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长途奔袭?
优质回答:
长途奔袭是指军事上的一种突袭行动,在短时间之内进行长距离的运动,对敌方实施突然袭击,出其意料,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说两个长途奔袭的历史案例,巧合的是,两次都与张献忠有关系。
明末起义军最擅长流动作战,所以被称为“流寇”,其中,张献忠和李自成在运动战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内地的官军一直疲于奔命,围追堵截。
崇祯十二年,张献忠降而复叛,崇祯皇帝派大学士杨嗣昌督师,专剿张献忠。张献忠被逼入四川,与罗汝才汇合,先后打下剑州、绵州、泸州等地。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杨嗣昌亲自前往重庆,准备在川中合围张献忠。崇祯十四年正月,张献忠在开县大败官军,突破重围,转而向东突击。
张献忠亲自率领一支轻骑兵,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急奔三百里,截杀杨嗣昌的使者,夺取官军的兵符。然后冲出四川,冒充官军的使者进入襄阳城,随后张献忠赶到,里应外合,二月初四攻陷襄阳。
襄阳是杨嗣昌进军的大本营,城防异常坚固,存有大量的军饷和兵器,也是襄王的藩地。张献忠坐在城楼之上,请襄王朱翊铭喝酒,说:“请襄王喝下此酒,我想借你一颗人头,要杨嗣昌的性命。”
然后将襄王朱翊铭、贵阳王朱常法一起处死,尸体焚毁。
此前不久,李自成刚刚攻陷洛阳,处死福王。身担剿匪大任的杨嗣昌得到消息,匆匆出川,深感罪责重大,路上开始绝食,三月时,死在荆州。
张献忠跳出四川的重围,长途奔袭,攻下官军大本营,处死藩王,巧妙逼迫自己的死敌杨嗣昌自尽,实现了自己的战术意图,堪称完美的长途奔袭战例,完全可以载入军事教科书。
但是,善于运动战的张献忠,自己最终也是死于敌方的一次长途奔袭当中。
顺治三年正月,清政府任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罗洛宏、尼堪等人率军征剿四川的张献忠。
张献忠离开成都,率军驻扎在西充、盐亭的交界,他的部将刘进忠率军驻守在汉中的朝天关。
十一月底,豪格率领清军抵达汉中南部,刘进忠把朝天关献给清军。朝天关距离西充、盐亭的直线距离大概五六百里,加上山路的曲折,全程一千四百里。
豪格派鳌拜率领一支八旗军作为先锋,以刘进忠为向导,连续五昼夜日夜兼程,在一个黎明时分抵达西充,直扑张献忠的大营。
张献忠毫无防备,仓促应战,清军事先挑选箭术高超的射手,一箭射中张献忠的额头,将其擒杀。
八旗军这一次长途奔袭,实施斩首行动,一举击溃张献忠的大军,堪称长途奔袭的又一经典战例。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要说历史上注明的长途奔袭,那就要提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创下的军事历史上长途奔袭的奇迹。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38军接到志愿军司令部命令,在戛日岭、于口站地区击破土耳其旅的阻击,占领裴德站、瓦院地区。为了堵住敌人逃窜的道路,第38军113师奉命穿插至朝鲜三所里地区。
70多公里的路程,第113师忍受着极度疲劳和和饥饿严寒,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就穿插到了三所里地区。这是啥概念?113师平均每小时行进速度达到了5公里。可能有人会说了,1小时走5公里不是很正常么?
话决不能这么说!因为这70多公里的路程大部分都是山路,想象一下在当时的那种状态下依靠双腿一夜行军一百多里,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还能做到?而且当113师占领三所里之后,立即就投入了战斗。紧接着113师又派出部分兵力主动抢占三所里以西龙源里,完全截断了联合国军撤退的道路。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长途奔袭,就不得不说辽沈战役中的林彪带领的东北野战军了。可以说正是他们当年的急行军,给我们带来了辽沈战役的直接胜利。
大家都知道辽沈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整个辽沈战役要想打胜,当时来说就必须要占领锦州,还要歼灭廖耀湘带领的兵团。
廖耀湘兵团的士兵,不仅作战丰富,而且装备十分的精良,是十分能征善战的这么一支队伍。
想要打败他们谈何容易,但是,廖耀湘又不得不打。再难啃的骨头,东北野战军即使拼了性命,也是要啃上一啃的。
当时的东北野战军,之所以要急行军,原因就是要打廖耀湘的兵团。
那时候东北野战军的主力,都是在突围锦州。锦州可以说是通向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门户,掌握了锦州,就掌握了东北战场上的主动权。
锦州这个重要的门户,是有当时的国民党守官范汉杰来镇守的。
面对东北野战军的猛烈进攻,范汉杰在锦州城里殊死抵抗,固守待援。蒋介石得知锦州要丢失的时候,他就把廖耀湘的兵团给调过来了。
可是,廖耀湘在距离锦州两百里地的时候,他就得到了锦州失守的消息。
这时候廖耀湘面临两个抉择,一个就是继续进攻锦州呢,还是撤退回到沈阳,又或者是去营口从海路逃跑。
就在廖耀湘不知所措的时候,蒋介石来了命令,让他继续进攻锦州,再把锦州给拿下来。
但是,廖耀湘冷静下来想了想,知道荆州丢了,再让他去夺,就等于是让他去送死。
所以,廖耀湘拒不赴任。
廖耀湘不攻打锦州,所以,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上司卫立煌和杜聿明。可惜的是,这两个人也不能决定,所以,他们要在和蒋介石去商量之后,告诉廖耀湘了。这也就耽搁了廖耀湘的行程。
正是在他们商量的时候,东北野战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让刚刚打下锦州的东北野战军,长途奔袭两百公里之外,去把廖耀湘兵团全部给歼灭。
当时的廖耀湘兵团有五个军,大概十万余人。
我们都说了廖耀湘不想夺取荆州,所以,他就剩下后退一条路了,最终蒋介石也统一了。但是,只要廖耀湘后退,就需要经过黑山这个地方。
东北野战军若是想要长途奔袭,追上廖耀湘兵团,除非廖耀湘兵团原地不动,等着他们来打。
但是,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么,要如何让廖耀湘兵团不动呢?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派军队先去拖住廖耀湘兵团。
当时,距离黑山这个地方最近的一支东北野战军,只有十纵一个队。我们的一个纵队,大致相当于国民党的一个军。
十纵队的任务,就是在黑山拖着廖耀湘的兵团五天的时间,只要能把他们拖住五天,就算完成任务
了。要知道十纵和廖耀湘兵团的势力是很悬殊的。
况且十纵的武器十分的落后,基本上都是小米加步枪。想要拖住拥有坦克、大炮、美式装备的廖耀湘兵团,谈何容易呀。
当廖耀湘兵团看到十纵队,出现阻击自己的时候,他们也没太在意。因为他们知道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在锦州。
更何况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刚打了一场胜仗,若是在休整一段时间,即使到了这里,自己也早就安全撤离了。
所以,他们对于十纵的阻击也没太在意。但是,十纵队对他们造成的打击,还是让他们终生难忘的。
因为五日期限到了,廖耀湘兵团并没有突围出去。这时候攻打锦州的东北野战军,已经到了黑山了。
此刻的廖耀湘兵团在想突围出去,就不可能了,对他们来说,只有等死了。你想一个纵队他们都没有突围出去,更何况面对东北野战军的主力了。
最终,廖耀湘兵团在遇到东北野战军之后,彻底的乱成了一团。廖耀湘在逃跑的时候,也被俘虏。
其他网友回答
李朔雪夜取蔡州擒吴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