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勃列日涅夫是如何夺取赫鲁晓夫政权的?其对苏联又有哪些贡献?
优质回答:
勃列日涅夫,是靠政变上台的。斯大林死后,在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的斗争中,勃列日涅夫选择了支持赫鲁晓夫。作为回报,赫鲁晓夫让他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副主席,然后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但是,1962年后,赫鲁晓夫的领袖地位开始被动摇。
勃列日涅夫表面上仍站在赫鲁晓夫一边,但却在1964年,借赫鲁晓夫5个月不在莫斯科之机,暗地里主导策划了推翻赫鲁晓夫的阴谋。赫鲁晓夫出访斯堪的纳维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归来后,没有回莫斯科,直接到黑海度假。
10月12日,赫鲁晓夫接到勃列日涅夫的电话通知,要他回莫斯科参加第二天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苏联的农业问题。当赫鲁晓夫到达莫斯科机场贵宾厅后,发现克格勃首脑弗拉基米尔正在那里等他。弗拉基米尔通知赫鲁晓夫,他已被赶下了台,并劝他放弃抵抗。
弗拉基米尔是赫鲁晓夫一手提拔起来的,被当作是最忠实可靠的盟友,完全没有想到他会加入敌方阵营。随后,赫鲁晓夫被直接带到克里姆林宫,在那里接受了猛烈的批判后。勃列日涅夫曾计划逮捕赫鲁晓夫,但最后还是只将他软禁在家里。
与赫鲁晓夫相比,勃列日涅夫没那么粗鲁、专制。他强调集体领导,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没有进行过大量的讨论、没有获得政治局大多数人的同意,他绝不独自作出决定。但是他仇视改革,容忍腐败,平庸而谨慎,是一个极端的保守主义者。
这使得勃列日涅夫任内,国家基本稳定。除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是统治苏联时间最长的国家领导人。他一方面注意改善国际关系,一方面又努力扩军,军费开支最高时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2.5%。苏联成为军事超级强国,正是在勃列日涅夫期间。
和其他苏联领导人一样,勃列日涅夫大搞个人崇拜,尤其是在后期。他还对各种奖牌奖章有谜一般的喜爱。他自己给自己颁发“列宁勋章”、“英雄勋章”、“胜利勋章”和“金星勋章”。70岁生日的时候,他被授予苏联元帅。
勃列日涅夫的另一个爱好,是亲吻他国际国内的政治家同伴们,而且亲得十分狂野。他最著名的吻,是1979年,在东德成立30周年纪念大上,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之吻,被称为“兄弟之吻”。尽管他们深吻的,是对方的嘴唇而不是脸颊。
其他网友回答
说勃列日涅夫“夺取赫鲁晓夫政权”,真是高看他了,他根本没那个能力;说他对苏联的贡献,我觉得也可以洗洗睡了。
1964年夏天,乘着赫鲁晓夫去黑海度假的时候,苏共主席团其他成员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宣布赫鲁晓夫下台。而在政变成功以后,政变的两大干将——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了争夺苏共的最高权力却差点再次反目。苏共内的大佬们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内耗,就把勃列日涅夫,这个其实各方面都乏善可陈的家伙推举出来,担任最高首脑,以起到平衡各方的效果。
前面提到的苏斯洛夫和谢列平,很多人可能不熟悉,这也很正常。大家只需要记住一点——勃列日涅夫有他们所有的毛病,却把他们的优点全部选择性的忽略了。
苏斯洛夫坚持苏共对苏联全方面的控制,尤其是思想;谢列平是搞克格勃出身,勃列日涅夫也大搞克格勃。但是苏斯洛夫和谢列平都坚决抵制干部搞特殊化,谢列平甚至还要求报纸等媒体尽可能披露一些“不适合”的内容,这些,却成了勃列日涅夫视而不见的。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国民经济固定生产基金增长2.42倍,高于同期美国的发展速度,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46倍。196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仅相当于美国的62%,到1975年提高到相当于美国的67%,增长1.44倍。而同期的工业产值比则从65%提高到80%,增长1.77倍。
苏联军费从1965年的326亿卢布增加到1981年的1550亿卢布,即3.75倍。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14%,约占财政支出的1/3以上。拥有洲际弹道导弹1300枚,首次超过了美国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70年代初,美苏军事力量基本达到均衡,此后日益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但是苏联变强了吗?经济和军事的强势真的让苏联强大了吗?当然没有。
