足个人之所需,供他人剥削的剩余部分还不大。
所以,当时的氏族酋长的生活情况,与普通人民无多大区别,酋长亦须在田中从事生产劳动。我们且看看尧、舜禹当时的生活:
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鋤。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
(大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
禹亲自操彙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腹,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直万国。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耜以为民先,股无肢,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尧、舜、禹的卑宫室和亲自耕稼,实因当时是氏族公社制度,生产力低,产品贫乏,所以,他们虽身为酋长,仍与人民共同生活、共同劳作,在生活上与一般平民差距不甚显著。
二、禅让的传说
《尚书?尧典》和《史记·五帝本纪》等叙述尧、舜、禹时的王位更替,是实行一种“禅让”制度。据说唐尧不将帝位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而咨询四岳(姜姓)。四岳推举虞舜为继位人。舜经受各种考验后,摄位行政。尧死,舜正式即位。舜也照样不传给他的儿子商均,而选出禹来援行政事。舜死,禹继位。禹在位时,本来也不传其子启。当时众人举皋陶为继位人;不久,皋陶死,又举皋陶子伯益为继位人(似乎已有父死子继之意)。禹死,其子启夺伯益位自立,禅让制度至此废止。
《尧典》的著作时代不会早于春秋、战国,但其中一些术语和制度,合于甲骨卜辞的不少,可见其史料价值,不能忽视。战国末年韩非子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实际确如韩非子所言,儒、墨两家同称颂尧舜的禅让,不过,都是根据自己思想的本体去推衍其内容。
儒家主张仁政,所以说他们之所以实行禅让,是为民求贤。墨家主张节约,提倡生产,所以特别强调其亲身参与劳动,与平民无别。这都是借尧、舜禅让的故事,以证实其学说的正确性。
战国时其他各家,如道家、法家、杂家等,亦莫不皆有关于尧、舜禅让的记述。可见尧舜的禅让制度,是晚周人一致的传说,必有部分史实根据,而不会完全出于向壁虚造。
但是,尧舜、禹的“王位”为什么不像后世帝王那样,以自己儿子作为继承人,而是这样大公无私地让位给其他的圣贤呢?
后世儒家说什么由于尧舜、禹是“圣人”,其子丹朱、商均为人不肖,故传贤而不传子。我们今天对这种说法绝对不能轻易相信。
从社会发展的规律上看,当时还属于原始氏族社会,生产资料是公有制,人们的私有观念还比较缺乏,把首领的职位视为绝对私有的想法还未产生。当时固然已是父系氏族社会,并且已经到了末期,但是,过去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些旧传统不是一下子就能铲除干净的。
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儿子属于他们的母亲的氏族儿子与父亲不属于同一个氏族。父亲的财产或职位,当然不能传给异族的人。父亲死后,其财产和职位只有另从父亲的氏族内选举继承人了。所以,各地母系氏族社会里,酋长的更替都是通过氏族成员民主选举产生,而不可能实行传子。
尧、舜、禹是在父系氏族社会时代,可是这种旧传统仍在继续。这就是古代传说中“大同社会的“选贤与(举)能”的制度,也是传说中的“传贤”或者“禅让制度。
三、禅让制到世袭制过渡的原因
在原始氏族制的末期,部落战争已具有掠夺财产的性质。当时有一些军事首长或氏族部落首领的权力和财富迅速增大。
他们逐渐由氏族成员的公仆,变成为特殊的显贵。首领职位的继承已不再是氏族会议民主选举产生,而多少是由首领利用职权,把占有的职位当成私产,设法辗转地传给自己的儿子。
恩格斯分析这种情况时说:
掠夺战争加强了最高军事首长以及下级军事首长的权力;习惯地由同一家庭选出他们的后继者的办法,特别是从父权制确立以来,就逐淅转变为世袭制,人们最初是容忍,后来是要求,最后便僭取这种世教制了;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的基础奠定下来了。
恩格斯的这种分析完全符合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尧、舜、禹禅让的传说,恐怕正是处在这个由民主选举到王权世袭的过渡阶段的产物。因而,周、秦诸子虽然大都认为尧舜、禹是实行禅让制,可同时在晚周人中间也流传着与此完全相反的“篡夺”的传说。
据《竹书纪年》中所引的史料,反映出尧在末年把酋长职位传给儿子丹朱,而有势力的有虞氏舜,借口尧破坏了民主选举制,把尧囚起来,又放逐丹朱,把最高领导权篡夺到自己手中。舜临死前也想把酋长职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夏禹也借口不能破坏旧传统,逼迫舜把酋长职位让给他。夏禹最后终于占据了这个最高职位。
关于尧、舜、禹职位的继承是“禅让”还是篡夺,周末同时流传着这样完全相反的两种传说,到底哪一种说法正确或者更接近于事实呢?
