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的鲁肃厉害吗 鲁肃在三国什么水平

网友提问: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鲁肃究竟有多厉害?

优质回答:

鲁肃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在三国时期,你找不到一个和鲁肃类似的人物。

吴国的张昭对应魏国的荀彧,与蜀汉的诸葛亮,因为他们都是处理内政、治国的一流人才;吴国的吕蒙对应魏国的张辽,与蜀汉的魏延,因为他们都是作战勇猛、有勇有谋的武将,但鲁肃呢,我看遍魏、蜀两国,也找不到类似的人物。

如果说鲁肃是战略型谋士,并且他还为孙权制定了东吴版的“隆中对”,但他的官职一直是武将;如果说鲁肃是武将,并且还成为周瑜之后领兵大将,但他基本上很少领兵打过仗;

如果说鲁肃在三国时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你却又找不到鲁肃在东吴作出任何具体的贡献,如果说鲁肃在东吴是默默无闻胆小怕事之人,你又会发现对抗强大的曹操却是鲁肃首先倡议。

鲁肃就是这样一个人,低调而睿智,乐善好施而智勇双全,为人慷慨而眼光长远,绝对不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

鲁肃出身世家大族,家中有钱又有粮食,但鲁肃为人非常慷慨大方,不仅平时救济百姓,而且当周瑜请求粮食援助时,鲁肃慷慨将家中一半的存粮送给周瑜,出手不凡,慷慨大方,让周瑜视之为平生好友。

鲁肃是三国时期第一个预测汉室不可复兴,与三足鼎立的战略家了,当诸葛亮还在隆中躬耕时,29岁的鲁肃就已经为19岁的孙权制定天下战略了,鲁肃认为:汉室不可复兴,天下将会三分,当然了,鲁肃的三分是曹操、孙权、刘表三分天下。

200年还是建安五年 ,离黄巾起义过去16年,离汉灵帝去世过去11年,离汉献帝被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过去仅仅4年而已,两汉四百余年江山,仍在士人百姓心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可鲁肃却认为汉室不可复兴,就连刘备、诸葛亮这样的英雄都以为兴复汉室为已任,哪怕是表面的口号,至少汉室还是重要的,鲁肃的眼光不仅超前,而且毒辣,简直一针见血。

赤壁之战,鲁肃是一个劝说孙权对抗曹操的人,当时的曹操不可一世,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兵百万,不可与之争锋。战争是会生灵涂炭、满目苍痍、白骨累累的,鲁肃不明白吗?这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能够说出来的话吗?鲁肃显然不是胆小怕事之人。

鲁肃是站在孙权的立场为孙权讲话的,对抗曹操才是实现天下三分的根本,投降什么也不会有,这正如日后孙权登上皇位自立为帝时,想起鲁肃来说了一句话:我能有今天,全拜鲁子敬的功劳啊!而这个时候,已经离鲁肃去世过去12年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权称帝,有鲁肃的政治遗产功劳。

鲁肃还是东吴政权中,对于孙刘联盟的坚定支持者,不仅支持孙权与刘备联盟对搞曹操,而且建议把南郡借给刘备,鲁肃的行为符合当时东吴的政治的利益,是一种从长远出发的政治手段,而这一切的政治手段都是为了维护三分天下的政治局面,而这正是鲁肃的政治理想与战略规划。

孙刘必须联盟才能对抗曹魏,这个很好理解,弱弱联合对搞强者,两弱才能生存下去。但对于鲁肃一力倡导的借南郡给刘备很多人理解不了,认为鲁肃眼光短浅,胆小怕事,实际并非如此。

赤壁之战后,东吴占了荆州的南郡和江夏郡的大部地区,而刘备占据了南郡的长江以南地区和荆南四郡,这个时候东吴在荆州的势力夹在了曹魏和刘备的势力中间,刘备不与曹魏接壤,所有对抗曹魏的压力全部在东吴身上,无论是西线的合肥及淮南,中线的江夏及武昌,还是东线的荆州,都是东吴在顶着,而刘备还在东吴的背后时不时弄点小动作,东吴随时面临腹背受敌。