苏联的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变本加厉地工业化、却忽视了农业的基础上的。而即使是这些可怜的经济建设成果,也都被某些特权阶级纳入囊中。在工资收入并没提高多少、意识形态又被严密控制的情况下,苏联人民的生活并不幸福。
而在这种时候,勃列日涅夫主要就干了两件事——1.给自己授勋章,搞得自己比斯大林甚至是列宁还伟大;2.无限延长自己的任期,直到自己断气。
在赫鲁晓夫下台的时候,他留下的苏联是一个已经逐步和西方修复了关系的形象;而当勃列日涅夫终于一命呜呼的时候,苏联已经是风雨飘摇,距离大限只有不到十年的光阴了。
让这么一个庸才占据元首的位置这么久,苏联不完蛋也真是见了鬼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勃列日涅夫为何获得政权,史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看法。根据苏联解体后公布的一系列资料,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已经清楚了。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尔内是政变的策划和组织者,政变的最初活动和组织是从他们开始的。
而谢列平和苏斯洛夫在政变的实施过程中则起了关键性作用。一个一致的看法是,在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层中,勃列日涅夫不是才华最突出的。历史的事实是,正是勃列日涅夫在这次会议上顺利成为苏联最勃高领导人。尽管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的上台是权力各方妥协列的产物,但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如果勃列日涅夫在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中没起到重要作用的话,他是不可能在夫赫鲁晓夫下台后顺利成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
作出这一判断,是因为一些人为了证明勃列日涅夫本人才能上的平庸,而压低他在“政变”中的作用。勃列日涅夫甚至在那批人中还算得上是一个佼佼者。必须提到两个人在政变中的作用,那就是谢列平和谢列斯特。尤其是谢列平,他在不久前成为党和国家监督委员会主席,在他周围形成了权力广泛、势力强大的网络,最主要的是他长期掌握国家安全部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继任者也是他的忠实追随者。在政变中没有国家安全部门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在谢列平集团还有苏共中央行政机关部负责人、护法机关和强力机构负责人以及苏军总参谋长比留佐夫元帅等重要人物。谢列平在推翻赫鲁晓夫的活动中不是最主要的组织者,但他却是关键的执行者。
他一旦加入到反对赫鲁晓夫的行列,就使“倒赫”队伍的力量大增,并且使这支队伍具备了万无一失的、强有力的执行手段。纵观推翻赫鲁晓夫行动的全过程,他的确只是一个执行者,他没有参加最初的和长时间的组织活动。
谢列斯特则是除俄罗斯外苏联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的负责人,这里也是赫鲁晓夫权力的发源地,这里的干部的态度十分重要,他们大部分被谢列斯特说服,这就大大增加了政变成功的砝码。
勃列日涅夫刚刚上台时,苏联处于美国军事力量的压制之下,而到70年代时,苏联的军力已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美国。
此时,美国在国外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中,在国内则面临着高涨的反战运动和“水门事件”的政治危机。所以,勃列日涅夫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整个国际形势发展对苏联有利,频频向美国发起挑战。就在这一时期,苏联加强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被苏联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无一不是亲苏派。这时的苏联自己也承认,其对外政策“在当前条件下具有全球进攻性”。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伴随着石油价格飙升,苏联国家经济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加上苏联军事实力的膨胀以及国际形势有利于苏联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苏联的国家战略开始转向进攻性战略,一跃成为跟美国匹敌的超级军事大国。