我认为两种说法同时并存的事实,正是部落酋长由“传贤”制转变为“传子”制过渡阶段的真实反映。两种对立的传说,可能都有几分事实根据。
尧、舜、禹处在这两种制度转变的过程中,民主选举的旧传统“禅让”制虽然仍在执行,但是,这些酋长都已经视其职位为私有,都想传给自己的儿子。另外一些显贵,则利用氏族民主选举的传统,作为进行夺权的借口。一旦夺取成功,又效法他的前任,把职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每经过这样一次反复,传统的氏族民主选举制就进一步遭到削弱。
而父子相传的世袭制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斗争中逐渐产生和加强的,人们逐渐感觉到“选贤与(举)能”、“天下为公”的旧制度已经过时,于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天下为家”的新时代终于正式出现。
其他网友回答
禹之前的禅让制,是由各部落首领共通推选一位有威望的共主,以协调矛盾,解决不可调和的问题。
共主,自人类文明早期阶段、国家形成过程中或产生国家以后,各个部落或共同体所共同承认或推崇的盟主,或封建时代各个王国、诸侯国共同承认的中央政权。近现代用语,共主也可叫“宗主国”。但这里所指的盟主并不是拥有完整的统治权,而只是相当于一个“首领”,某些权力被分散到了各个诸侯手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历代“君主”都是“首领”,其并不具备“皇帝”的特征与权力。
类似于封建封建王朝的乡绅,农村各户自己搞生产,乡绅不干涉。但是出现问题,需要解决,需要统一思想,及时了解大家诉求,这个时候乡绅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共主的主要作用也就在于解决矛盾问题,而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有自己的规则,也有自己发展规划,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所以生产力较为分散。共主也没有权力干涉。
总的来说,虽然当时的禅让制能推选出能力强,威望高的共主,但是对于生产力提升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对洪水的恐惧和打击,大禹的影响力和权力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部落首领开始盲目相信大禹,即使随意决定生死,也没有人会跳出来说反对的话。大禹儿子继位,杀死新推的共主,禅让制由此终结,夏朝建立。
夏朝的建立,出现了君主统一制定规则,开始大面积从事农业生产,制定称为夏历的农历,使产量得到提升,王朝对生产进行收税,使国家财力提升。
所以题主所说的禅让到世袭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统一,有了更一致的规则,减少了生产的分散和不确定性。所以生产力是提升的。
其他网友回答
禅让制出现的背景是原始文明的部落时代,因为资源有限,能力有限,在与大自然的对抗过程中必须有各方面强大的人来领导大家度过难关。这个时候必然是贤者上,庸者下,因为谁决策失误可能带给大家的是灭顶之灾。但随着部落文明的发展,社会分工形成,生产力大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复杂度急剧提升,矛盾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禅让制带来的新老利益集团的斗争必然激化,从而导致残酷的内乱与杀戮。整个统治阶层在当时的文明基础上(毕竟当时没有人懂什么当代的政治理念),经过斗争,发现世袭制能较好的维护政治的稳定,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此时由于社会的发展,谁当皇帝谁当王,对整个统治阶层而言,区别不大!所以世袭制是古代社会进步的一个自然产物。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争不争?以暴力的手段争还是以法律的手段争?世袭制是封建时代的利益之争的产物,符合历史规律。
其他网友回答
您好,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也是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标志之一。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具体怎么看出生产力的进步,我们从下面几点讨论一下。
所谓禅让,不过是人类给自己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后来人的臆想而已,人总是喜欢怀念过去而厌恶当下嘛,本质就是就是谁强谁上。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首要的问题就是活下去,就像在进化中消灭尼安德特人等别的人种一样,每天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人类(单指智人,下同)不得不推选出群族中最有能力的人带领大家披荆斩棘,这能力应该是武力和智慧的综合,每天吃人的日子,应该武力占的比重大吧。生产力低下,当然有啥吃啥,打不过狮子老虎就抢同类吃同类,部落之间吃来吃去,这种状态在非洲南美等原始部落不是一直存续到近代嘛。就像猩猩、狼等动物群种要通过武力决斗来争夺头领位置一样(现代科学研究,猩猩在争斗前也会通过社交拉拢自己的支持者,也会围剿另一群猩猩并吃掉它们)。简单说,吃不饱,就得找最强的大哥带领大家打打杀杀。
为什么后来变成世袭了,吃饭不是第一矛盾了呗,生产力进步才能有余粮,有余粮谁还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吃人,弄不好被别人吃了。这会就不用找最厉害的人当头了,要找让社会最稳定的人继续,毕竟人多了,拉帮结派,每次换届死一胡片血流成河也不太好,就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