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蒙恬保护扶苏秦朝会亡吗(扶苏和蒙恬如果反抗)

网友提问:

秦朝扶苏为什么不联合蒙恬政变?

优质回答:

关于公子扶苏,历史评价多有可惜之意!

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作为秦始皇长子的扶苏,更有资格继承皇位。司马迁更是在《史记》中表示秦二世胡亥上位,乃是假传圣旨,是他与李斯赵高等人的密谋。

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而扶苏被赐死,更是葬送了大秦江山。有人感叹,如果继位者是扶苏,或许秦朝不会亡。

因为此子与秦始皇不同,为人忠厚仁德,好施仁政,当时秦朝的社会矛盾很可能会在其手上得到缓解。

要知道陈胜吴广当年起义,可是打着扶苏的旗号,要是扶苏继位,陈胜吴广至少会少一个造反的理由。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史记.陈涉世家》

然而,这一切都是假设,因为扶苏仅仅因为那一纸诏书,便自杀了。

那么当初秦始皇诏书传来,扶苏为何不反呢?

首先主观上来讲,扶苏他相信这是秦始皇要他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秦始皇还是他的父亲,着君父之命,他不得不从。

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其次客观来讲,扶苏反不了。

大家说说的造反,无非就是倚仗蒙恬和那三十万蒙家军!

那么蒙恬会答应跟着他一起反吗?不见得吧!

大家总以为蒙恬和扶苏是一伙儿的,其实不然!当初秦始皇派扶苏去长城是干嘛?当监军啊,其目的就是监督蒙恬,从位置上来讲,两人很难走到一起。

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当时诏书来了,蒙恬之所以提出质疑,那是因为他的兵权也要被剥夺,他是在为自己发声。蒙家世代忠良,且家眷大都在咸阳,在根本不确定诏书真假的情况下,蒙恬岂会跟着扶苏造反?

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後死,未暮也。”——《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当然了,不排除蒙恬被扶苏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甘愿为其效力。

但是仅蒙恬愿意没用啊,他底下的三十万蒙家军愿意吗?

古代调兵打仗那可不是将军一个人说了算,那是要信物的。这个信物就是“虎符”,不然当初信陵君堂堂魏国公子,为何还要“窃符救赵”?而虎符可是在秦始皇手里或者说在胡亥与赵高等人手中。

没有兵符,蒙恬拿什么去让这三十万蒙家军心甘情愿的跟着他造反?

当然,也不是说扶苏他就非死不可。毕竟是亲儿子,事关生死,扶苏完全可以提出质疑。借助蒙恬的势力回咸阳斡旋此事,甚至于发起宫廷政变或者两家闹翻,再爆发内战等等桥段。

这才是赵高他们最害怕的,因为扶苏加上蒙家势力,如果回到咸阳,不是他们轻易可以撼动的。

甚至我怀疑,他们之所以矫诏赐死扶苏,夺其兵权,就是想逼反扶苏,那样胡亥这个正统位置就坐实了。

只是他们没想到,扶苏那么听话,仅仅一道圣旨,就被搞定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单纯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好像是因为扶苏和蒙恬的性格问题:

当时赵高李斯等人伪造遗诏传到上郡令扶苏自杀,扶苏收到遗诏就回屋自杀,蒙恬还劝说他应该至少先再请示一下弄清楚状况,而扶苏却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就自杀了。

而反观蒙恬,收到诏书后,不愿意自杀,可还是乖乖地被收监,然后向胡亥发了请示。但是再赵高的坚持之下,还是被下令自杀了。他当时在狱中说了,他掌三十万大军多年,真要反叛是有足够实力的,可是他想守住蒙家世代忠义之名。

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一下这里面的一些关节点,这并不仅仅是两人性格问题,还有很多重要的历史背景。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点,扶苏从来都没有取得皇位继承人的认可,秦始皇并没有定下继承制度,而秦国也似乎并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如果有嫡长子继承制,如果有这个制度,秦始皇的爸爸异人是继承不到皇位的。关于扶苏应该比胡亥更有继承权,是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被鼓吹起来的,在胡亥即位后的秦国朝廷并没有人发出过这种声音,包括蒙恬本人。

