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博士扎堆挤进街道办(清华北大到街道办任职)

网友提问:

北大清华几十位硕士博士争入街道办事处任职,大家怎么看?

优质回答:

只能证明我们的改革远远不到位。十几年以来,人们都渴望到体制内寻找工作,觉得体制内的工作稳定有保障,对体制外越来越失去信心。这与二十年前的情况大不一样,那时的青年人都跃跃欲试到体制外发展,到大海里游泳。的确,很多精英都是那时产生的。现在的情况变化了。这个问题一是政治环境影响所致,二是经济下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体制外投资成本更高了,三是国际关系走低,路变窄了,四是疫情加重了这些不利因素。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说一下,这份名单是2018年初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也就是说,目前他们基本都已经入职或工作一年多了。

其次说一下,现在的工作都是双向选择,街道办事处有职位空缺,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有求职意向,彼此达成一致很正常。

强调说一句,北大清华学生去外国不回来,很多人说他们不爱国,说学校和国家白白培养他们了。北大清华学生在街道办就职工作,很多人说是大材小用,是社会以及教育的悲哀。实在不明白了,北大清华学生也需要工作也需要就业,踏踏实实在街道办工作,怎么就错了呢?说大材小用的人,要不你给他们安排个合适的工作?

很多人认为,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就应该做实业就应该做研究,在此我只能摇摇头了。

从上面的名单可以看出,余杭街道办事处的这些岗位,基本都是偏综合管理方向的,而公示入职的硕士博士,基本都是文科性质的。如果他们去搞研究搞实业,又有人会说他们是纸上谈兵,乱弹琴。

北大清华每年有多少学生毕业,绝大多数学生还不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工作默默奉献。

有人把此事和事业编制扯上关系,我觉得更是可笑。

还记得前段时间合肥某研究所硕士博士集体辞职事件吗,他们可是放弃了事业编制,他们可是放弃了福利分房,他们去向基本都是相关的科技成果企业。

而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扎堆进余杭街道办事处,这难道不也很正常吗?工作双向选择,有人非得解读为他们为了稳定,为了事业编制。

有人进有人出,都是正常现象。

而且基层的事情都很复杂,也非常繁多,因为要直接面向民众,所以这些基层的岗位,更需要高层次的人才。不要以为基层岗位是舒适的是稳定的,你做不出成绩来,照样待不长久。

最后说一下:

每个岗位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而每个岗位,也都有它自己的准入门槛,岗位与人匹配,人与岗位也要匹配 。

我们看到相关消息,名单中的一位录用人员柳某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2018年来到余杭区东湖街道工作,这个岗位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刚入职的时候,基于对法律法规的熟悉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在办公室工作,主要是综合性材料的撰写。考虑到其综合能力强,工作一年后,他升任街道团工委书记。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不奇怪,比较正常。

从这个图来看,都是清华北大的硕士研究生,那么此项招考很有可能是类似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招考,我认为正常的原因有三点,具体如下:

一、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进入体制内起点高、关注高

这些清华北大硕士生,应该到了单位就有四级甚至三级主任科员待遇,甚至可能有实质领导,起点是相对较高的。而且很多地区不知这个待遇,据我了解,在某些身份,可能直接到乡镇干政工书记,甚至是一步到位干镇长,干镇长比较少。

普通公务员可能要辛苦工作十几年才能达到的高度,很多公务员干到退休都干不到镇街政工书记,却直接是这些人的起点,为什么不干呢。

二、解决北京户口

这个应该也是这么多高学历人才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考上北京公务员,是可以解决北京户口的,而在企业上班,何时能解决呢?

三、高学历人才不一定有高追求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不想太努力,成长环境太安逸,就想找个稳定工作,离家近、休假多、工作稳定、相对轻松,挣钱还可以就是他们的追求。而公务员工作恰好能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所以很多高学历毕业生选择参加公考。

考试对他们来说,比进入社会工作求职简单的多。

四、公务员也是一种职业

不要对公务员这个职业带有特殊的看法,其实就是三百六十行里的一个,而且又是相对很体面的一个,所以选择公务员这个职业无可厚非啊。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当前社会的悲哀啊!

1,人人不愿搞实业,就想着轻轻松松拿钱过日子,没有责任没有压力。

2,谁也不想去搞科学研究,因为清贫寂寞,不能天天花天酒地。

3,人人想当官,因为有权有势,光宗耀祖!

是福吗?

其他网友回答

今年就业全线崩溃!给孩子们口饭,先稳下来。否则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没工作,事儿就大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