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篇儿 014
主播 | 张钰良 出品 | 惟物论FM
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名字叫《慆慆不归——我在台湾四十年》。这本书的作者是于秀,她之前采访了很多台湾老兵,然后把这些老兵的故事记录在了这本书里面。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所以我今天就和大家来聊其中一个老兵的故事。
这个老兵叫栾锡三,他是青岛人,在20岁那年,参加了青岛保安警备旅,在那里当兵,打日本鬼子。因为栾锡三非常英勇,所以他晋升得特别快。等把日本鬼子打跑了,解放战争也打到了最后,1949年部队决定要撤到台湾的时候,栾锡三已经是连长了。
《慆慆不归——我在台湾四十年》
去台湾的那一年,栾锡三31岁,家里有爸妈,有老婆,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本来这一家人应该是其乐融融,但是因为他这一走,一家人的命运全都跟着改变了。
临走之前,部队下命令,谁也不许跟家里说,而且还安慰这些军人,告诉他们顶多半年,大家肯定就能回来了。可是当栾锡三跟着部队到了海南岛的时候,都没到台湾呢,他就明显意识到,自己恐怕很难再回去了。
到了台湾之后,栾锡三又在部队上干了10年,最后在1959年,也就是他41岁的时候,栾锡三选择了退伍。但是退伍之后的日子一点儿也不好过,他在台北根本找不到工作,房租还特别贵,最后实在撑不下去,只能去了高雄,在那里找到了一个工作,算是勉强能把日子维持下去。
准备从广州登船撤退台湾的国民党部队
那时候的栾锡三非常沮丧,家里的爹妈、老婆孩子都怎么样了,是他完全不敢去想的事儿,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到青岛的老家。所以在台湾的那些日子,他就是有今天没明天地那么过着,平时没事儿了,就跟其他的老兵一起打牌,喝酒,说说家乡话,这就是他在台湾最开心的事儿了。
一直到了1986年,栾锡三认识了一个在外面跑船的船员。他觉得这个船员为人可靠,所以大着胆子跟人家说,能不能在下次出船的时候,找机会帮他给青岛的家里捎一封信回去。离开家这么多年了,家里什么情况了也都不知道,自己做梦都想回家看看。
在当时,这种往大陆捎信的事儿,一旦被人知道了,肯定就是枪毙,所以那个船员就有点儿害怕,说这可是要命的事儿啊。但是栾锡三几次三番去求人家,最后这个船员终于还是同意了。
人家同意之后,栾锡三就想赶紧给家里写一封信,但是拿起来笔,却发现这信根本就没法写。离开家太长时间了,家里一点儿音信也没有,也不知道家里人都怎么样了,所以这信,一写他就哭。有时候栾锡三就想,要不然算了,干脆不跟家里人联系了,只当自己死在外面了,也省的家里人惦记。但是又一想,这可不行,家里还有四个孩子呢,再怎么样,我也得问问孩子都好不好。所以他最后强忍着眼泪把信写完了,交给了那个船员。
台湾退伍老兵为争取返乡探亲而集会
那个船员虽然胆子有点儿小,但人确实很可靠。借着跑船的机会,果然找到了栾锡三的家人,而且在三个月之后,把家里人的信带给了栾锡三。
在这三个月当中,栾锡三可以说是魂不守舍,干什么都没心思。在饭馆儿打工的时候总是出错,最后老板一生气,就把他给开除了。要说起来,这已经是他第N次失业了。这种生活状况在台湾老兵当中太常见了,一点儿也不新鲜。
那个船员把信带回来之后,栾锡三拿着信回了家,但是打开信一看,这心呀,一下子就凉了。离家40年,家里的爹妈早就不在了,四个孩子夭折了两个,老婆一个人带着剩下的两个孩子艰难地过日子,后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把大女儿也送了人,自己只留下一个儿子带在身边。一直到了大陆这边改革开放,这母子俩人的日子才算慢慢好了起来。现在儿子也结婚有了孩子,栾锡三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家里一切平安,就盼着他早点儿回家团聚。
看完了这封信,栾锡三一直悬着的那颗心算是落地了,但是摔得格外地疼。家里的这些变故,就是他离家40年所付出的代价,而这一天,可以说是栾锡三这一辈子里最绝望的一天。
对这些台湾老兵来说,家里的变故虽然难以接受,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无从选择地经历一遍这样的痛苦与挣扎。他们的记忆可能一直都停留在离开家的那一天,可是40年真的太长了,时间就像洪水一样,把他们心里最后的一丝幻想冲得烟消云散,最后只能无奈地去面对凄凉而且残酷的现实。