其次,扶苏对于遗诏是秦始皇的本意似乎深信不疑,这和秦始皇为了打造至高无上的皇权,还有为了成仙,把自己远远隔绝于群臣之上是有关系的。史记上记载,他为了不让大臣知道他的位置,如果宫内有人泄漏他在宫里什么地方就处死。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本人你是很难见到的,而皇帝的权威又是绝对的,那么也就意味着诏书的权威必需是绝对的。

再者,扶苏在边地和蒙恬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监军关系。史记记载蒙恬当时劝说扶苏的那句话: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这个是完全不同于后来藩王镇守边地的,所以扶苏不见得能指挥蒙恬,蒙恬也不见得那么信赖扶苏,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秦始皇的本意就是要如此。

所以,在那个当下,扶苏是不敢说,蒙恬啊,我们跟他们干了,没有这个前期准备和信任基础在啊。 而蒙恬作为老将军的回答倒是更有心机稳重的,他劝说扶苏请示一下,实际上其背后有一层用意是,天下之重,我们应该等等看再说。但蒙恬本人从头到尾,是没有怀疑过胡亥即位的合法性的,他到最后抱屈的是自己世代忠义却被杀的冤枉。

综上,扶苏、蒙恬在那个历史时空背景下,是不太可能联合反叛的,而其背后的真正根源恰是出在秦始皇本人和他走得过头了的法家治国思路上。

一己愚见,抛砖引玉!

手打完毕,走过路过戳个赞点个关注呗~

其他网友回答

扶苏为什么不联合蒙恬政变?这是扶苏的性格所决定的

 嬴扶苏,亦称令郎扶苏,秦始皇长子。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秦始皇对其给予期望。扶苏认为全国初定,百姓未安,对立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到上郡监督蒙恬戎行,帮忙蒙恬修筑长城、抵挡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惧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伪造诏书,扶持胡亥登基,并逼令扶苏自杀而死。

当时扶苏身在蒙恬军中,蒙恬手里有着大秦三十万精锐,只要扶苏一声令下,在朝廷之上的胡亥也是没辙

但是扶苏是君子,以儒家学说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的扶苏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义,所以对于皇帝的诏书,扶苏不可能抵抗,哪怕他有怀疑,否则扶苏自己的人设就崩塌了,这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为人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宽厚而富有政治远见。儒生议政,始皇怒欲诛杀违法犯禁460多人,扶苏因直言劝谏父亲,触怒秦始皇,就被派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协助蒙恬修长城、御边寇。始皇临终,遗诏令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回咸阳主丧并即位。但赵高及胡亥胁迫李斯篡改诏书并立胡亥,赐扶苏自尽。

扶苏看到诏书,哭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劝阻扶苏,“陛下如今在外,未立太子,派我率三十万大军守边,让公子监军,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一使者来,公子就要自杀,您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诡计呢?我请公子请示一下,等请示后再死也不迟啊。”扶苏凄然对蒙恬说,“如果父亲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什么呢?”说完自尽而死。蒙恬把兵权交给派来的人,接受被囚送咸阳,胡亥杀了其兄蒙毅后,派人到路上杀蒙恬,蒙恬对使者说,“自我先人直到我为秦出生入死已经三代。我统领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我的势力依然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这样做才不辱没先人教诲,不忘先主的恩情。”慨然而叹,“我竟无罪而死?我罪本该死,筑长城万余里,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我之罪。”吞药而死。唉!贤人岂能背负反叛之名,做反叛之举呢?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扶苏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再次长城军团的使命是依托长城防御匈奴,没有皇帝旨意是不能挥师南下的,如果违背就是向朝野内外彰示造反,那么依照秦法他的家人是要被连坐的。而蒙恬出于私情只是劝导扶苏,并没有实质性的举措来维护扶苏,所以扶苏明白自己所能依靠的力量也是十分渺茫和不清楚不绝决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