但是勃列日涅夫能力也是有限的,他是个典型的行政技术官僚,而不是职业政治家,他既没有鲜明的个性,也始终无法做到象斯大林那样的个人专断,甚至无法做到赫鲁晓夫那样的唯意志论。他只会循规蹈矩地按照一定规则去办事,而一旦离开了这种规则他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从70年代后期开始,原先因为柯西金新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而掩盖的矛盾开始显现,社会发展停滞,高层领导包括勃列日涅夫本人在内俨然一副“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得过且过样子。就在苏联全面陷入停滞僵化的时候,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世界主要的国家趁着这次革命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着重发展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而美国也因为这次科技革命,重新恢复了实力,对苏联进行又一次的战略进攻。
行将暮年的勃列日涅夫可以说是一个懒惰的拼搏者,他大量服用安眠药,身体日渐衰弱,甚至不能开展正常工作,但是他还是不肯放弃权力,没有做出要挑选接班人的讯息。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在睡梦中去世,在他去世前已经是一个儿孙满堂的老人,却又在中苏边境西段的小国阿富汗打了一仗。
1979年12月下旬,驻扎在苏联和阿富汗边境地区的苏联军队兵分六路从东西两线侵入阿富汗,同时向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空运了大批部队。阿富汗人开展游击战争反抗入侵,从此苏军在这片贫瘠的山地中打了十年仗。不仅自己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也造成了在国际上的空前孤立,1989年春,苏联军队全部撤出阿富汗,但元气大伤,加速了国家瓦解的进程。
其他网友回答
政治是作秀是表演,但是政治更多的是智商和情商的抖音秀。更多的是懂得利益的妥协和平衡。同时,可以利益共亨,分蛋糕的领袖,更容易获得人心和支持!赫鲁晓夫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反对旧日恩人斯大林巳经在党内掉粉,很多党内高层粉转黑。让党内支持者大失所望。同时又推行个人专政,又想独揽大权,从而损害了团队所有人利益。如此,政变巳经不可避免。
勃列日涅夫,其实才能一般,人也很浮夸好大喜功。但是他有个优点很会交朋友,搞公关。他那慈眉善目面相,让人大有好感。重要的是他明白利益共亨,利益互换的政治原则。从而获得了谢列平,苏斯洛夫中央二大派系支持!为政变取胜奠定了基础和重要力量。在政变会议中,勃列日涅夫很有城府的韬光养晦,从会议开始批判赫鲁晓夫,他不发一言,却让年轻气盛的苏斯洛夫开头炮。显示了政治上的稳健。他显然藏在了幕后,暗中操作。真的是老奸巨猾。
勃列日涅夫上台掌权,对苏联政治,经济也没有什么贡献,经济上沿袭赫鲁晓夫的政策。军事上错误的与美国大搞军备竞赛。政治上推行个人崇拜,大搞个人独裁。排斥异己。最严重的是,勃列日涅夫带头在全党搞腐败,贪污受贿。让苏共很快从内到外腐朽。最终导致以后苏联解体!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怎么最近这么多人来问这个同样的问题?大家怎么突然对勃涅日列夫如此感兴趣呢。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勃涅日列夫夺取了赫鲁晓夫的政权。这两个是很复杂的问题,回答它们之前不能不说一点其他相关的事。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缔造者是列宁,但是他执政时间太短。继任者斯大林歪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与科学社会主义风马牛不相及的斯大林模式,给苏联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是为了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幸福,但斯大林模式既没有给人民以面包,又没有给人民以自由。列宁是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的,当时革命者的理想主义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也不允许特权阶层的出现。但斯大林掌权后,为了维护独裁的体制,他有意扶植了一个特权阶层,作为自己统治的基础。个人迷信既是斯大林的爱好,也是这个特权阶层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创造出来的。斯大林的错误并不在于他的个性,而在于这种制度及其所形成的特权阶层。没有这个特权阶层,斯大林得不到支持。他的个性如何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任何时候,专制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有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在支撑。
