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经典|朱志刚:我们为什么旅行——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张欣:余秋雨这位作家是有争议的。我们通常有一个习惯,当我们认为一个人好的时候,就觉得他什么都对,当我们觉得一个人不好的时候就会否定所有。我个人不是很赞同这种方式,我们读书就是为了有自己的思考,一个完美无瑕的事物我们要想想它有没有值得我们质疑的地方。被别人说得很不堪的事情,我们也要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因此朱老师提出来讲《文化苦旅》,我认为很好。朱老师是非常新锐、很有才华的老师,我相信大家今天下午在苦旅的同时,会得到一些甜美的回忆,谢谢大家!
▲ 朱志刚
我们为什么旅行——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主讲人:朱志刚
朱志刚: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这里一起分享这本书。
一、为什么是余秋雨?
余秋雨是有争议的作家,当初张老师让我报选题的时候,我报了这本书,当时有点惴惴不安,因为我们是经典阅读,什么是经典,大家心里大致有个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还是倾向于认同《文化苦旅》这本书是经典,1993年第二版,我读大学的时候买的,我更倾向于这个版本的《文化苦旅》才是经典的版本,该版本是余秋雨先生1988年在《收获》杂志上以连载的形式,全年写下的文章再出版,经过多重的考量、校对、编辑,然后才有这一本书的诞生。
这本书真正热起来是1992、1993年,印刷了很多次。当时流传一个笑话,在上海的女人每个人都背的包里面会放三样东西,口红、钱包,还有一本是《文化苦旅》,因此可想而知,这本书在当时是怎么样畅销的程度。1993年前后,对于余秋雨的个人的评判还没有正式开始,对这个人的争议还没有正式开始,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该版本应该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经典的版本。这是从它本身的出现而言。
余秋雨出生于1946年8月23日,文革结束的时候,他是30岁。关于他的争议也恰恰是在文革期间,他从1966年在上海戏剧院毕业之后,加入了一个当时上海的市委写作小组写了一些文章,包括批评胡适先生。2004年,《南方周末》很大的版面专门写了一篇关于余秋雨个人争议的问题,除了写胡适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的批林批孔之类。
暂且搁置这些争议,不能把文章和人品一一对应,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证据,比如说《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都有争议,但是他们的文章,我们确实能够读出味道来。因此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更加倾向于就文来论文。当然也有批评者对这本书的文史错误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批评,确实有他个人的主观意志经验在里面,但是总体而言,我认为瑕不掩瑜。
这本书出版之后,引发了文化现象即散文出征,其实散文在很多年被忽略,被认为是个人的小情怀、小情调、拿不上台面的文学作品。余秋雨通过《文化苦旅》这本书打破了散文小家子气的写作,后来出来的一系列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历史散文等等,其实都与这本书以及这种写作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二、为什么是《文化苦旅》?
余秋雨的作品非常多,一般的评价是余秋雨的前十本书非常重要,四本学术专著,六本散文类的书。散文的六本书,前两本是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一个反思,到了第三本书《霜冷长河》是对之前反思的一个再思考。前两本书的反思实际上建立在旅行去考察、阅读的基础之上,然后再写下来。按照作者自己在前言后里面所说的,这本书是他利用到外面讲学、讲课,去当地进行参观、游览,之后再把它写成思考之后的文章。《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大约是这样的形式出现,到了《霜冷长河》更多是坐下来的一个反思。
《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这两本书走得更远,对世界文明进行反思,然后再写作。第六本《借我一生》实际上是对当时批判争议的一个自传形式的散文。很多人认为这六本散文才是余秋雨著作的精华所在。我个人认为前十本书从社会界、学术界,文学界来讲,有影响力。第一本即《文化苦旅》,如果要读,读这一本就够了,版本的话,老版本比较经典。
三、《文化苦旅》的内容
《文化苦旅》内容可以分为四大块,篇数总共是37篇。《文化苦旅》这本书大部分是在他旅行的经历之后写下来的文章,但并不全部如此。我举几个例子,前面四篇都是写甘肃,基本上围绕着敦煌来写作,我个人猜测是他在敦煌那边讲学去参观游历之后写下来的四篇文章。