50年代后,退伍老兵普遍在社会底层谋生
几次失业之后,栾锡三已经没有信心和勇气再去找工作了,再加上家里这些变故带给他的刺激,栾锡三整天就在大街上晃晃悠悠地走来走去,实际上也没有要去的地方,看着就跟神经病似的。大街上的人都以为他是个神经失常离家出走的老头,但是他却和别人说,我不是离家出走,我的家在大海的那头,我在这边没有家。后来别人知道他是老兵,但是没有人再愿意理他了,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扔掉的工具一样,没有用了。
虽然心情跌到了极点,但更要命的是栾锡三没有了积蓄。为了不睡在大街上,能有个安身的地方,他只能硬着头皮再去找工作。好在比较幸运,有一家饭店愿意让他跑堂,他给自己刮了胡子,染了头发,就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能显得年轻一点儿,可实际上,这时候他已经马上就70岁了。
时间来到了1987年,台湾终于开放了老兵回大陆探亲。栾锡三知道这件事儿之后,第一时间就去做了登记,并且在当年的11月,终于再一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回到了家,栾锡三看见了老伴儿,老伴儿也已经是个将近70岁的老太太了,而自己的孙子都能下地干活了。
40年没见,如今再见了面,栾锡三跟老伴儿有说不完的话,心里有诉不完的苦,眼睛里也有流不完的泪。同村的人说老伴儿好福气,等了一辈子,还是把人等回来了。他们村子当年走了70个人,栾锡三是第一个回来的,那些没回来的人的亲人让栾锡三再回到台湾,也帮着打听打听家里人的消息。
返乡探亲的台湾老兵
一个月的探亲时间很快就到了,栾锡三还得回到台湾。临走的时候,他跟老伴儿和儿子说自己再到台湾赚两年的钱,等下次再回来,他就不打算再走了。那天晚上,他跟老伴儿说了一宿的话,好像要把这40年的话都给说尽了一样,儿子和儿媳也在旁边守了一夜。最后走出家门,栾锡三觉得自己的脚步太沉重了。
回到台湾的两年里,栾锡三好像是找到了精神的支柱,至少他比以前更愿意活下去了,也更愿意赚钱了。两年之后,栾锡三再一次回到了青岛老家,但是这一次回去,他的老伴儿已经得了老年痴呆,谁都不认识了,吃喝拉撒也只能在床上,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干净利索的模样了。
栾锡三为了给老伴儿治病到处求医问药,但是医生跟他说,这种病根本就没有治好的可能性。这时候栾锡三第一次觉得,钱好像是个最没用的东西。
一转眼,一个月的时间又到了,栾锡三又要回台湾了。这次临走之前,他想把自己在台湾攒了两年的钱交给儿子,但是儿子说什么也不要,而且跟他说,您也是70多岁的人了,这种拼了老命赚来的钱,我要是拿了,得让别人戳脊梁骨给骂死。您这次回去收拾收拾东西,再回来就别走了,这儿才是家呀。栾锡三听了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又看了看已经骨瘦如柴的老伴儿,含着眼泪再一次走出了家门。
1987年以后,大量台湾老兵返乡探亲
不出意外,栾锡三走了之后没多久,老伴儿就去世了。这40年的时间里,他跟老伴儿相处的时间实际上一共就两个月,其中一个月,老伴儿还不认识他了。
又过了两年,1991年,栾锡三第三次回了青岛。本来打算留在家里不走了,但回到家却发现自己唯一的儿子得了胃癌,还是晚期。眼看着儿子被疾病折磨,一把年纪的栾锡三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一辈子了,从来没能为孩子尽点儿责任,想到这儿,他心里边只有无尽的悔恨。
考虑到不愿意给生病的儿子添麻烦,栾锡三放弃了留下来的念头,又回了台湾。回去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消息传来,儿子去世了。栾锡三一个人坐着喝酒,一直喝到天亮。
儿子没了,栾锡三回家的念想越来越淡,可是自己身边这些老战友,在这些年里边也是死的死,走的走,岁数越大越不容易凑到一起。快80岁的栾锡三只能一个人住,他觉得自己孤单极了。
台湾老兵与大陆的家人久别重逢
到了1995年的时候,栾锡三终于又回了一次青岛老家。回去之后发现儿子生前住的房子被儿媳妇粉刷一新,而且儿媳妇跟栾锡三说,这是他儿子临死前特意让他们收拾的,说爹一辈子爱干净,得把家里收拾像样了,爹回来住着安心。而且还说,您也这么大岁数了,总这么跑来跑去的,跑到哪天才是个头啊?现在家里没什么人了,孙子也都长大了,干脆回老家定居别走了,有个什么事儿,这些做晚辈的也能照顾着。
