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们家乡过七夕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优质回答:
小的时候有拜织女的风俗。就是一群少女或妇人,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少则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在于月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用红纸包裹,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节较中国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所流传下来的习俗较少,这和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有较大的关联,“发于情,止于礼”,使得古代大多数人并不像现代人一样大张旗鼓的过节,更多的仍是仰望星空,在葡萄架下倾听牛郎织女互相倾诉思念之情。但现如今由于受西式文化的影响,连这种风俗的影子已经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鲜花、巧克力等具有西式情调的过节方式,传统习俗的影子开始渐行渐远。
其他网友回答
“七夕”,中国传统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现代人的生活、娱乐活动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以前的休息一天,到现在的两天;从以前的周边游到外地到国外游;从以前只过中秋、春节,再到现在过很多传统节日,外国节日。其实这都是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一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会想到更多有趣的文娱节目或节日;二是人们经见的事情太多了,要搞出一些别俱风格的节目或节日,让生活更加生动美好。
其他网友回答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其他网友回答
没什么习俗。
但是小时候,大人要我们找喜鹊,见到就撵。据说是要赶走它们去搭鹊桥。说来奇怪,七夕那天真的见不到喜鹊的影子。
那时,我真的相信所有喜鹊都飞到天河上,为牛郎织女搭桥去了。
七夕快要到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