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文学|散文】全会大爷(张海清)

散文集《遇见》

小引
人到中年恰如秋,时光不再张扬,岁月亦多了沉甸和安稳。但生活难免繁复纷扰,常常连梦,都是芜杂的。幸而总能寻得一片闲静沉下心来,彼时,一些人,一些事,便会浮现,渐而清晰,如秋阳,消除人间的凉薄;似清酒,熨帖舌尖与肠胃。
生命中,最美丽动人最伤感痛楚的,莫过于遇见。遇见他人,遇见自己,遇见一些事,有时短暂,或许绵长。在一场又一场的遇见中,邂逅,交融;相依,背离;幕起,幕落。
无论怎样的遇见,皆是应当,绝非偶然。我自珍惜,心存感恩。

谢谢,遇见了你。
全 会 大 爷作者|沧浪之水
国庆放假期间,决定回老家一趟。一则因为本家办事帮忙,二则早想回去看看了——看一眼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故乡。 仲秋时分,凉爽晴明,空气中夹杂着玉米高粱的味道,大豆成熟爆裂的声音细微而清脆。进了村口尚早,于是下车四处走走。 还是那条熟悉的路,只是加宽了一些。拐弯迈步向前,田间小路高低不平。抬眼远望,一小块儿一大块儿的庄稼地,不规则的横着,黄绿错综,长势喜人。但有几处荒地,格外打眼。那是几处坟地,长久无人打理,便闲置荒废了,加上今年雨多,野草茂盛,秋风中枯黄了乱抖着。 “还记得全会大爷么?喏,那个便是他的坟地……”哥哥指向不远处一块荒地说道。 全会大爷? 哦,全会大爷,记起了,怎会忘呢?那心间梦里无数次出现的无可替代的美丽画面—— 高低错落的山坡,坡上青青的草儿,草地上一群大大小小的孩童,坐着趴着躺着的,歪着一个个小脑袋瓜,扑闪着小眼睛,支楞起耳朵专注的听着什么——“牛皋怎么死的知道不?战死的?不对!病死的?非也非也。他是——笑死的!真的假的?笑也能笑死个人?不信?要知端的,听俺细细道来……”一位老者不紧不慢说得正带劲儿呢……白云悠悠的,一只小蚂蚁悄悄爬上脚面,又爬上裤腿,腿上痒痒儿的,也忘了去打…… 那位说评书的老者,便是全会大爷。他是我家紧邻,因为多少沾着亲带着故,也算本家,论辈分,我当尊称一声大爷。全会大爷,是我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故乡亲友中为数不多的给我温情让我惦念的一个。 从我家出门右拐不几步,便是全会大爷家。因为近,更因大爷总是笑眯眯的,不似其他邻居一般,时常绷着个脸没个好颜色,我总有事没事就抬脚往大爷家去,成了大爷家常客。 有一次生病了,难受得紧,家里大人都去地里干活没回来,我挣扎着起来想喝药,一摇暖瓶,空的。本能的想到了大爷,于是拿着药片端着碗去了。一进门,大爷依旧微笑着招呼我赶紧坐在炕沿边上,倒了半碗水晾着。大爷家一如既往地干净,被子齐齐整整叠放在炕角,屋子里一股好闻的桂花糖果味儿。大娘总是极温和的坐在炕中间忙着针线活儿。水凉了,手心里的药都被攥湿了,我依旧不肯喝。 “嫌苦了哇?”细心的大爷从碗柜里拿出红糖罐,捏了一点放我另一只手里。 “赶紧的,喝了药抿一嘴糖,就不苦了。” 我知道自己每喝药总是吐,看着那糖,像得了什么保障似的,一仰头就喝了,舔一口糖,又苦又甜的,再舔一口糖,嘴里尽是甜味儿了。喝完依依不舍的回家躺下,睡了一觉便大好了。 多年以后直至现在,每次生病吃药,都会记起大爷家的开水和甜甜的红糖。不过最令我时时惦念梦回的,当是听大爷说评书了。 儿时每年放了暑假,伙伴们三五成群,相约去野外游玩。村子深处有个山坳,长满大大小小的杏树,每家都分到几棵,暑假一到伙伴们就陆续来杏树坳看杏吃杏,拿了扑克牌玩争上游升级等。刚玩了几把,全会大爷迈着慢悠悠的步子来了,我们便扔下扑克哄抢着围过来,缠着大爷说评书。大爷每次都爽快的应承下来,然后清清嗓子便开了始: “说表评序,人生啊如一台戏。今儿个说段《岳飞传》。话说北宋年间,东京的汴梁城外,来了五匹战马,膘满肉肥,马跑如飞……得儿——驾……且看马上端坐五员小将,为首的剑眉大目器宇轩昂,这是哪位?这便是岳飞……” 喧闹嘈杂的山林渐渐安静下来,耳畔只有大爷清亮的说书声,恍惚间穿越到了大宋朝的官道上战火中……整个山坳的孩子们都来了,默默地围在大爷旁边,个个听得入神,常常日渐西沉都浑然不觉。 在大爷那里,我断断续续听完了《杨家将》、《水浒传》、《牛皋招宋》、《三国演义》,这些精彩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回荡在我的童年里,丰富充盈着我的一生。 一阵风吹来,有点凉,我裹紧衣服,从记忆中醒过神来。快走几步到了大爷坟前,动手拔了很多荒草露出坟茔来。全会大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嫁到外地,大爷去世后葬礼很凄凉,那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吧,记得我还特意请假赶了回来,当时院子里乱哄哄的,没有哭声,大爷的女儿女婿拿着烟四处陪着笑脸,做事帮忙的着实不多,抬棺材的人数也凑不够,我央了哥哥们前去帮忙。想起大爷的后事,心里感慨唏嘘,恭恭敬敬磕了两头,起身离开。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死有两次,一次是躯壳的科学死亡,第二次是灵魂的消亡。只要这世上还有人记得他,只要记得他的人还活着,这个人的灵魂,便还在世。我知道这是安慰人的话,但此刻也愿意做一次阿Q,聊作安慰罢。 唯愿仁慈的地母,安放你温和善良的灵魂!
/谢/谢/你/出/现/在/我/生/命/中作者简介张海清,笔名沧浪之水,70后,榆社郝北中学教师,作家协会编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声 明 ▲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平台文学作品均属作者原创,未经本平台授权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榆社文学编辑部主要成员:
水银月亮 一声轻叹
枫 轻风 沧浪之水
本期编辑:沧浪之水
审核编辑:水银月亮
投稿邮箱:
1144569744@qq.com
征稿启事
榆社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全年征稿
注意事项
1.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弘扬正能量,抵制色情敏感暴力词汇,不得谈论政治敏感话题,违规作品一律不收。02
2.体裁不限,散文、小说、诗歌等均可,必须保证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次征文文体裁不限,字数在1500-3000字,诗歌在30行以内。03
3.平台每月会根据点击情况从点击量和发表篇数等角度综合评比,并用平台管理费给予排名前三和投稿篇数排名前三的作者一定的奖励。
4.稿费:每篇稿件打赏金额在20元以上,其中一半为作者稿费。