这一次,栾锡三真是动心了,跑来跑去,都跑了五十年了,自己就不累吗?真要是老死在台湾,跟前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之前这么多年的心愿不就是能有一天回家来吗?所以这一次栾锡三再回到台湾,去办了一些手续,领了一部分养老金,最后终于在1998年5月份,正式回到了青岛老家定居,再也不走了。而这一年,他已经整整80岁了。
从20岁离家当兵算起,到现在整整60年过去了。60年可以说就是人的一辈子,但对栾锡三来说,这60年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回来以后,栾锡三没有别的愿望,就希望两岸能早日统一,这也是那些台湾老兵共同的愿望。他也希望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历史不要忘记他们这些人。他们吃了太多分离的苦,这种事情,他说以后永远都不要再发生了。
说到台湾老兵,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算陌生。因为有些人的家里肯定会有在台湾的亲属,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很可能就是当初的台湾老兵。
我们在故事里面说的栾锡三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台湾老兵,他的遭遇在所有台湾老兵的这个群体里面并不是个例。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台湾老兵,都有一肚子的委屈,有一肚子的苦,也有一肚子满满的乡愁。
我们从小就学过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但是说实话,当时学了也理解不了乡愁是什么意思,但是越往后,我们就越能体会到乡愁的含义了。
诗人余光中
这些老兵可以说是迫不得已离开家,四处漂泊,最后到了一个陌生的小岛上,一去就是40年。这40年当中,这些人一直都抱有一个幻想,就是自己很快就能回家了。虽然越往后他们心里就越明白,这辈子八成是回不去了,但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这件事情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他们心里拔不出来,也不敢拔出来。
我在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叫《军中乐园》,就是讲了很多老兵的故事。这个电影的导演是钮承泽,他是第二代外省人,他的爸爸是北京人,家里面也都是军人,后来去了台湾。
历史上真实的军中乐园也叫特约茶室,这个地方在金门,实际上就是台湾军队里面合法的红灯区,而且一直存在到1990年才消失。《军中乐园》这部电影说的就是台湾老兵发生在这里面的故事。我剧透一个小细节,在这个电影里面,陈建斌演了一个老兵,看上了在军中乐园里面做服务的一个姑娘,想娶人家,还说等以后能回家了,就带你回家见见我娘。但是那个姑娘就说,你做梦吧?你们再也回不去了。陈建斌演的那个老兵听见这句话直接崩溃了,愣是把他想娶的那个姑娘活活给掐死了。
我剧透这个内容就是想跟大家说,回不去家这件事儿,是所有台湾老兵,或者说所有当初的外省人心里面难以磨灭的痛。他们一直就在自己欺骗自己,就当自己是做了一场梦,谁都不愿意醒,也都不敢醒。
电影《军中乐园》
刚才我们说到金门这个地方,它和厦门一水之隔,离大陆非常近。当初在那里除了军中乐园之外,其实也发生过其他的故事。比如我知道的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老兵家在厦门,他到了台湾之后被派出去驻守金门。在金门的时候,他每天都能看见自己家里做饭时候冒出的炊烟,可就是回不去。最后这个老兵实在受不了了,打算游泳游过去,但是没成功,让人给抓了。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直接枪毙。这种事情在当时发生过不少,绝对都是悲剧。但是在这些悲剧的背后,都藏着那些老兵满心的乡愁。
另外,我还想给大家推荐另外一首关于乡愁的诗,也是余光中先生写的,叫《乡愁四韵》,很早以前还被罗大佑谱了曲,唱成了歌。建议大家都去听听那首歌,重点也读读那首诗。
与大陆一水之隔的金门
这些老兵的乡愁那么重,他们晚年的结局又是什么样呢?
