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商鞅?他师从何人呢?
优质回答:
师从魏国李悝学习法治!
其他网友回答
商鞅本人雄才大略
卫鞅携李悝《法经》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开展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变法,将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能够逐鹿中原的大国,出将入相,名扬千古。商鞅本人毫无疑问是伟大的,他让法家思想成功登上并站稳历史舞台,与变法失败的李悝、申不害等相比,商鞅更能代表法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商鞅以一己之力将法家推上历史潮流,并随之击败战国时期的显学儒墨两家,他的眼光、学识、毅力、胆魄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商鞅毫无疑问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
商鞅推行的制度贻害千古
虽然商鞅本人极其伟大,但是商鞅推行的制度却贻害无穷。商鞅推行的制度主要就是两条——君主专制集权和耕战之法。
君主专制集权,商鞅通过打击秦国贵族,将整个国家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从而使得贵族对君主的限制彻底消失。战国前期,国家君主对国民是不能随意生杀予夺的,因为有大量的贵族进行限制。而商鞅通过消灭贵族,从而实现了君主专制,君主的话就是法律,从而出现了欺君、妄议等等专门为君王专权而设立的法条。
耕战之法,耕战之法即整个国家除了耕地就是战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耕地和战争可以立军功,军功可以成为贵族。而商鞅变法本身就是为了消灭贵族,所以秦国出现了一个循环,那就是通过军功成为贵族,然后再被消灭。
通过以上两条,商鞅变法的所有核心都是为君主服务,战争、耕种、消灭贵族,就连商鞅本身因为贡献而成为贵族,同样他也被消灭于商鞅变法中,所有的一切,最终的受益人只有一个——君主!
法家之人普遍无师无徒
按照《史记》,卫鞅入魏,师从公叔痤,但是商鞅本身的思想却直接出于李悝的《法经》,所以公叔痤并不能算是商鞅的老师。就像李悝师从儒家子夏,但是他们的思想却与儒家截然不同。法家的人,包括李斯、韩非、商鞅、李悝等等,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从不收徒,对老师也基本不管不问,从不主动传播改进法家思想,这是法家重大的缺陷。与之相比,儒家的荀子、子夏等却不断思索各种思想的优劣,教出了李斯、韩非、李悝等法家名秀,甚至于墨子本身也出于儒家的教育,这是儒家与墨家、法家最大的不同。法家本身的思想和战国其他思想一样,都有其局限性,但是因为法家所有人都不收徒,也不传播改进自己的思想,甚至于法家之人还相互迫害,所以法家思想一无寸进,没有进化出现代法制思维,反而将中国牢牢地限制在君主专制这个循环中,实在是可惜可叹。
其他网友回答
商鞅是一位伟大的法家强人,军事战略家,是秦国统一重大功臣。从历史上来看,大家对商鞅的看法不尽相同,主要就是一个肯定他的,一个是贬低他的。小编认为,针对历史人物,我们还是要把他积极正能量的一面弘扬下去。
我们看问题不能从主管上去看待,而要从客观上去看待这个问题,时代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不能拿现在的社会眼光去看待战果时期的商鞅。
商鞅的变法是最彻底的变法,他把一个贫穷落后,经济生活将要崩溃的国家拉了回来,富国强兵,为秦国的统一做了巨大的贡献。
有人提出商鞅太过冷酷无情,比较残忍,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欺骗朋友情谊。但从做法上去看确实是可以认同的,但我们应该考虑当时的一个情况,不能片面的去抨击商鞅的看法。
先秦太落后贫穷,穷则乱,各种乱象的社会环境下,没有一个严厉的惩罚措施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连坐制虽不够仁义,但可以让家庭之间相互监督牵制,对当时的社会稳定,变法顺利进行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针对抨击商鞅变法过于严厉小编是不认同的。现在社会的法律严厉吗,你触犯一条试试,所以说法律就是一条衡量人的一根红线,你越过去就是犯法,法律没有好坏之分,关键 是看我们如何去看待他,他的存在的合理性。
商鞅出师何方,这个是有争论的,没有确切的说法。
有人说是尸子,但却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
太史公那里,明确可以看到作为商鞅老师的人有吴起和李悝两个人,因为商鞅的立木为信是照搬吴起,而他变法的内容依据,主要是李悝的《法经》。其中,吴起是曾子的学生,李悝则是子夏的学生。曾子和子夏,又都是孔子的学生。“信”是孔子极为重视的东西,显然吴起对此烂熟于心,包括我们在《史记》中看他对君王的劝谏之言,和曾子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