赫鲁晓夫认识到了斯大林的部分错误。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中解释并批判了斯大林“个人迷信”和大屠杀,第一次揭开了苏联暗流涌动的盖子,开启了改革的启蒙运动“解冻”。但是他把这一切归咎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从制度上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根本弊病,把“斯大林”和“模式”分裂开来,只批斯大林而不批模式,他改革的目标不明确,也不打算从根本上否定这种模式,还企图修补这个模式,改革的方法又太任意,谈不上有什么整体方案。但是他毕竟触及了特权阶层的利益,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并宣称取消特权制度,导致整个官僚集团奋起反戈,最终合谋废黜了赫鲁晓夫。
在1964年推翻赫鲁晓夫的宫廷政变中,勃列日涅夫只是一个次要的参与者,他正是靠赫鲁晓夫一手提拔才进入权力中心的。1960年5月,勃列日涅夫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成为继加里宁、什维尔尼克、伏罗希洛夫之后第四任苏联国家元首。1963年6月,重又担任中央书记。1964年7月,他卸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职务,专门致力于党务工作。政变成功后,策划者们争执不下,谁都不愿让强势的对手得到最高权力,最后“选举”的结果是把一个平庸的技术官僚、被公认为能力很弱的勃列日涅夫推上主席台。因此说,这个飞来的权力对勃列日涅夫完全是一场意外。他之所以成功,并不是他有才干,事实上恰恰相反,他竟然因为平庸无能而荣登大宝,这就是宫廷政治的吊诡之处。对一群权力野心家来说,性格中庸胸无大志的勃列日涅夫最为理想——作为一个短暂过渡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物”。勃列日涅夫对这个从天而降的权力几乎毫无思想准备,无论是上台前还是上台后,他都没有提出过什么像样的国家发展纲领,也从来就没有想过怎样改造国家和社会。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后,一个缺乏个性的领袖终于为苏联带来第一次真正“集体领导”,只是这种“集体领导”与民众无关;由过去“一个人说了算”改为现在“一群人说了算”,从君主独裁到寡头专制,这就是苏联的进步。与希特勒一起瓜分波兰是斯大林一个人决定的,侵略阿富汗则是由勃列日涅夫和他的“三套车”( 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和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4人决定的。当然,结果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被当做短暂过渡的人结果却成为苏联历史上掌握最高权力第二长的人。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争夺大位陷入僵持,为避免两败俱伤,只好推举勃氏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当时,在许多人眼中,勃氏不过是个过渡性人物。每当政治局开会讨论重大问题时,勃氏的许多提议经常被否决,本人也多次受到其他成员的批评。为了自己的“威信”,勃列日涅夫甚至不惜向同僚们乞求说:“领导人需要威信,你们帮帮忙吧!”他还曾要求同事:当自己在群众大会上讲话讲到某一处时,请带头站起来鼓掌,以带动群众喝彩。然而就是这个看似平庸的勃列日涅夫,在几年内不动声色地剪除了谢列平等人的党羽,牢牢坐稳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大位。
勃列日涅夫选拔官员的标准很简单,只要是曾在他的母校读过书,或来自他工作过的地方的人,都有可能获得提拔。在给大量亲信委以重任的同时,勃列日涅夫也在逐渐排挤他不信任的人。以至于苏联著名外交家葛罗米柯曾发过这样的感慨:“我们的政治局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样,有的人突然从这里出现,有的人突然在这里消失。”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苏共基本不再接受知识分子入党,只在工人、农民、干部和军人中发展党员,从而将知识分子彻底边缘化。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两大障碍,一是理论上“左”的教条主义,二是维护既得利益的特权阶层。其实特权阶层早在斯大林时期就已经形成,不过斯的执政策略,决定了特权阶层每过一段时间便被清洗一批。勃推行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则使特权阶层及其利益稳定化,改革起来更加困难。
勃列日涅夫最大的问题是他本人就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了。在他的带领下,特权阶层的享乐生活也成为了一种“合理存在”,领导阶层距离苏联人民越来越远了。看到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档案,就能明白这个庞大而森严的官僚体系,内部的利益阶层,已经凝固了, 不再是顺畅流动的,而是板结的。依靠权力谋取利益,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被制度化了。而作为执政党的苏共,也就彻底远离了人民。
