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
优质回答:
齐国和鲁国,是西周时期姜太公和周公的封地。齐国在战国之前是“姜姓”,称为姜齐,战国时期被田氏所取代,称为田齐,至公元前221年为秦国所灭。鲁国则是周公后裔,于公元前249年,鲁国为楚国所灭。
西周以前,山东一带被称为“东夷”,东部沿海地区的殷人和东夷人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为了平定叛乱,周王将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建立起了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这就是最初的鲁国和齐国。
经过一系列的吞并战争,鲁国和齐国不断强大,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还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鲁国则在三公的分权控制下不温不火,也延续到了战国末期。
“齐鲁大地”的称呼并非标榜其霸业,而更重在其文化传承。孔子三十七岁时曾去过齐国求仕未成,转而专心做教育,五十岁时在鲁国入仕,官至大司寇、摄相事。孟子则在齐国拜为上卿,留在齐国讲学的时间很长,著名的稷下学宫便在齐国。
西周时期,齐鲁两国的文化地位并不明显,但犬戎破周和随着周王东迁,周王室中的人才大量地散落四方,《论语》中记载:“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这样一来,各种文化典籍、礼乐传承人散落到了各个诸侯国,周王室的地位便一落千丈。
而鲁国则是当时保存文化典籍和礼乐制度最完整的,“周礼尽在鲁矣”,鲁国开始取代周王室成为当时的文化之国。而毗邻的齐国也较少被侵扰,文化相对完整。孔子曾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这说明齐鲁两国的文化有很高的共通性。
随着孔子、孟子的儒学传播,“齐鲁”一词渐渐成为古代文化的“圣地”,齐鲁大地的称呼,更彰显山东一地的文化自信和自豪。
其他网友回答
山东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齐鲁大地的由来,主要是从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的。
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逐渐强大,并屡次发生叛乱。周公率军平定了叛乱后,周公和姜太公便被分封倒商奄和薄姑两地,建立鲁国和齐国经过数百年的兼并与战争,齐鲁两国不断拓展,逐渐控制了山东地区。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
思想家苟子最早把“齐鲁”作为一个统一的地域与秦对立,他认为,齐鲁之地崇尚礼仪,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秦则缺乏礼仪文化。从此,“齐鲁”一词便经常出现,一方面说明齐、鲁两国经过逐步融合,已初步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实体,成为了“礼义之邦”,另一方面“齐鲁”作为地域概念也明确指今天的山东地区,所以山东便号称“齐鲁大地”。
其他网友回答
山东省,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自古又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 “山东”和“齐鲁”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大致相当,可以通用。
山东省之所以又被称为齐鲁大地,原因有二。
一是历史原因。
在西周时期山东地区封有两个影响力很大的诸侯国——齐国和鲁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叛乱。因此,周武王分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定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至临淄。又封弟弟周公旦于鲁,定都曲阜。这两个诸侯国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重要阵地,有效地镇抚了东方的殷人和夷人,稳定了西周初年的统治。
到战国末期,齐国和鲁国基本兼并了周边小国,最终山东地区就主要剩下齐国和鲁国了。而且随着两国的民族融合,人文同化,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 “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二是文化原因。
历史上,鲁国出了一位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他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太大。而且,古代齐国和鲁国的建立者姜太公和周公旦都是儒家十分推崇的人物。
正是由于齐鲁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特点,从而形成一个区别于其他诸侯国的独立的地域文化圈,被誉为 “礼义之邦”。 齐鲁作为地域概念也明确化,即指今山东地区。
所以说,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是历史因素和文化认同相结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