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文学|诗歌】再访侯家庄(田生玉)

再访侯家庄
作者|田生玉
我爱这片土地,它是我的家乡
我的先祖安睡在这片土地上
我的童年也在这里徜徉
父亲,祖父,曾祖,世世代代
祖祖辈辈向这片土地要粮
他们把汗水洒向泥土
用镢头刨起石块,手抱肩扛
筑成几米高的坝堰
把山洪泥石拦挡
才有了这一块块土地
才有了他们的口粮
才能繁衍子孙 ,代代传承
才有这千年古村,侯家庄
这里记录过我的童年时光
日寇扫荡,母亲背我往山洞躲藏
荒年挨饿,跟着姐姐挖野菜当粮
八岁放牛,足迹留在每座山岗
几个幼童,不止一次遭遇恶狼
失怙孤儿,泪水洒满沟渠山梁
苦难的人儿,历尽沧桑
已是耄耋之年,人老珠黄
苦难的家乡,已无处寻访
一片旷野,无窑无房
四野寂静,满目荒凉
只见狐兔豺狼,恣意疯狂
听得石堰淌泪,沃土叹伤
我的故乡,侯家庄
历史将把它遗忘
附田老旧文《被遗忘的侯家庄》
榆社城东约二十里的山上有村名侯家庄,当地人为顺口念作侯窪庄。侯窪庄何时立村已无据可查,但顾名思义不是侯氏创立,就是曾有侯氏经营过。从我记事起侯窪庄早已没有一户侯姓人家,只有任、王、巩、赵四姓姓,却一直流传着一个侯总兵养龙驹的故事。传说侯窪庄曾是候总兵的庄园,侯总兵养着一头龙驹,龙驹是一匹神马,它一跃就是四十里,日行万里。侯总兵有土地百顷,牛羊成群,由庄丁雇工耕牧。侯总兵告老还乡后也亲自管理那些土地牛羊。
有一年夏天正值麦黄时令,那天万里无云,赤日炎炎,庄员雇工挥汗如雨弓腰驼背挥镰割麦。饥渴难忍,就停了工坐在地堰树荫下歇凉。侯总兵带着家奴送去一担开水,眼见长工们罢了工,而东边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将要袭来。侯总兵心急如焚,便对大家说:麦子已熟透,淋了雨会生芽,大家喝点水抓紧割,今晌午侯爷犒劳你们,让你们尝尝北京风味美食,尝尝全聚德的烤鸭。说罢返身离去,骑上他的龙驹走了,人们半信半疑,在总管催促下又开始动弹。不到一个时辰侯总兵骑着龙驹回来了,带回了一顿北京特色午餐,还真有几只烤鸭,而那最后一块麦田也全部收割完毕且入了库。这时大雨倾盆而至,雇工们躲在工棚里兴高采烈地享受着从未 尝过的北京美味。
这个传说代代相袭,方圆十里八乡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侯窪庄村西的山根下,在一处几米见方的石刮片上有一个碗口大的臼窝,形似马蹄,据说就是龙驹的蹄印。
在封建王朝时代,私养龙驹不报是大逆之罪。此事不久就被人告发,言官上奏朝廷,龙颜大怒,降罪下来,侯总兵一家满门抄斩,且株连九族,侯窪庄赏赐给那位告密的总管。然而他暴戾横行,欺压平民,人们恨之入骨;后代子孙又好吃懒做,家族一年年衰败,田地逐年出卖,最终侯窪庄变成多姓杂居的山庄。
我查了查,历朝历代的皇家军队只明朝有总兵官衔,可见侯总兵的故事应是明朝的事。
侯漥庄北里把地有个小山庄陈家垣,当地人呼为陈拿岩,是个独家庄园,只在山窪里有五眼土窑洞,原住着一家巩姓人。陈拿岩虽带个岩字,却很难找到一块石头,遍山遍岭都是清一色的泻白土。这种土壤养分贫瘠,庄稼收成甚微。
日寇轰炸榆社城后,周边百姓人心慌慌,纷纷逃往山区“躲难”。恰好巩姓人要把陈拿岩出卖,父亲就把它买下,在日寇占领县城前举家迁往新址。山庄周边有四十多亩贫瘠土地,我家既无劳力也无耕畜农具,父亲决定租给本家二叔田秃子耕种。他以二十石租米的行价买下,以十五石租米租给秃二爷,让他举家搬来经营整个庄子。二爷家有三个壮劳力,种着四十多亩地,收入颇丰;四二年抗日政府实行“二五减租”,租米减为九石。父子三人勤劳耕种,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陈拿岩再向西二里许还有个名叫柳沟的自然村。从柳沟窑垴向北经一条名曰“狗搬背”的坡道下到山底就是梁峪村;从陈拿岩窑垴向北沿羊肠小道下山即到段家(拿)庄。当时柳沟住着贡、李两姓人家,贡姓原籍旋余沟,李姓则由向阳村逃难迁来。
