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誉为诗圣,你怎么理解 杜甫的诗有什么样的美誉之称

网友提问:

杜甫“诗圣”的美誉应该怎样理解?

优质回答:

唐朝的的格律诗古体诗双双达到了顶峰;唐朝的诗人也是人才辈出,其中的四位分别被后人誉为“诗圣”“诗仙”“诗佛”,还有“诗鬼”。

“诗仙”的活动范围在哪里?在天庭,李白是“谪仙”,错到了凡尘;“诗佛”王维也不是红尘中人;“诗鬼”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地狱的常驻民是他的知音,与他共舞。

圣人,哪里才有呢?只有人间才需要圣人。杜甫就是这么一位诗人,在人间道出了老百姓的疾苦,最终造就了其圣人的地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在诗仙是否诗鬼那里是看不到的;只有杜甫才有这样的眼光,这样的胆识,为民鼓而呼!

《石壕吏》简直就是一部写实的新闻纪录片——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

没有用一个典,没有一个字的夸张修饰;就是这么一首诗,体现了杜甫现实主义的叙事,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

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出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艺术上到造诣也是可圈可点;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犹如一位影视导演最后的剪辑。

杜甫在人间,谙熟人间疾苦,知道老百姓生活的不容易——这不就是圣人所为吗?现实主义才能成为圣人,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要么是仙人,要么就是鬼混! 超凡脱俗进佛门。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的诗歌被称作“诗史”,其人被尊称为“诗圣”。“诗圣”顾名思义是诗国圣人。以诗国圣人之誉赞颂杜甫的意向早在北宋便已有之,但到了明末王嗣奭遂正式称杜甫为“诗圣”。王氏在《梦杜少陵作》中说:“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将“诗仙”与“诗圣”之美名并称。我们认为若探究杜甫为何被尊为“诗圣”,需要从什么是圣人谈起。

《孟子》有云:“圣人,人伦之至也。”此句话可以释为“圣人是社会道德中完全的人”。儒家所倡导的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内圣”是从个人修养上来讲,“外王”是从社会功用上来说。孔子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六王可称得上“圣人”。有意思的是孔子不把自己当“圣人”来看,甚至觉得自己都没有达到“仁”的标准。但并不否认人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修养达到“圣人”境界的,故而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

杜甫拥有以早期儒家精神即孔孟之道为底蕴的人格,继承和发扬了孔孟之道中的积极因素。杜甫之所以被尊称为“诗圣”,而不是“诗仙”、“诗佛”等便与这些儒家精神密切相关。下面简述几条杜甫所践行的儒家精神。

一、“士不可不弘毅”

“士不可不弘毅”出自《论语·泰伯》,章太炎先生将“弘毅”释为“强毅”,意即士不可不刚强而有毅力。杜甫的刚强与毅力首先表现在青少年时期的抱负上,如“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以“凤凰”自比,追求儒家倡导的高尚人格。再如杜甫并没有因为二十四岁时科举落第而沦落丧气,反而仍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一点在其后来的名作《望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抱负,何等的胸襟,何等的刚强不屈。即便后来困守长安十年,却仍不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弘远之志。即便漂泊西南,仍不失对诸葛孔明的敬仰,仍然渴望有诸葛般的伟然人生。即便人生暮年,仍不失凤凰的高洁之气,作《朱凤行》以示志向之不改。无论是青年时的杜甫,还是颠沛中的杜甫,杜甫始终保持着内心的淳朴与本色,始终践行着自己自小就学来的儒家信念,也真正成为了一位“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

二、“仁者,爱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杜甫践行着以孝悌为核心的亲亲之情,而又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而达人。他不是一个自私自立之人,他爱家、爱妻、爱子女、爱兄弟朋友,也爱着天下百姓,感情广泛而深刻。

爱家爱妻爱子。杜甫与其妻伉俪情深,相濡以沫。与李白不同,杜甫的诗作中其妻的“出镜率”比较高。较著名的当属《月夜》一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以妻子视角来写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与担忧。此句诗中,夫妻相隔千里,虽是以妻子望月怀远为视角,实则更深刻突出了杜甫对妻子的至深思念。杜甫不仅是个好丈夫,也是位好父亲,“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并不是在责备孩子们的年幼无知,相反却以独特视角深刻地写出了对儿女的思念之情。此后之作《羌村三首》(其二)中用“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十个字勾勒出了子女对杜甫这位父亲的依赖。这从侧面上也反映了杜甫作为父亲的和蔼。

爱兄弟爱朋友。《月夜忆舍弟》一诗读起来令人动容。“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写出了分散异地的兄弟之情的悲凉。这种悲凉是以杜甫内心对兄弟们的无限深情为背景的。安史之乱使得杜甫与其兄弟分散各地,战争中音信不达,更增加了对兄弟们的担忧与牵挂,也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另一种写照。杜甫与朋友李白分开后,曾多次写诗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如《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等,这此诗作也彰显了杜甫对友谊的珍重。

爱百姓苍生。中国古代很多人都能做到爱身边亲近之人,但能如杜甫一般以一介平民而心系天下苍生的人却不多见,我想这也是杜甫被尊为“诗圣”的一个重要原因。《兵车行》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众多饱受战争之苦的普通百姓形象,体现了杜甫对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关怀。诗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几句甚至以普通百姓一员的身份道出了底层百姓生活的众多无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面对“幼子饿已卒”的人间惨剧,作者除了压抑内心“抚迹犹酸辛”的悲痛之外,更以广泛的人道主义关怀,将思绪散向“失业徒”与“远戍卒”。在人间悲剧之下,仍念念不忘底层百姓的生活,甚至直挞社会不公人间不平,杜甫无疑是当时社会的一个良心。这样的良心还体现在自己漂泊西南时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自己茅屋为秋风所破,秋寒秋雨难避,却仍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念及最广大的“天下寒士”,更以勇于献身以挽救百姓于水火的大无畏精神高唱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若非有“以百姓心为心”的圣人之心,若非心怀天下苍生,若非“忧在天下,而不为一己失得”,哪能写出如此令人动容而又钦佩的优秀诗篇?杜甫甚至还以满腹同情的笔调将对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王子皇孙的落魄融入到《哀王孙》一诗中。可见,杜甫的仁爱是一种不分贵贱的仁爱,是一种深广博大的仁爱。

三、“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无”——杜甫的爱国情怀

杜甫早年积极入世,目的是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惜安史之乱爆发后,自己身陷被敌军占领的长安,但不改对国家的无限眷恋。面对破败的城墙,他痛苦地低吟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面对长安城中俘虏般的生活,他想方设法逃出长安城,最终以“麻鞋风天子,衣袖露两肘”的姿态出现在肃宗面前。当漂泊西南听到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自己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写道:“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但我们也能明白杜甫的爱国并不是一味地颂圣一味地歌功颂德,面对社会的不公不平,杜甫也有过鞭挞与谴责。我们也有理由认为杜甫始终是站在爱国的角度来痛挞社会现实的,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小结

杜甫他受到儒家熏陶关心民间疾苦,而又胸怀天下。他又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好兄弟,也是一位好臣民。他身体力行儒家的观念,他一介平民却有圣人的品质与践行,“诗圣”的尊号,他当之无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