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期【悦读生活】读余映潮老师《谈写作艺术》有感

读书笔记
读余映潮老师
《谈写作艺术》有感
周小燕
1
1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苦恼于自己作文教学的无效与无趣。每次上作文课,我都会思考怎样教才能让学生乐意参与到我的课堂中来,并乐意动笔表达或思考如何写作,但很少有欣喜。总感觉课后学生的写作都是在我的逼迫下当任务完成的,课堂讲授的所谓的写作知识、技巧孩子们在写作时运用甚少。很幸运加入了刘老师名师工作室,刘老师愿意带领我们这些小伙伴们一起来推作文教学这一沉重的石碾。进入工作室,刘老师就给我们每个人买了两本作文教学的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和《谈写作艺术》。《语文名师经典课堂》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赏、可研、可仿的精品课例,余老师的《谈写作艺术》给了我很多教学方向的指引和教学思维的启迪。
“对学生习作的指导,需要求实、求简、求真、求趣、求美;需要探求规律,丰富内容,提高教学指导的效率。”这是余老师在教师进行写作指导上的建议。在这些年的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努力在学生习作中发现真问题,努力把写作知识点的讲授落到实处,但简、趣、美一直是我没有突破的难点。读罢余老师书中的一百篇短文,每一篇都是甘露,无论是在教学研究方面,还是在写作指导方面,都给了我启迪。
2
2

“雨后的月亮”“节日里的苦难”“花的寄寓”“月亮 太阳 时间”“运用数字写人”……启示我在写作指导中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味且又容易上手的探究点,以此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探究一些写作规律。学生经历了阅读-分析-整理-总结这个自我探究过程,也是将一些规律性知识内化的过程,内化了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在探究中广泛阅读,取舍,其阅读量和辐射的信息比我们课堂上PPT投影的要多得多;学生在探究中积极思索,收获喜出望外的新知比我们课堂唾沫横飞的讲解有趣得多;学生通过具体文本自己悟出的规律比我们想方设法灌输的知识要深刻得多。而这一过程如何很好地发生,取决于探究点的选取是否有价值,有趣味,好操作。反观我作文教学的方向,我在想我应该将作文教学的更多精力花在为学生设计好的探究点上,而非在每节作文课之前去收集大量教学课件,在别人的课件中寻求知识共性,然后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将写作技巧蜻蜓点水地输送给学生。
3

朱自清的《春》探究结构美、段落美、“春花图”美、神秘美;《孔乙己》欣赏首段美,品神态描写之美,说孔乙己的“手”,说“钱数”,谈酒;《我的叔叔于勒》牵出一艘船;写作构思,“三”的思维;一段景物描写中的十五项语文知识……着实展示了余老师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视角,这些也指引了我作为一名语文要不断钻研,丰厚自身学识。怎么钻研?余老师说:“观察与提炼写作现象,思维方式很重要。”余老师用的是“专项研究”和“专题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也启示我在作文教学上要研究,不能今天想到什么就讲什么,今天看到这个题目好就拿来让学生写一写;研究要向更深更专的方向进行,课本每个单元都给我们安排了作文教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学写新闻,第二单元学写传记,第三单元学会景物描写,我们不能简单一节课简单介绍一下新闻知识、传记相关常识、景物描写的方法。作为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每个知识点上,首先要深入探究,多角度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深入指导、点拨、提炼;其次,需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阅读,多角度探究,有艺术搭建交流、展示、提升的平台。
4
4

余老师书中的一百篇文章,简短精湛,不仅给人耳目一新、标新立异、卓尔不群之美,也让人有如梦初醒、茅塞顿开之悟,还有拿来可操作的实践之用。本学期,我和孩子们一同商讨,从余老师的文中借鉴了几个探究点:“开门见山”的开头、“点题式”结尾、“风月云雨”中的情、花的寄寓、一句议论之妙。同时,我把书中余老师对我们语文课本具体篇目解读、赏析的文章推荐给了学生,告诉孩子们我们可以从课本中很多优秀篇目中吸取写作的营养。余老师这本书不仅值得老师读,也可以给学生读,文章篇幅不长,每一篇都是精美的范文,当我意识自身能力、智慧有限时,我应该及时给学生推荐名师,借用名师之才智,以补己之不足,我想这也是读书之用。
作者简介
周小燕,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硕士,东湖开发区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女教职工、优秀共产党员。
获奖情况:
优质课《勇气》获省精英说课比赛一等奖。
优质课《听雨》获市二等奖。
优质课《细节描写—写作指导》《写人要做到有的放矢》获区一等奖。
论文《在感性基础上创建理性—试析美育的现代内涵》获国家二等奖
论文《实施审美教育与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获省一等奖。
论文《摁下幸福按钮》获区一等奖。
教学追求:
认真负责地爱好每位学生。
撰稿/周小燕
编辑/韩茹冰
审核/刘行知
识别二维码
打开新世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