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汉风文学”(汉桑古韵)——这个诞生在春天的纯文学平台,又在春天里迎来了她的周年华诞。
手指轻轻划过机屏,平台上一年来刊发的文章,如银河星光璀璨闪烁。篇篇文章,个个熟悉或不甚熟悉的面容,从日子里迎面走来。我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对文学热爱的那种执着追求的炙热情怀;我仿佛听到了文友们伴同文字的心跳和呼吸;我仿佛看到平台的编辑们为了每期文章的及时刊发,每每辛苦熬夜而熬得通红的眼睛。
“汉风”像是扎根在家乡沃土上的那棵古老的桑树上发出的新枝,在作者和编辑们心血的浇灌下,走过风,走过雨,沐浴着阳光雨露,尽管仅是一岁柔嫩的年轮,但却迎着春风生发出一树晶莹的绿叶,在新野网络文学天地里生机勃勃灿烂夺目。
一年前,我在微刊发文,始于外地平台。尽管文学不分地域,尽管人家编辑和文友们不择内外热情有加,但心里总有一个放不下的遗憾:想我古城新野,钟灵毓秀,底蕴丰厚,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怎的在网络文学发展如火如荼,已成为大众文学主流的今天,竟然就没有一个自己的可以让本县文学爱好者以文会友展现风采的家园?
其故何也,不得而知,究起原因,众说纷纭。有知情文友叹:不是没写家,更不是没文章,是没人操那个心。平台不是好弄的。
哦,我明白了。这就像枝头蓄势待发的蕾,潜在着勃勃生机,就等着一夜春风吹过来,便会千树万树花盛开。于是,在我这个文学爱好者的心里,为了那种带点狭隘的本乡本土的文学情肠,就多了几分惦记和牵挂。期望着有朝一日,有愿意“操心”的有识之士的出现,能够甘为汉桑发春枝,力图古韵譜新篇。能在家乡这块热土上搭建出一方让新野文友得以自由耕耘的网络文学新家园。
期待着,期待着,终于在一年前的今天,伴随着春天和煦的暖风,传来了好消息,“安之若素”——鲁晓英,“汉风文学”(汉桑古韵)总编——我在《花洲文学》认识的文友,一位在文学创作上颇有造诣,在文学道路上锲而不舍的追求者,终于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文友,为了文学的共同爱好,为了一种内在的情怀,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走到一起来了,操起了这个心,创办了新野“汉桑古韵”微刊平台,并给我发来约稿的信息。
这真的是一个惊喜,盼望和等待中,“汉桑古韵”,一个多么厚重的名字,随着春天的到来,终于一花独放,脱颖而出,填补了新野网络文学的空白。我欣喜之余,凝神聚意,发出了我的第一篇稿件《镇上的古树》。
我的文章受到编辑们的重视,发表在2018年4月14日,“汉桑古韵”首发第一期的头条位置。对我来说,这是个值得记着的日子。我像是一个在文字的海洋里四处漂泊的流浪者,终于有了自己栖身的归宿。随后,在编辑和文友们鼓励支持下,创作灵感频现,一年来,先后在平台发表文章27篇,受到了文友们的喜爱和认可。于此同时,我也在对文友们美文的阅读学习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文学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而今,一年过去了,在平台上阅读文章,发表文章,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我觉得我的文学创作焕发了青春,就有了“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的欣慰。我觉得,“汉风文学”似乎裹挟着历史文化古韵的厚重,振飞着我文学创作的翅膀,在“汉风”的天空中翱翔。如我在最近平台,“花为媒”征文《桃花梨白三月天》里描写的那样:果是树的追求,花是树的情怀。虽然老树已过了硕果累累的岁月,当春风吹来的时候,依然情怀已久,仍在奋力抽出青春的新枝,绽放出本真的风采。
进入“汉风文学”平台,不仅让我一些沉睡已久的文章有了面世的机会,而且重新找回了我几乎已经丢失殆尽的文学热情,文思泉涌,似乎有写不完的题材。更让人神往已久的是,融入了新野一群志趣相投的文友之中。在社会上打拼这么多年,朋友倒是不少,但多是利益相关的交往,只有和文友们在一起,那才是摒弃物质利益之外的共同爱好的凝聚。我喜欢和珍惜这种和文字相关的纯情友谊,如甘甜纯净的泉水,滋润着心灵的田园。
一年来,大家以文结缘,以文会友,以文学为乐,亦师亦友,同舟共济。像是久别重逢的老相识,心灵在文学里共鸣,爱好在共同的愉悦里舒怀。惜惜相印,心灵相通,朝朝暮暮。在文字和情感的精神世界里,一起努力着,学习着,前行着,辛苦并开心着。