写的比较多的应该还是他的家乡,即浙江那一带,可能有五六篇,其它绝大部分是以文化遗址,即与文化、历史遗址有关系,比如说《柳侯祠》是广西的柳州,柳宗元死在那个地方,有一个柳侯祠来祭祀他,因此他写了《柳侯祠》。像《青云谱随想》写江西,江西除了《庐山》,还有《青云谱随想》。
余秋雨写这些文章一方面可能是有意识地去找一些文化遗址,另一方面可能也就是凑巧讲学的时候,了解到这个地方有相关的文化遗址,然后参观、游历,再阅读、写作。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借用了当地的文化遗址来发出自己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判断,以及思考,这个判断和思考有的会偏颇一点,但是他至少做出了一点,他能够自觉地、自发地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历史进行一个反思性的思考,这一点在当时来讲,通过散文这种形式传达出来比较少见,到今天来讲,也并不多见,特别是这样一种成规模、成批量、成体系地把它推出来,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形成反思,形成一个总体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这样的做法比较少见。
因此后面有人称之为学者散文,一般的人写不出来,为什么?一方面需要你自己有比较深厚的文化修养、认知的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你对当地历史上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然后还要进行一个筛选。《柳侯祠》里的柳宗元不可能什么都写,有个筛选的过程,有作者内心的消化,对庞大的历史知识库要进行消化才可能写作出来,因此一般的人很难写出这样的文章。
除了以旅行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之外,他还有很多关于自己的故乡,某种文化印记的一些事物,比如说牌坊进行写作。故乡的写作算不算旅游文学的创作?我认为如果从广义上而言,它算一种旅游文学的写作,也算一种旅行之后的写作,为什么?因为虽然是故乡,但是他很小、很早离开了故乡,故乡对于他来讲已经是陌生化的场景,不是熟悉的地方。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来写故乡是再一次重新经历的过程,包括他后来年龄大以后再回到故乡,完全是一种陌生化的旅行经验在里面,因此才会触动他再重新写作。还有好几篇文章写到了上海、龙华,因为上海是他居住的地方,作为居住的地方,这种写作算不算旅游文学的写作?我认为从广义上来讲,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旅游文学的写作。因为上海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居住得比较久的陌生地方,他的故乡并不是上海,只是他居住时间比较长,对上海,一开始的经验、体验是陌生化的过程,这个陌生化的过程不断加深、沉淀,到了他成年之后能够再进行一个反思,实际上这是从陌生到成熟的经验、体验之后再来写作的过程。其实我们人生每一次、每一步的一个脚印都何尝不是一个陌生化的过程,这种陌生化的经验和体验也是作为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源泉和动力,因此我把他的故乡也好,他现在所居住的地方也好,都把它当作是一次旅行之后的一个反思、纪念、写作,而这种说法,我认为可能对于很多喜欢写作的人来讲,是一种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选择写作题材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经验。这是关于他作品的一个类型的分类。
除了写故乡、上海常住地、旅行目的地之外,还有一部分有三四篇关于中国文化意象的思考,比如说夜雨,这样中国传统的意境、意象的东西,他从文学、文化的角度来反思这种审美。还有《笔墨祭》对中国传统的书法作品、软笔书法也提出一些反思。当然还有一类是最后一点,这一本书其实不仅仅在中国国内,还有一个写的比较多的国家即新加坡,有三篇,这三篇都是关于新加坡的华人,这些华人的身份不一样,有的身份是货郎,还有是卖古董的,身份与文化有关系,比如说货郎其实把福建民间信仰纳入到里面来写作,人物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总的来讲,这本书以文化反思、文化思考为主要的内容。他选择写自己的旅行目的地、家乡、常住地,器物、海外的华人,构成了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反思。如果是单篇文章,引起不了这样大的社会反响,只有成一个系列、成系统性,才能够引起社会的关系。他为什么命名为《文化苦旅》,一方面,他确实在大地上行走,以这样一种古朴的探索去追问和反思。另外一层意思,不是具体的行走经历,而是对中国文化回溯性的探究,是用大脑、思想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历史的旅程。我认为这本书的命名可能包含这两层意思在里面。
四、单篇赏读《五城记》——之广州