勃列日涅夫才能平庸,离开讲稿甚至无法发言,1979年6月,他在维也纳会见美国总统卡特。苏联的秘书预先假设了几种卡特可能的提问方式,并准备了一张很长的纸条,如果卡特问得宽,就把纸条 全部念完,如果卡特问得窄,就只要念前半部分就好了。结果卡特问得比较窄,翻译就把纸条的后半部分给划掉了,递给领袖。勃列日涅夫念着念着,突然发现后面被划掉了,转头大声问翻译:“怎么,后半部分不需要念了吗?”翻译怕他听不清,也大声喊:“不需要,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名字)。”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形势相当不错。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1970)顺利完成,增长率达到7.4%,远高于同期西方国家的增长率(应该指出,把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与西方的GDP相比并不科学。因为这两个统计体系的内容与方法差别甚大。简单来说,GDP包括产品与劳务,而苏联的统计体系不包括劳务,GDP只计算最终产品,没有重复计算,而苏联的统计体系包括了中间产品的重复计算。限于资料,只能权且作此比较)。到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达美国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而农业总产值达到85%。但是,苏联计划经济下的这种高增长是靠大量投入资源而实现的,缺乏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不具有可持续性,到七十年代后期增长率就放慢了,这就是《勃列日涅夫18年》中所说“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工业总产值增长从8.5%下降到5.9%,农业总产值从4.3%下降到1.1%,劳动生产率年增长从6.8%下降到3.2%。靠投入增加来实现增长走到尽头了,又缺乏技术创新,经济只能停滞。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繁荣”首先是继承的繁荣,若没有赫鲁晓夫狂风暴雨的改革,平庸的勃列日涅夫就不会坐享一个“发达社会主义”。赫鲁晓夫的不幸在于他没有等到改革真正开花结果,因此被勃列日涅夫幸运地摘取了“桃子”。时势造英雄,勃列日涅夫的幸运还在于他正好赶上了石油时代。苏联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并开始生产,这个源源不断的金库为苏联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大量输血。西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成了在苏联创造奇迹的神:大量的石油运到国际市场,赢得了滚滚的财源,可以进口大量的粮食、食品和日用工业品了。于是,勃列日涅夫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降低物价,可以歌舞升平地享受“盛世”了。
勃涅日列夫时代是一个特有的政治术语,又被称为“20年的核冬天”,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官僚阶层全面转化为红色贵族和以权力为资本的新社会垄断阶级,他们思维僵化,没有丝毫行动热情,唯一兴趣在于疯狂瓜分从前的血腥掠夺和短暂改革所积累的社会成果。
勃涅日列夫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社会处于全面停滞状态,而借以敷衍太平的工具除了过去虚幻的荣耀,就是锈蚀的专政工具,这些工具因为没有过去的锋利,所以只能以笨拙和更顿感的打击出现,反革命变成了精神病,闪闪发光的契卡变成了街头混混。
理解勃涅日列夫时代的一个关键是荣誉或虚荣,勋章和盛大的国家典礼、举世瞩目的大型科技和工程项目成为基本的工具,一种拙劣模仿斯巴达和罗马的风格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政治美学特征,而庞大的国际一流标准的军备与庞大军队则是其政治喜剧的必要龙套。
勃涅日列夫时代的统治者既不是有虔信的信徒,也不是无神论者,既不是专政的暴君,也不是开明的改革者,他们是一群游离于人类几乎所有观念与历史形态之外的人,是一群没有面孔和灵魂的人,多读果戈理、契诃夫和普宁,你便能理解这样一群超级玩世不恭的虚无主义者。
勃涅日列夫时代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所以人们发现,统治者对世界和事物的认知只有数量化的标准,而无力进行质与度的界定,算术的数字拜物教是这个时代的唯一方法论:全球第一,全城第一,全村第一,多少吨,多少人次,多少情妇等。算术化政治禁止对生活拥有任何稍细微、复杂的体验。只要多,更多。
认识勃涅日列夫时代的困难在于:这既是一个无所作为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无所不为、甚至为所欲为的时代,你在这儿可以看到几乎一切时代人类文明最高成果的影子,却不会在现实中找到任何真实文明的痕迹,就连罪恶都失去了其狰狞的本色,唯有暧昧和潮湿的不规则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