在这种态势下,鲁肃的孙刘联盟及借南郡的行动,就不难理解了,在当时来说,鲁肃的做法没有问题,至于借出去的南郡收不收得回来,在当时的孙权来看,不存在收不回来的可能,所以孙权同意借了。

在讨要南郡的时候,鲁肃曾亲自领兵与蜀汉的万人敌关羽对峙,并且理直气壮、毫无畏惧,怎么看鲁肃都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

相反,鲁肃是一个低调而睿智,乐善好施而智勇双全,为人慷慨而眼光长远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鲁肃堪称东吴第一战略家

先回答问题,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鲁肃究竟有多厉害?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鲁肃,是个懦弱的文人,但真实情况,恰恰相反。鲁肃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不仅如此,鲁肃堪称东吴第一战略家。

一、最早提出荆州战略。

我们看看鲁肃版的《隆中对》:鲁肃见孙权,向孙权建议:“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他又提出,曹操在北方正是多事之秋,趁着北方多事,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是和高帝刘邦一样的功业。

孙权回答说:“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今天我们尽力一方,不过是希望对汉室有所辅佐,你说的话不是我能够达到的。

鲁肃向孙权说的这番话,是鲁肃初见孙权的时候说的,时间大概是在孙权刚刚登基不久,也就是在公元200年左右。

诸葛亮的“隆中对”,时间是在赤壁之战前一年即公元207年,鲁肃提出东吴版“隆中对”的时间要远远早于诸葛亮提出的时间。

二、孙刘联盟的构想始自鲁肃。

刘表死的时候,鲁肃进说孙权:“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孙权即派遣鲁肃行。到夏口的时候,听到闻曹操已向荆州进军,于是鲁肃乃晨夜兼道。等他赶到南郡的时候,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也惶遽奔走,想南渡长江。鲁肃径直迎上他,到当阳长阪,与刘备见了面,把孙权的意思告诉了刘备,说江东强固,劝刘备与孙权并力抗拒曹操。刘备非常高兴。当时诸葛亮也在场,鲁肃对诸葛亮说,我是你哥哥子瑜的朋友,并当即和刘备定下协议。

刘备于是到夏口,派遣诸葛亮出使孙权,鲁肃也回去复命。

最早提出孙刘联盟的是鲁肃,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说的:“事急也!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他说的意思是求救的意思,而不是联盟的意思,况且,诸葛亮提出的时间要晚于鲁肃。

赤壁之战后,鲁肃从前线回来,孙权对鲁肃说:“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孙权领着众将欢迎鲁肃,也从侧面说明了鲁肃的功劳最大。

三、抗曹之意始自鲁肃。

208年九月,曹操进入荆州,刘琮率众投降,曹操得到了他的水军,战船、步兵有数十万,东吴的将士听到后都非常害怕。孙权得到曹操准备来东吴的消息,与诸将商议,和《三国演义》上文臣主和、武将主战不同,这里的诸将是都劝孙权迎曹操,只有鲁肃在会上不发言。孙权起身更衣的时候,鲁肃追到廊宇下,孙权知到他的意思,拉住鲁肃的手说:“卿欲何言?”鲁肃说:刚才看众人的议论,都是专门误导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天鲁肃我可以迎曹操,将军不可以迎曹操。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鲁肃迎接曹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孙权叹息说:“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四、借荆州给刘备符合当时的环境。

刘备到南京见孙权,向孙权借荆州,大家都不同意,只有鲁肃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曹操听说孙权把土地借给了刘备,史书上称:“方作书,落笔於地”。曹操的表现,恰恰说明了鲁肃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在战略上是正确的。

那么,孙权当初考虑将荆州借于刘备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首先,借荆州是出于战略上的选择。赤壁之战,孙权虽然联合刘备打败了曹操,但在孙权的心里,曹操依然是强大的,因而,对于孙刘两家来说,联合抗曹依然是上上之策。