有一些老兵,就像栾锡三这样,最后回到大陆定居了,落叶归根。也有的老兵,之前是单身,后来在台湾成家了,也有了自己的生活,而且偶尔也能回大陆探亲。这两种情况还都算不错的。
但是也有的老兵就比较悲剧,比如说有的老兵来台湾之前就结过婚了,也有孩子,但是到了台湾之后又结了一次婚,这就等于是把以前的家给放弃了。但是家里人不知道,没准还等着他呢,结果等了一辈子也是白等。当然,这里面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老兵特别忠贞不渝,但是40年之后回到家一看,自己的老婆早就改嫁了,这也不是新鲜事儿。在那种特殊的年代,没办法按照今天太平盛世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很多事情。
在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的老兵是最惨的,他们没能回到大陆定居,也一辈子没有结婚,这种情况也是大有人在。这些老兵单身过了一辈子,无儿无女,他们老了之后,就被安排到台湾的荣民之家,也就是台湾老兵的养老院,在那里专门有人给这些老兵照顾晚年。他们在那个地方真的就是孤独终老,非常可怜。
在荣民之家里生活着的老兵
我以前看过柴静的一个节目,她采访了一个台湾老兵,叫高秉涵。高秉涵在老了之后,每一次回大陆,都要往回背其他老兵的骨灰。那些老兵在台湾没有家,但是在大陆还有亲人,所以就觉得这人活着回不来,骨灰能回来也算入土为安了。高秉涵说,他背回来的不是骨灰,而是一罐又一罐满满的乡愁。
这些老兵其实不是想不到自己的晚年是什么样子,但是用高秉涵的话讲,你就赶上那个时代了,怎么办呢?无奈啊。
但是说到高秉涵老先生,我也有一个特别无奈的地方。老先生本人一心向着祖国大陆,这辈子就盼着统一,但是我之前看见了另外一个关于他的采访,他却说,自己的孙女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台湾这个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它的历史非常复杂。很早以前,台湾被荷兰、葡萄牙殖民,后来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而在清朝康熙年间,朝廷又从明郑手里把台湾收付了回来。等到清末的时候,朝廷签署了《马关条约》,台湾又被日本殖民了50年。等日本人走了,改由国民党接收,而蒋经国去世之后,台湾又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民主社会,一步一步直到了今天。那么在这种不太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台湾的社会和文化就变得非常地多元。
台湾老兵高秉涵
但是不管台湾的社会如何多元,我们把时间往前推,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在台湾一说到中国,实际上说的也就是我们心里的中国。我们有长江,有黄河,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伟大的建筑。虽然很多人过去也没来过大陆,但是他们心里对这些是认同的。但是很可惜,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现在台湾的社会虽然也很多元,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很撕裂。
这种所谓的撕裂,就是很多人都被政治弄得各有立场,但因为大家的立场不一样,最后还弄得朋友、家人之间的矛盾很多,甚至反目成仇。他们把很多人、很事儿,都贴上了带颜色的标签,非常地夸张。
胡德夫老师有一首歌就叫《撕裂》,其实就是在批评这样的社会状况,也是在唱台湾老兵的故事。胡老师的姐夫就是老兵,而且他们的部落里面还有其他好几个老兵。胡老师一直想写一首歌,名字叫《一座大桥》。他说我们都是这座桥上的人,见了面应该相互问候,而不是背过脸去。
所以我觉得,人一旦带着政治性的目的去做一些事情,一定就会故意去改变这件事情本来的样子,很多东西到最后也都变成了政治所利用的工具。因此才会造成了像高秉涵那样,爷爷和孙女完全不是一个立场的情况。我们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并不能感情用事,而是需要了解这件事情在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了解清楚前后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才能对事情有个更加客观的认识。
希望两岸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早日回到一家人的那种状态。我相信台湾海峡只是一道可以通过的浅湾,而不是一堵厚重的墙。
本期背景音乐
? Where The Heart Is- Dan Gibson,John Herberman
? Ascent-Ludovico Einaudi,Federico Mecozzi,Redi Hasa
?めぐりゆく時間たちへ-中村由利子
?国境之南-吕圣斐
?阳光匆忙-吕圣斐
?Never Again-Giovanni Marradi
– END –
每周更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