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王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的心学理论是否受当时佛的禅宗思想影响?
优质回答:
王阳明的心学的源点是孟子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此四心是天然的,是与生俱来的品质。这也是孟子为什么提出性善论的理论根基。
这是儒家的心。
佛家的心指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究的也是自然之心。
孟子的四心与佛家的心,此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心非私心也。凡私心皆非由四心,或无住心而生。
这样是不是就有了一个共同点。
王阳明这里提出一个“心外无物”是有一个论证的:有一个人对反驳王阳明的观点,这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谢,与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实际上“心外无物”就是心如明镜,也就是心就像镜子一样,世界怎么样,你看到的就怎么样。如果有私心,那看到的就是灰蒙蒙的,看不清楚。
虽然儒家的心与佛家的心有共通之处,思维方式上是不一样的。佛家讲究的是空性,也就是唯一性,不二性。儒家不讲究唯一性,讲的是阴阳变化关联,这是儒家的方法论。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显然借用了佛家的空性,变成唯一性。
为什么王阳明会这样做呢?
主要是儒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之后,在帝王的暗中作用下,以及一些大儒刻意讨好统治者的影响下,整个儒家都发生了变异,失去了《中庸》,重视强调形式和规矩,同时内部流派很多,相互攻讧。
说一套做一套成了当时儒家给别人的印象,像朱熹是一个作为圣人一般的角色存在,但是朱熹与唐仲友之争,中间还牵涉妓女严蕊,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 、“私故人财”等十大罪。
虽然《宋史》记载认为是:
但不得不说空穴不会来风。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在儒家身上很普遍的。(题外话:朱子对台州的教育和文脉贡献很大,作为台州人的我来说对朱子只有打心底敬重,但论事只能就史论史)
另一方面经过几千年的沉积,儒家的经典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导致很多人穷其一生也无法了解经典,这样导致儒生只知道穷经皓首,却不知道实践。
这就是儒家的两大弊端。针对这两大问题王阳明就提出知行合一,心外无外的观点,实际上是借用了佛家的一元论来正本清源,给儒生一条可以实践可以学习的道路。
王阳明是借助一元论的思维方式,但根基还是儒家的,他提出以“四心”为根基,不断壮大即可。日日清其私心,一日不可放松。这有些类似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在禅宗看来是执了。当然慧能大师当时作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实际上也是执,是执空。所以当时五祖拿鞋子将慧能写的擦掉了。
如果站在禅宗的看法,王阳明提出的“四心”显然是一种执,这是不对的。
王阳明这里实际上不但借了禅宗的一元论,还借了道家的观点。《道德经》有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他认为应该壮大“四心”显然是承认应该返回开端,去起点找寻,这种思路与道家的一脉相承。
简单总结一下:王阳明是利用禅宗的一元论的思维方式给儒家理出一条路,再借用道家的观点去找到那起点,当然他的根基和外衣当然是儒家的。这好比王阳明穿着一件衣服,左袖子是道家,右袖子是佛家,中间是儒家,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他真正的目的是利用佛道给儒家找一条出路。
我是知常容,又叫南离北玄,感谢您的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的心学理论确实受到了当时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因为纵观王阳明的成长经历,他长期学习钻研儒释道三学,对儒家和佛教研学尤深,尽管他后来一再否认佛教对他的作用,但我们从他的学说中不难看出佛教对他的深刻影响。
他所谓的“心外无物”不是说在人心之外客观世界就不存在了,而是说外部世界需要人的意识来感受,没有人的意识感受、认识,谈客观世界的存在是无意义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肯定的。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中国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可能正是王阳明先生借鉴了佛教和禅宗的观点,才发展出了他的心学思想和理论。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之,发散思维,应该是受,易经,或者,老子,道德经,的启悟,所谓,心,就是当所人所讲的思想想法,那么超越了个人思想想法之外的芸芸世界就不去关注了,这,就是,心外无物,的,个人观点,那么,王阳明,这么会感悟到这个佛教的上乘哲学思想的呢?那只不过是后人的猜想而已,王阳明,从小先天崇尚,道教,曾经在很小的年令,去,修练悟道,最终,被,当时的统治阶级去重用时,已,达到,炉火炖清,的,境界了,最终,成为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认可的,圣人,之,还留下著作,心学,被,小日本,二百年,左右内,应用得,出神入化[大笑][大笑][大笑]
其他网友回答
(原创)谢谢提问。王先生一生所学心髓源于儒道学派之一,所谓:“心外无物”,与佛家:“心无一物”,“心无所住”,不同字同义,表明了儒道释本质亦无二无别,正所云:万流归大海,万法归一、归宗、归本、归心,如出一辙,虽法要不同,然义理相通,本性一如。见仁见智,供考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