其次,当时的孙权对刘备存在畏惧心里。赤壁之战前,刘备靠刘表的施舍给了他一个新野小县,赤壁之战后,刘备迅速崛起,占有了荆州大部分的地区。孙权从中看到了刘备的力量,对刘备心存恐惧。他在赤壁之战后把妹妹嫁给刘备,史书称“进妹固好”,对孙权的这种恐惧心理有比较明确的描写。

其三,南郡和曹操占据的襄阳搭界,又在长江北岸,曹操势必来争。而长江以南又成了刘备的地盘,孙权担心一旦曹操和他争夺南郡,从江东对南郡支援需要逆水而上,非常不易,如果刘备不对他施以援手,东吴就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其四,把南郡借给刘备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把上述难题抛给刘备,让刘备作为他和曹操对抗的一个缓冲地带,这样他就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烦。

而刘备得到南郡,情况和孙权不同,得到南郡后,刘备的地盘基本就全有荆州,连成了一片。而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相机向襄阳、樊城发展,扩大地盘,威胁曹操的许都。这也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

可以说,把荆州借给刘备,符合孙刘双方的利益,是双赢的局面。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被描述成一个才能平庸的老好人形象,诸葛亮替刘备谋取荆州,直至有借无还,都离不开鲁肃的助攻,除了力排众议支持联合刘备抵抗曹操以及说服孙权借出荆州以外,就没什么贡献了。鲁肃可谓是隆中对提到的“东和孙权”的关键人物,他对刘备集团的贡献似乎大于对孙权集团的贡献,演义中,鲁肃甚至有通敌的嫌疑,就知道帮着诸葛亮说话,不考虑东吴利益,然而历史上,鲁肃的表现真的如此差劲么?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鲁肃的评价是这样的:

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于财,性好施与。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三国志

鲁肃的战略观

鲁肃为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当初周瑜缺粮,鲁肃把家里一半的粮食赠送给了他,周瑜与鲁肃因此成为莫逆之交。后来周瑜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孙权和鲁肃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这一年是建安5年(公元200年),这时候诸葛亮还在隆中种田,距离隆中对问世还有8年,鲁肃初见孙权,就提出了著名的“塌上策”: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

孙权听鲁肃这样一说,自然很是高兴,鲁肃的塌上策对于江东孙氏的意义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对于刘备集团的意义,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鲁肃的榻上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很多共同点:

其一:鲁肃和诸葛亮都认为曹操不可卒除。特别说明一点,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四年六月到建安五年十月,所以鲁肃提出榻上策时期,曹操和袁绍尚未分出胜负。即使官渡之战结束,袁绍只是兵力损失大,却依旧雄踞北方四州,实力依然在曹操之上。鲁肃在这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袁绍不是曹操的对手,江东以后的敌人只能是曹操。而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成为远远强于其他诸侯的势力,以刘备那点兵力地盘,不可与曹操争锋,已经是很明显的事情了。所以从这点看,鲁肃提出榻上策的难度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更高。

其二:鲁肃和诸葛亮都想夺取荆州。荆州人才济济,资源丰富,刘表带甲十万,表面看起来,荆州刘表的实力很强,并不是随便就能吞并的弱小势力,然而诸葛亮和孙权都认为“其主不能守”,不把刘表放在眼里。鲁肃和诸葛亮看人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刘表虽然带甲十王万,确是守成之主,毫无进取之心,而且还宠幸妾室,害的长子刘琦不能继承荆州。虽然荆州人才济济,却不能重用,成为了鲁肃和诸葛亮第一个目标。

鲁肃的大局观

鲁肃的“竟长江所极”和诸葛亮的“跨有荆、益”其实是相互矛盾的,因为无论是“竟长江所极”还是“跨有荆、益”,都必须得到荆州,当面临共同的敌人曹操的·威胁之时,鲁肃主动调整战略方针,说服孙权借出南郡给刘备共同抵抗曹操。为了“连刘抗曹”的大局,鲁肃主动放弃“竟长江所极”这是难得可贵的。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其他网友回答

