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青岛与济南,你认为谁是山东的核心?如何定位?
优质回答:
论经济,青岛当仁不让地第一,GDP破万亿,山东的经济中心,2018年山东省唯一的新一线城市,省会济南甚至多年来在GDP上不如烟台,比起青岛当然差了一截,这几年也正处于努力追赶的时期。
济南虽说经济发展不如青岛,但济南是山东的政治中心,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也是山东的交通枢纽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山东文化、教育、科技中心。
不过,单纯比较济南与青岛谁是山东的核心这种问题,除了很可能走向地域之争外,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
山东作为全国GDP排名第三的经济大省,而且也是全国发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靠的也不是一个核心的带动,而是山东各市县区的努力发展。
在最新的百强市排名中,青岛的排名虽然在省内是第一,但是,山东的17个地市中,有15个城市进入了百强县,入围率达到88%,入选的城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而在百强县的榜单中,山东入选了21个,数量占了榜单的1/5还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这样的成绩也不是靠一个核心来达成的。
而且,在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做优做强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同时还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济南与青岛分居山东一西一东,所以,两个都市圈也以地理位置划分,青岛都市圈由青岛、潍坊2市和烟台市莱阳市、海阳市构成,济南都市圈由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6市和滨州邹平县构成。
除了“两圈”之外,还同时明确要建设“四区”,即烟威都市区、东滨都市区、济枣菏都市区、临日都市区。
所以,在山东,不论是现在的发展状况,还是未来的规划中,都不是像四川这样的单核心省份,而是重点发展、区域带动,百花齐放的发展。
其他网友回答
青岛和济南位置并不重叠,辐射范围也不一样,山东一直以来都是济南青岛双中心,济南辐射中西部,青岛辐射东部,定位很清晰。济南是山东的行政与交通中心,青岛是山东的经济中心与对外窗口,两者完全可以并存且没有功能方面的冲突。
山东是全国所有省份当中省会GDP占比最低的,而山东全省17地市当中有15个入围全国百强市,数量全国第一,这足以看出山东是一个以均衡发展为重的省份,所以省会的作用与价值并不像大多省会那么突出。就比如成都如今风光无限,号称新一线榜首,但是在整个四川来说,排名第二的城市经济规模连成都零头都不到,如果济南也过分突出自己的发展与龙头地位,那么就不会有山东如今百花齐放的局面。
济南在山东的作用,即使青岛经济再强也无法取代;而青岛在山东的作用,即使济南成为山东的头号强市也无法取代。看看其他几个沿海省份吧,辽宁是沈阳和大连双核、河北是石家庄和唐山双核、江苏是南京、苏州双核、浙江是杭州和宁波双核、福建是福州和厦门双核、广东是广州和深圳双核,没有哪个省份会树立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核心,这对于省域经济的发展并无益处。
就连申报国家中心城市,山东也是把济南和青岛一起上报的,虽然青岛现在获得了更多的重视,但是就我个人看法,青岛地理位置不如济南更具优势,辐射范围比较有限,而且也不是枢纽型城市,所以济南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或许可以给山东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帮助,而青岛如果成为中心城市,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拉开和省内其他城市的差距,因为青岛的邻城太少了,而且主城区相互之间离得比较远,对周边的直接拉动作用小于间接作用。
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核心,或者说选一个代表城市,我觉得还是青岛吧,主要不是青岛发展有多快,而是这几年济南发展有点跟不上同级别城市的脚步了。通过山东连续几次承办奥运会分赛场、APEC高官会、世园会、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合组织峰会、世界旅游峰会等重大盛会全部落子青岛来看,青岛已经完全定位于山东省的窗口城市,代表着山东的现代化形象。而济南更像是有内涵有深度的一个老者,深居幕后对这些年轻的城市们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默默无闻的帮助。我认为也正是这样远大的格局,才能让山东的城市之间有更好的协调与互助,以推进全省各市之间共同进步,而非让谁扛起大旗当老大。
其他网友回答
山东的规划太小气,搞了六个城市圈带,其实等于自废武功!一亿人口,齐鲁文化,规划济南青岛双核心就足够了!青岛带烟台、潍坊、威海,剩下的归济南带,GDP平分秋色,各凭本事,分工协作。济南(把平阴县划归聊城市)合并泰安、莱芜、齐河、邹平,日照和临沂(平邑、费县和兰陵县)合并,临沂划平邑、费县和兰陵县给枣庄,滨州(减去邹平、宁津、乐陵)和东营合并,把宁津、乐陵划给德州进行补偿,济宁把微山县划给枣庄,从而做大枣庄。
其他网友回答
青岛与济南,这两个城市都是山东的核心城市。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交通枢纽城市,在从明代初年开始,济南成为了山东省的首府,此后,济南就成为了山东省的政治中心。新中国成立之后,济南也一直是山东的中心城市,只是在经济上,逐渐被青岛所赶超,但是济南却始终是山东的省会没有动摇,济南的经济在发展上,并没有落后太多。
青岛的地位,更多是靠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获得的,可以说,青岛都是山东经济的引擎和发动机,经济总量常年“一骑绝尘”,拥有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著名品牌。青岛的国内经济总量,早已破万亿,抛下省内其他城市一大截。而且,国内、省内各大院校,都在青岛设立分校,甚至有些国内顶尖的研究机构,都选择在青岛设立分支机构,为青岛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城市建设上,青岛也要领先于济南,在济南成为“首堵”,济南人还在等第一条地铁线通车的时候,青岛人已经有了好几条已经通车的地铁线。
但是,在区域带动能力上,在山东东部沿海的青岛,主要辐射周边威海、烟台、潍坊、日照,更远的地方,力不从心,而这些地方,大多在济南的辐射范围内,能够发挥省会的带动作用。
一个省份,只能有一个核心的话,各种资源高度集中,有可能会压缩省内其他城市的资源,一市独大,反而对全省其他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不少经济发达的省份,都是双核、甚至多核,比如浙江有杭州和宁波、江苏有南京、苏州、无锡等,广东有广州和深圳等,青岛与济南,都可以作为山东的核心城市,互利互补,竞争中共同发展,带动整个山东。
其他网友回答
问答整点有用的行吗?看看之乎、果壳网,问答里鲜有有营养的食粮。回到正题,济青间没有争过什么核,尽是无聊的250人为制造地域争执。一个防御型国家把过多的核心摆在沿海,后果可想而知。沿海已有津沪广三个中心城市,各领华北、华东、华南风骚,青岛插入津沪间,就像厦门插入沪广间争中心城,洗洗睡吧。郑州作为中原第一大城市,济南睡在卧榻之侧,也没有戏,都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