和大家分享一篇单章,专门写广州,大家生活在广州,可能很好奇余秋雨究竟怎么样写广州。这不是一个完整的一篇,而是一个《五城记》里面的单篇,这五座城市分别包括了开封、南京、成都、兰州、广州。这五座城市他单独把广州放在《五城记》的最后来写,篇幅不是很长,大致上是分为三个板块,从结构上来讲,主要是写他到广州,与广州的因缘际会。他告诉我们,有一年除夕因为买不到票,因此滞留在广州,是除夕,肯定有广州花市。花市是广州的重要传统文化,他选择除夕这个时间,带出了花市这样的写作。
他没有写我们通常所说的花市的场景,他首先是写了朋友家里面的情况,在朋友家,先看到在年前装扮家里的场景,再写到想去郊区看花圃,那些花怎么样运到城里来。而恰恰遗憾的是,后来他准备要去花市的时候,发现有机票了,他没有看真正的花市,就离开了广州。
这与我们想象中的写作不一样,他是按照自己真实的经历来写,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读者对广州花市的想象,因为他后面还是在回程飞机上对花市做了一个想象、评判:广州的花市是把春天的生命引进家门。他对该传统做了一个评判。余秋雨写作的文章结构基本是这样,前面四五个段落都是写实,写自己的经历,我个人更多认为是设置一个情境给你。他要写《莫高窟》就写站在莫高窟前面;他要写《道士塔》就写站在敦煌那个地方看见一个塔,他要给个情境给读者,然后把你带入到里面去。
写广州也是这样,写了他的经历之后,过渡到广州最有名的特点,即广州人生活的特质,大家知道都是喝早茶,从这个角度而言,余秋雨选材选得很准。把广州人日常琐碎又是本质的事实放进去,一是花市,二是喝早茶。但是写法上不一样,写花市写得比较详细,写早茶是一句话带过去,他直接说的是,“据说即便在最动荡的年月,广州的花市也未曾停歇,就像广州人天天喝早茶天天去,悠悠然,不管它潮涨潮退、云起云落。”就这么一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面讲了花市,马上顺下来讲早茶,然后讲花市和早茶这两个典型的事情里面包含的本质,即广州非常随遇而安这样一种休闲精神,也交代了两件广州人民生活的传统习俗文化。
讲完这之后,他开始评判广州,他说:“这些花市和早茶只是生活的小点缀,社会大事多得很,哪能如此迷醉。”其实有略微评判的精神在里面,他认为这是一个小点缀,不是大事情,但是你沉醉于小事情,没有关心沉醉于大事情。评判完了之后,他来分析为什么广州会有这样一种无动于衷或者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态,他开始讲到广州的历史,当然首先交代的是地理环境,因为广州历来远离京城,面对大海。再讲到因为这种地理关系,千里马跑到这里已经疲倦不堪,他用一句话来表述为什么会这样。
讲完这个,他又过渡到写一些广州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些文化符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是一个对外贸易重要的港口,千里马跑到这里已疲倦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刻刻拔锚出发。我认为他的选材特别的精,不是说要把材料全部堆上去,他没有讲得太多,一句话把它带进去。
他讲广州的近现代比较多一点,近现代史讲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以及他们的北伐,他也对北伐做了一个评判,“北上常常失败,那就回来,依然喝早茶、逛花市,悠闲地像没事人一样,过着世俗气息颇重的情感生活。”这里点出了广州实际上是世俗社会,非常入世,他把早茶、花市和近现代的关系,文化内质相同的地方挑出来,使文章的文脉连贯起来,前后呼应。讲完北伐之后,开始讲当代,他讲改革开放这些年以来,“广州好像又在向着北方发言了。”因为那时候正好是广交会,广州是唯一一个与外界贸易的窗口,因此非常重要。讲到它的开放、繁忙、勇敢,又和花市和早茶结合在一起,即“他们不必舍弃早茶、花市,让慷慨言辞伴随着茶香和花香直飘远方。”
最后他的结尾其实很有意思,他很晦涩地写 “像我这样一个文人,走在广州街上,有时也会感到寂寞,倒也不是没有朋友,在广州,我的学生和朋友多得很,但他们也有寂寞,我们都在寻找和期待着一种东西,对它的创造,步履不能像街市间的人群那样匆忙,它的功效也不像早茶和花市只满足日常性、季节性的消耗。”就这么两句话。
他讲的有点含糊,没有直接说这个东西是什么,他用一个否定的句式来表达,没有肯定地说我在寻找什么东西,只是否定一些东西。因此他这句话实际上比较晦涩难懂,到底是什么东西?到底为什么寂寞?我想在那个情境下作为一个学者,他肯定是想找长久性、永恒性、神圣性,这种东西是什么?是否是一种人文精神、儒家思想的家国情怀、敢于担当、承担社会责任、敢于担当国家大事、奉献自己的那群人,是否是这样的意思在里面。
回到这个文章当时写作的背景,八十年代的后期,那时候正处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观念交锋的时候,到底是走市场经济还是坚持传统的计划经济,甚至涉及到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因此这里面是否有某种批判性在里面,只顾着经济的发展,忽略了人文精神,追求物质、金钱,迷失了人文、经济、思想、关怀、历史、文化等等。这是我的一个思考,我们都迷失在物质、经济、市场当中,因此知识分子会感觉到寂寞,没有人关心知识、人文、社会、历史,我们只关心的是怎么样赚到钱、物质收获更大。他是1988年写的,差不多三十年过去,放在今天,他的思考好像依然是新的一样,实际上所谓的经典放在任何一个时代、时间点,都富有启发性,我想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篇文章所揭示的可能也是它经典性的原因之一。
