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树木有寿命限制吗)

网友提问:

树木有寿命吗?为什么有些树木的树龄超过了1000岁?

优质回答:

树木当然有年龄。生物体DNA都有自限机制,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木本植物的寿命都比较长,细胞壁沉积下来,形成坚固的碳支架,可以长得很大,并贮存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水份,来抵御不良气候环境,面对气候变化时,也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生长状态。

越是环境比较恶劣地区的树种,年龄越长。因为环境恶劣,基因淘汰率高,抗逆性基因被不断的自然选择而积累,越来越强大,而且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病害虫害极少,北方松柏等树种大多能轻易活过千岁。

其他网友回答

植物和动物有很多不同点,但其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条就是:植物能够终生不停止生长和发育。动物在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不再发育。拿我们人来说,一般长到20岁,也就不再发育了(长胖不算发育啊)。但植物不同,即使是再老的树,每年都会长出新的枝丫。对于植物来说,如果它停止了生长发育,就意味着它的死亡(结论1)。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树木是如何生长的。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的生长发育靠的是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负责长高,侧生分生组织负责长粗。在顶端分生组织中有一团细胞,我们称其为原分生组织。这团细胞太厉害了,理论上可以无限增殖。因为这些细胞中具有端粒酶,可以修复每次复制造成的端粒损失。在植物整个一生中,分生组织都在不断的增殖和分化,产生更多的其他成熟组织。如果这个过程停止了,植物也就寿终正寝了(你家院子里的树不再长新的枝丫,也就是死了,对吧)。

既然分生组织可以无限增殖,为什么树木依然有寿命呢?原因是树木的生长是有个极限(结论2),这个极限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个是物理限制,另一个是生物限制。

物理限制好理解,树木长得越高,把它立在那里需要的力就越大。这些力根系能否承受有个极限。有评论提到有些树是横向发展,还有的是合轴分枝。关于横向发展的问题,我想说榕树是靠着气生根横向发展,真正的主干的生长也要符合基本法。合轴分枝(下图)的问题比较有趣,不同于不断长高的单轴分支,合轴分枝会让树冠越来越大。不管是长高还是树冠面积变大,道理是一样的,他们都有个物理能承受的极限。到了这个极限,根据结论1,树木无法再生长,也就是死亡。

生物限制简单说就是营养供给的问题。植物体所需要的大部分水分、无机盐都是由根系吸收然后靠着蒸腾作用的拉力运输到植物的地上部分;还有很多激素也是在根中合成,然后向上运输。虽然种子植物树木木质部的输导系统已经非常发达,但要把水分和无机盐运到无法企及的高度还是有困难的。虽然有机物的合成是在地上部分的叶片和幼茎完成,但是过长距离的运输也能让韧皮部疲于奔命。因此,到达一定的极限之后,顶端的那团分生组织无法获得所需的水分、无机盐、营养和激素,就无法再继续下去了。根据结论1,这意味死亡。

如果不算克隆繁殖的群体,目前发现的单株最老的树是一种在加利福尼亚的松树(Pinus longaeva),它的种加词的意思就是“长寿的”。它多少岁了呢?5,062岁。比中华文明史还要长62年。长了这么多年,它是不是一个庞然大物呢?也许你要失望了。最老的这棵才不到15米高,差不多5层楼吧。

纵览世界上一些其他的长寿的树木,会发现它们大多数都是裸子植物。这些植物一般生长极为缓慢。生长缓慢至少有两个好处:1)木质坚硬,可以很好得支撑身体,所以能够达到更高的物理极限;2)生长缓慢,运输的问题不会很快凸显,达到生物极限的时间,也就是寿命也越长。说句题外话,陕西黄帝陵的黄帝柏,据说是黄帝手植,应该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但是该景区管理人员一直严词拒绝科学家利用钻芯法(下图)测定其年龄。我同意这种做法,有些科学家,就想着破坏古树!

有些生长非常迅速的树木,寿命一般不长。比如大部分杨树的寿命在40-50年;棕榈树大概40年;桉树稍微长一点,可以到300年。所以我要说,连宇宙都有寿命,何况树木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