鲁肃,在《三国演义》里被塑造成了一个平庸的老好人形象,但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不亚于诸葛司马的人。

鲁肃,字子敬,东汉末年战略家,出身江南士族家庭,东汉末年,他看到朝廷与社会的动荡,召集乡里青年练兵习武,保卫家园,在周瑜担任居巢长的时候,因为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二话不说,将家中的三千斛粮食赠于周瑜,至此,周鲁二人成为了至交好友,周瑜也看到了鲁子敬的才学不在自己之下。

也许大家比较熟悉诸葛亮在刘备三国茅庐时的“为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战略规格,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建安二年,鲁肃在初投孙权时,就为其指出立足江东的战略规划。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东吴内外皆以主降派居多,而周瑜、鲁肃二人力排众议,支持孙权坚决主战,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从此天下鼎足之势形成。

赤壁之战成就了鲁肃,在周瑜逝世后,鲁肃代领周瑜职务,先后任汉昌太守,授偏将军,横江将军等职,战功卓著,是周瑜以后东吴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然而,才华横溢的鲁子敬,却在46岁时便因病去世,当真是天妒英才!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其他网友回答

演义中的鲁肃,是一副“忠厚长者”的形象,有时候甚至显得有点傻,给我们一种“明明被诸葛亮卖了,却还帮诸葛亮数钱”的感觉。

然而这只是小说“尊刘”的戏剧化处理。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作为周瑜的接班人,堪称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即使放在整个三国政治大舞台上,他也是位值得称道的出色人物,甚至是决定三国走向的胜负手。

首先,鲁肃身上,具备同时期绝大部分人没有的优点:侠义。

东汉末年的乱世,刘氏皇室连自身的正常运行都无法保证,对于社会秩序更是失去了最基本的掌控与维持,曾经相对健全的社会运作荡然无存,沦为了一个极度弱肉强食、公平正义日渐稀缺的时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那种急人所急、能解人于危难的“侠”再度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也有不少枭雄顺势而为、以这种人设登上历史舞台,最为知名的就是被称为“公族豪侠”的袁绍。而鲁肃也具备这种品质,而且更可贵的是,他行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

鲁肃家庭生活优越,在太平年代就经常乐善好施。而随着天下大乱,他没有像一些枭雄那样利用手里的钱粮豢养个人武装,而是“以赈穷弊结士为务”,他大量散发家中财物,甚至出卖田产,目的只是为了救济穷人、结交士人。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他对周瑜“指囷相赠”。囷,是古时候一种圆形的谷仓,当时鲁肃家中只有两囷米,每囷三千斛。担任居巢县县长的周瑜受困于物资不足,于是带着几百人前来请求鲁肃资助粮食。鲁肃随手一指,把自己的一半粮食送给了对方。这种慷慨豪迈、不拘小节的性格让周瑜印象深刻,从此两人结成了至交好友。

事实证明,鲁肃并不是瞎大方,而是有识人知人的智慧;他懂得“投资”有潜力的才俊,而不会投靠看似风光、实则难成大事的“大人物”。

比如袁术曾仰慕鲁肃的名声、任命其为东城县长。当时的袁术的势头正猛,被很多人视为能够左右天下的人物,但鲁肃敏锐察觉出这些人缺乏制度、法纪,未来不可能走得远,于是果断带着100多位老弱、侠气少年投奔周瑜。后来正是经由周瑜的引荐,鲁肃见到了孙权,并提出了可媲美《隆中对》的《榻上策》。

这就是鲁肃最耀眼的智慧与功绩:东吴发展战略的规划师与推进者。

史料中记载了鲁肃与孙权的两次经典对话,两次都对东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是他在公元200年被周瑜引荐后对孙权提出的一番论述,由于这一场景发生于俩人“合榻对饮”时,所以后世称之为《榻上策》。