榆社县作家协会会标释义
榆社作协图标命名为榆州文学逐梦图
一、构成要素及含义
1.该图形主要元素源于榆社地标性实景和乡土文学梦寓意。
2.图形的外围为圆形,元素是一轮新月,寓意为榆社作协对文学梦的追求与坚守。圆内以独一无二的榆社山水为主要元素,主线为笔架山、文峰塔、云簇湖三种元素,水山间形成一条逶迤小路,寓意为作协创作者们植根榆社本土文化生活土壤,挖掘乡土文明,承继榆社文化精神。另外在山水简图上凭空添加了一条闪亮的舞带,寓意为文学创作的浪漫、自由、快乐。又可当是一片金色的叶子,寓意是榆社作协“无私奉献,勤勉创作”的作协精神,,
3.造型中采用艺术变形后的榆社元素图案,主体突出文峰塔、笔架山、云簇湖三大榆社地标,其中,文峰塔蕴含着榆社文化人振兴文峰的历史传统,文峰晚照、笔架生辉是榆社古八景之二,文峰塔是一只巨笔,笔架山是它的笔架,每至黄昏它们倒影在仪川河上,犹如一支笔挂于笔架,这是世代榆社人心中的榆社文化图腾,图案中塔的倒影正好取自这一古老文化的创意。
4.图案中把历史上的仪川河换为云簇湖,注入时代气息,云簇湖与仪川河同源,都是榆社境内最大河流——浊漳河的支流,可以说是华北第一湖,人称赛西湖,目前是榆社最美的碧水蓝天风景区,是榆社走向世界的桥梁。许多文人墨客以它为素材撰写了大量的诗文,榆社作者群同样撰写了大量诗文歌咏榆社大好山河,通过这些诗文宣传榆社灿烂的文化,让世界了解榆社,让榆社成为世界的榆社。所以以云簇湖为水元素。
5.图案的山水之间空白处自然形成一条逶迤小路,标志榆社作协自成立以来,植根榆社本土文化,特别是2015年以来会员走遍榆州山水,开展大型采风活动,创作了大量的保护、挖掘、歌咏榆社文化的作品,这是榆社作协长期坚守的创作宗旨的体现,也是作协行动的象征。
6.图上的黄色秋叶是代表一分收获来自不易,可者可看作是舞带,代表文学的浪漫与自由。所有主图被一轮新月包围。这新月代表榆社文学的对梦想的追求与坚守。
7.图标的色彩以绿色、金黄色为主色,配以蓝色和银灰,色彩搭配协调而自然。图形元素本身的寓意与现实生活和谐统一。山青水蓝,突出榆社纯净自然的生态美;塔褐则不失厚重的古典美,金黄的舞带与秋叶更添动态的的青春美,银灰的新月把这些拥于怀中更增一分雅趣与浪漫。动静结合,理想与现实结合,自然与人文并举,寓意作协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设计与创意
1. 设计以榆社元素为主体,文峰塔、浊漳河、笔架山等,突出榆社文化精神传承。
2. 设计体现文化的古老与厚重,古今结合,图案有简练明确的特点,如塔的骨胳,山的笔架形,水只用色彩渲染,以塔影出意。
3. 图形设计多处运用留白手法,如山水间的小路和湖水都要通过想象补充画意的。懂得榆社文化的作协人看一眼就能添加这些信息。
4. 现代意识与古代文化的融合,舞带的添加,使画面活力四射,寓意为文化的魅力是要靠作协人去创造的,文学的魅力是靠勤勉创作去实现的。银灰的新月象征文学就是作协人追逐的梦想,象征着作协人对文学的执着坚守。
5.图案标志的设计具有原创性,图案满满的都是榆社文化元素,坚守了乡土原则,色彩和内容简约而鲜明,象征意义深远而厚重。文化与文学信息安排比例得当,作协精神与榆社文化相得益彰。
三、图标设计师
张尧,男,为榆社籍专业设计师。毕业于洛阳理工学院,现就职于深圳市汉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1144569744@qq.com
你我相遇在榆社文学A BEAUTIFUL YUSHEWENXUE写作交流的平台
传播文化的湿地
思想争鸣的会所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