日寇投降的第二年,解放区开始土改。因父亲参加过国民党,且已于一九四二年离境,下车编村以他“投敌”论处对我家进行“清算”(实际是梁峪群众要求瓜分财物),我们母子被“扫地出门”,陈家岩原封不动移交给二爷一家。二爷家原在前庄代地,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土改后他家由佃户一跃而为中农户;两个叔叔娶妻生子,勤劳耕作,很快富起来,又购置了二三十亩土地,上升为富裕中农,并向富农迈进(成分原定为雇农)。合作化运动时,两个叔叔入了高级社,不久又进入人民公社。为出工方便不得不抛弃陈拿岩,全家搬到侯家庄住别人家的窑洞,又成了房屋一间地无一垄的雇农,陈家岩从此枯废。
几乎同时柳沟的农户贡姓回了旋余沟,李姓回了向阳村,柳沟也撂荒。两个安谧幽静的小村成了枯庄。
文革期间我曾两次落魄回到侯家庄,前后生活了近二年,因而对它的人文地理、历史渊源比较熟悉。
侯家庄村被一条沟渠分为两半,西面住着王姓,东面巩、赵、任三姓,共十几户,四五十口人,全是在山崖下凿洞而居。侯家庄大队属城关公社管辖,由它和后岭、赵道沟(人们习惯称呼自倒沟)三个自然村组成。赵道沟在侯家庄南山坡底,后岭则在侯家庄东面的山梁上,中间隔着段家庄沟。侯家庄整个村子依山势摆成一条长蛇阵,吃水需到一里多远的山下担。这个大队是有名的穷队,我落户参加劳动那年秋后公社批回每人二百六十斤口粮,还需去邻近的杨家(窪)垴借粮。后来县里为解决侯家庄人吃水困难拨了点款,村里在山下一块平坦处(据说那就是曾经的侯总兵庄园)盖了十多间土坯房,部分社员搬入新居。改革开放后那里的人们逐渐摆脱贫困,起码能吃饱穿暖了。如今,移民有了搬迁政策,借此东风,村里的负责人王奋山将整个山庄卖掉,携款躲到外地享福去了。其余村民四处逃散,各谋生路,侯家庄也遭废弃。现今已被转手给城关村的一个老板,开发成果木园林。
呜呼,此为社会的进步,抑或是古村文化遗失的悲哀!
作者简介
田生玉,榆社县城东湾人, 退休教师。著有《苦乐人生》、《辙痕》两书。山西诗词学会会员,榆社作家协会会员、作协理事会理事。
声 明 ▲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平台文学作品均属作者原创,未经本平台授权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榆社文学编辑部
主要成员:
水银月亮 一声轻叹
枫 轻风 沧浪之水
本期编辑:水银月亮
审核编辑:水银月亮
投稿邮箱:
1144569744@qq.com
八月主题写作活动
时 间
2020年8月8日-9月1日
题 目
本期主题依然是两道题目,朋友们可以从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来写,体裁不限,字数在1500-3500之间,保证原创,未在任何纸质及公众平台上发表过。
01
题目一《作协情怀》
榆社作协从2004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六年了。
有过收获的喜悦,有过开拓的艰辛。曾经迷茫,也曾经执著。
风雨十六年,榆社作家协会,几代领导人的传承,一群作协会员的坚守。你,我,我们一直都在。为之歌、为之痴,把欢笑与泪水编织在文字里,把故事与思绪沉淀在文字里。
请写一篇文章来抒自己的“作协情怀”。
02
题目二《孝亲》
以敬老、爱老、善老、养老为中心,以“孝亲”为写作的主题作一篇文章。
活动要求
——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弘扬正能量,抵制色情敏感暴力词汇,不得谈论政治敏感话题,违规作品一律不收。
——必须保证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平台每月会根据点击情况从点击量和发表篇数等角度综合评比,并用平台管理费给予排名前三的作者一定的奖励。

稿


投稿邮箱1144569744@qq.com




你我相遇在榆社文学A BEAUTIFUL YUSHEWENXUE写作交流的平台
传播文化的湿地
思想争鸣的会所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