当时的孙权年仅18岁,继承家业不久,虽然饱含满腔壮志,但受限于实力、阅历不足,对于未来如何发展前景甚是迷茫,保守地提出了“汉室倾危……思有桓文之功”的想法,即学习匡扶周王室的齐桓公、晋文公,说白了,自己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

但鲁肃一针见血,他分析了天下的格局,指出曹操类似于秦末的项羽;如果要战胜这样的人物,以臣子的身份扶持君主这一路子根本行不通,必须得学习刘邦、以建立帝业目标,才能充分调动更多人的力量。

长远目标是这样,但短期内则要实事求是,选定最科学的发展方式。鲁肃作出了“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的大但论断,并提出了具体路线图:

第一步,不冒头、不张扬,首先立足于自保,“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第二步,趁机讨伐刘表、占据长江以南,实现与曹操、刘璋鼎足三分天下的格局。

这次谈话,先于诸葛亮7年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理念,充分体现出了鲁肃一流战略家的水准。后来,天下的走向果真如鲁肃料想的那样定型,只不过刘璋换成了刘备。

自此之后,鲁肃就成了孙权的心腹,并且在8年后再次通过一次谈话,帮助孙权将三分天下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公元208年,曹操扫平江南的雄心壮志,挥师数十万南下。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给孙权写了一封霸气十足的信函,骄傲而嚣张地声称“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威慑于曹操长期以来的威名与雄厚实力,东吴群臣无不战战兢兢,当初孙策留下的肱股之臣张昭更是带头主张投降。孙权正犹豫不决之际,鲁肃再次清醒地点出了孙权的最大困局:众人身为臣子,降曹后照样能当官发财;孙权作为君主,投降后则只有一个下场。

一语惊醒梦中人,孙权定下决心联合刘备、对抗曹操。

而达成、维持孙刘联盟的头号功臣,也正是鲁肃。

在赤壁之战前,鲁肃就对荆州的动荡局势进行了分析判断,先知先觉地得出了刘表两个儿子成不了事、刘备至关重要的论断,随后以吊唁刘表的名义前去联络刘备,首次传递出结盟的意愿。

史料记载,当时正疲于奔命的刘备听完鲁肃带来的方案后,“甚欢悦”,并随即派诸葛亮渡江拜见孙权详谈细节。正是因鲁肃此行,孙、刘联盟定型,奠定了其后赤壁之战的格局。

而在随后,为了团结盟友对抗曹操这一强敌,鲁肃为稳固孙刘联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提出了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天才的构想。

当时,孙权势力并不能完全控制荆州,刘备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打着刘琦的旗号在当地联络豪杰,曹操虽然受挫、但却仍在北方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下,对东吴最有利的方案,莫过于以自己无法吃下的土地、来扶植起刘备这一饿狼,来帮助自己对抗曹操这只猛虎。

我们看一项政治博弈手段正确与否,不能看一城一地的得失,仅从敌人的反应就能得出真实的评判:当曹操听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时,“方作书,落笔于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一代枭雄曹操,之所以如此惊惶不安,那是因为他明白,从此之后,自己再也无法涉足江南了。

而这一切的操盘手,正是鲁肃。巧妙利用盟友的力量,帮助东吴完成战略布局,这正是一流政治家的高超手段。

随后,面对日益强大的刘备集团,鲁肃为了保证大局,使出全身解数巩固孙刘联盟的稳固,甚至不惜显得委曲求全、忍辱负重。比如面对蛮横的关羽,他始终保持了头脑的清醒,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即不跟对方撕破脸,也不一味忍让;最终刘备也做出了让步,联盟关系暂时维持,则是对双方均最有利的结果。

纵观鲁肃的政治生涯,他可谓东吴政权的头号功臣:能为年轻而迷茫的孙权拟定发展蓝图,能在千钧一发的赤壁之中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能为了东吴的利益费尽心思拉住刘备集团……

可以说,鲁肃对三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他的眼界与功勋,孙权铭记一生——公元229年称帝时,孙权感慨道:“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鲁肃在29年前就准确预测到这一局面,可谓是能够创造历史的人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