五、从《文化苦旅》到旅行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从《文化苦旅》这本书当中能否获得启发?关于旅行的意义,与每个人的年龄、心灵的成熟度有关联,但是随着你走的路越多,走的越远,我想旅行的最终意义还是会落在《文化苦旅》上面来,即我们对中国,如对人类的文明、文化的思考。
你越走越多,更多的思想是你到底为什么要去那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什么吸引你,它背后隐藏的是什么?而且你越走越多,发现有些地方是相似的,无论是山川、自然、人文历史遗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些疲倦或者有些厌倦,海还是那片海,古罗马斗兽场到处都有,不仅古罗马有,土耳其也有,包括埃及也有。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去那里。这时候可能需要你的脚步慢一点,待的时间长一点,和当地人接触的日子多一点,读的书再多一点,你可能就会了解得更深入,你就会知道旅行的最终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想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六、如何旅行:读书、旅行与写作
根据《文化苦旅》这本书,我们其实大致也可以想得到,该如何进行生命中每一段旅程。包括三个方面,比如说读书,不仅仅是我们平时日常的阅读,这里的读书特指与旅行有关的书,你去哪里就读哪里的书,如果你去埃及就读古埃及史;如果你去罗马就读罗马史;如果你对埃及的象形文字感兴趣就读埃及象形文字的研究,你要读相关的书。什么时候读书?当然与你旅行有关,在此之前,包括带着书去,最后回来重新的温读,这就是所谓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因为很多旅行的目的地并不是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所能够理解和读懂,必须要我们重新在旅行过程当中再一次翻开那些与旅行目的地相关的书,甚至在当地可以购买一些当地地方志、地方习俗、地方人物志等等有关的书,因为这些书你平时买不到,也看不到。去旅行目的地的时候,去参观、拜访当地的书店、寻找当地的书。这样的话,可能会使你对地方社会理解得更加深刻,这是关于读书的问题。
第二个,怎么样去旅行?这个问题其实大而泛,我更多的谈我个人的一个看法、思考。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喜欢看大山、大河、美丽的自然。当你走的地方多了的时候,会走得慢一点,像我现在这样,待一个地方,可能会住一个星期、十几天。因此我在设计旅行路线的时候,一般会把目的地那个地方住的天数设计得久一点,待的时间长一点,才有可能去做别的事情,比如说与当地人进行访谈,去当地书店看书,你才会有这样的经历,要不然根本没有。
比如说我们一家暑假去桂林的龙脊梯田,碰到卖特产的一个女子,女子是长发瑶,头发很长盘在头上,很亮,最长的头发可以拖到地上,非常有名的瑶族的支系。我问她家住哪里,想拜访一下,她告诉我们走路可能要走三四个小时,问我是否愿意跟她去,但是我们那天恰好是第二天要离开,我认为特别遗憾,错过了。如果是我一个人,我在车上或者路上碰到某一个人和他聊得来,我跟着他去他们家,参加他们的节目或仪式,了解他们的生活日常,或者了解这个人背后的故事、人生经历等等,你对这个地方的认知可能更深刻。该怎么样旅行,我认为可能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会跳越过去,走得更深入一点。
最后我认为我们旅行之后面临一个写作的问题,我们都出去了,拍了很多照片,是否可以写下什么。从意义来讲,能够留下自己人生足迹的纪念、记忆。
读者:我们自己该如何写出以后翻一下也可以成为经典的文章,虽然您刚才也提到一些,但是落实到具体,有没有具体的路径。
朱志刚:我的方法是恢复借用中国传统的采风的方法,《诗经》的合成就是到民间地方去,把他们的民间歌谣都收集起来成为《诗经》,采风的传统是我们文学艺术的优良传统。再结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方法,进入现代之后,人类学采用非常重要的方法是田野调查,实际上要住在当地去,要收集当地的资料,大量的阅读消化,然后筛选,再进行写作,成人有自律性,未成年人或者大学生没有这种自觉性,必须要把他带出去。
读者:目前的状况是长假都出不去,太多人了,我们如何做到深度旅行。
朱志刚:这种泛文化现象,什么都打着文化的名义去发展旅游经济,人太多了,我认为只有避开、礼让。比如说我在龙脊梯田我问他们,他们说你们最好10月9日来,为什么?因为10月1-8日人山人海,车都进不去,住也没有地方住,10月9日人都走光了,稻子还没有收割。但是你不能太晚来,10月9-11日那时候开始收割。另外一个方面,找一些不是太热门的地方,有些地方没有被旅游开发,可以去走一走,其实旅游最重要的是人,与当地人的交流交往,倒不是看山看水看自然风景。避开高峰期,或者去到国外,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时间:2019年10月26日
地点:扶光书店(保利时光里)
主办单位:广州市作协、“我们”读书小组、扶光书店
下期预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