文学是阅读和写作的统一,文章是读和写的和谐。我非常感谢对文章关注的广大读者,特别在文章后边留下精彩评论的文友们,那是对作者以及平台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一篇中肯的评论,所下的功夫不比一篇文章少。一位资深评论家说,写评论之前,起码要对原作阅读三遍以上才能动笔。正是有了这些在别人文章后边默默奉献心血的文友们的关注,才让作者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从而鼓舞起了广大作者创作的热情。
“汉风”真的是藏龙卧虎之地,高人层出不穷。文友们虽经历不同,年龄有别,却以不同的风格展现着各自的文学底蕴。有的是古典诗词的大师,有的是现代诗歌的高手,有的擅长用平静舒缓的叙事把一个久远的故事向你娓娓道来,有的则喜欢用才华横溢的文采抒发自己的情怀。有的清新,有的壮丽,或唱,或吟,或呼,或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涌现出了一大批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秀作品,丰富着读者的精神生活,繁茂着新野文学的发展。
那些用心血凝结的作品,以毫无造作,毫无哗众取宠的真实,在目前网络阅读“碎片化”“鸡汤化”“快捷化”“娱乐化”“低俗化”的今天,以文化传播的态度,散发着纯文学的馨香,走进了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心灵,维护着传统阅读的品位。阅读范围遍及我县城乡及周边县市乃至全国有关联地域。影响广泛,好评如潮,形成了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我县文学发展的主旋律。
据网络统计,“汉风文学”和“汉桑古韵”一年来刊发文章752篇,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业绩。感谢以总编鲁晓英为首的各位编辑以及团队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感谢对平台关注支持的广大作者和读者。你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在“汉风”与大家相遇,真好!
人间最美四月天,在迎来“汉风文学”(汉桑古韵)创办周年喜庆的日子,让我们大家一如既往,并肩携手,一起和“汉风文学”行走在这明媚的春天里,去迎接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明天。
【注:图片源于网络。】
“花为媒”征文启事
一、有关春花春色和情感的散文,小说,诗歌等,不拘一格。
投稿邮箱:hsgy123985@163.com
二、和月季相关的散文和诗歌作品(现代诗限三十行以内),优秀作品将向本地报刊杂志推荐。
投稿邮箱:hsgy123985@163.com
征订与征稿:《躬耕》杂志84元12本全年,订阅全年《躬耕》,送四次文学沙龙类活动或讲座,送全年《南阳文化》杂志。
投稿邮箱:ggwxyk3148120@sina.com
(注:详情请看文下精彩链接“花为媒”征稿启事)
作者简介:马景新,回族,河南新野人。网名:飞马千里,识途的老马。爱好旅游、摄影,闲暇时光,喜欢骑上自行车去丈量大地。没读过多少书,却爱用文字留下生活的印记。一路走来,且行且吟,自得其乐。才疏学浅,无甚建树,文学爱好者而已。文章大多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当然,如能在饭后茶余得到朋友些许青睐,便感欣慰。
本期责编:丁建忠
往期精彩回顾:
“花为媒”征稿启事
马景新:【“花为媒”征文】桃红梨白三月天
马景新:【散文风】缘份的天空
马景新:【诗词坊】古诗里的元宵(外一首)
马景新:【诗词坊】天涯夜行
马景新:【散文风】走进“疯人院”
马景新:【散文风】风雪中的红围巾
马景新:【散文风】乡下老家的草屋
马景新:【散文风】记得当年放鞭炮
马景新:【散文风】凤凰散记(完结)
马景新:【散文风】凤凰散记(5、6)
马景新:【散文风】凤凰散记(3、4)
马景新:【散文风】凤凰散记
马景新:【散文风】走过迷雾
马景新:【春晖行专版】“印象”春晖
马景新:新野沙堰历史文化记载的两处疑误
马景新:青山不老夕照明——记文友赵红俊先生
马景新:【散文】千年之争躬耕地
马景新:【国庆专刊】农民工的家国情怀
马景新:【散文】掠影阳朔过桂林
马景新:【散文】月光下的童谣
马景新:访上官云珠旧居
马景新:【散文】虎山水库游记
马景新:【散文】“茶鸡儿”声声
马景新:【散文】春风吹来野菜香
马景新:【散文】镇上的古树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