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作者到底是谁?(山海经是哪个作者写的)

网友提问:

《山海经》作者是谁,为什么脑洞这么大?

优质回答:

  在研究三星堆的过程中,笔者曾对《山海经》做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因此,对于题主的问题,我乐意把自己的见解提供出来,供大家参考。题主的问题,可以分成两部分来回答。第一是作者的问题,第二是所谓脑洞大的问题,其实就是说《山海经》为什么显得那么离奇夸张的问题。

第一,《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山海经》的作者就是禹、益,这一观点在隋唐以前是从来没有被质疑过的。比如刘歆《上山海经表》说:

  《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

又如王充《论衡·别通篇》说:

  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

此外,再如赵晔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书证篇》、杜佑的《通典》、魏征等编撰的《隋书·经籍志二》等文献也都没有对禹、益说提出质疑。既使象司马迁这样对《山海经》持有偏见的人,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真正对禹、益说首先明确反对的是南宋的尤袤。他在《山海经》南宋淳熙七年池阳斋刻本末的跋语说:

  《山海经》十八篇,世云夏禹为之,非也。其间或援启及有穷后羿之事,汉儒云:翳为之,亦非也。然屈原《离骚经》多摘取其事,则其为先秦书不疑也。

此后,元初的吾丘衍、明代的胡应麟等一干学者均承袭了尤袤的质疑,直到清代乾隆年间纪晓岚等编撰《四库全书》,索性把《山海经》放在了《子部·小说家类》。

  为什么后来的人会对禹益说群起质疑?根本的原因是《山海经》的成书原本有一个极复杂的过程。笔者曾在头条号发布《论大禹治水和〈山海经〉的形成》一文,对《山海经》的形成过程有大致地叙述,概括地说,《山海经》最初的底本是在禹、益时期产生的,此后有一个补缀的过程。具体情况可以看笔者的文章。

第二,《山海经》的叙事为什么显得那么夸张离奇?

  《山海经》的叙述之所以给当代人以脑洞大开的感觉,根本原因是我们和《山海经》产生的时代脱离太久,因此很难理解那个时代的巫术思维。

  前面提到,笔者研究《山海经》是由三星堆研究引起的。在研究三星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史记》的夏史体系并不可靠,因此提出了《夏与商周并行论》的观点,并写成文章发布在了头条上。

  经过这样体系的调整,笔者发现大禹实际生活在三星堆青铜文明末期。三星堆是一个神权社会,那个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受“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因此其叙事总是极具张力,富有想象力。自然,在这种背景下写出的《山海经》也必然呈现一种诡谲夸饰的特点。

  对于不了解巫术思维的人来说,把《山海经》看成是离奇荒唐的,甚至不可信的,这都很正常。但是对于古人来说,那些离奇怪物在他们的思维中却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山海经》提到的太阳神树、有带纵目的烛龙,如果没有从三星堆遗址挖出来,谁能想到古人真会把他做出来,还隆重地进行祭祀呢。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山海经》形成的文化背景,笔者专门写过一篇《〈山海经〉与三星堆:巫史时代与神圣叙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

  以上回答,希望能解题主之疑。若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或关注我。关注三星堆、喜欢山海经、对先秦史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关注我。我的口号是:研究三星堆,关注古史微!

其他网友回答

《山海经》作为一本奇书,究竟是谁写到的,我们已经无从知道。

至于为什么会脑洞那么大,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一,里面的东西真实存在过。

现在很多人研究过这本书,对于里面的动物植物还有山势地理的描写都寻找过。就很很多在现在仍然能找到。

就如神兽帝江,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什么,就把它想象得十分高大魁梧。甚至连庄子都说它是天帝。

书中就说它:

“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

而有些人则根据这个描写,发现它其实是紫蜣螂。

看看是不是和山海经中的描述一样?

又如不周山,书中说: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再加上后来共工撞倒了不周山。

于是就有人就发现东非乞力马扎罗山和不周山的外形很像。

其他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叙述了。

其实我觉得山海经里有很多叙述,也可能是当时那些人的认知有限,只分了动物和植物,把昆虫之类的,也都划分到动物一类去了,所以才有了现在找不到的神兽。

还有一些长得很奇怪的,也许是一些动植物变异而已。

当然,有些实在找不到的,也可以理解为已经灭绝的生物?

二,另一个空间的生物。

不是有一种说法,宇宙是由很多空间组成的,《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也许就是另一个空间。

其他网友回答

《山海经》作为一部中华志怪古籍,对后世人们解读:地理、神话、民俗、宗教、科学、历史、文学等做很大贡献。问那些书籍借鉴了《山海经》,在下最先想到的竟然是语文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书中出现的《女娲补天》,《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初一下的《夸父追日》。

再说说影响较大的。茅盾先生在《中国深化研究ABC》中做出研究总结:《列子·汤问篇》愚公移山的故事是由夸父追日的神话演变而来的;《庄子》里的藐姑射山的绰约神女,是有《中山经》姑媱之山的瑶草演化来的,再后来华为宋玉《高唐赋》的巫山神女朝云和杜光庭《仙录书》中西王母的第二十三瑶姬,最后被曹雪芹演化为《红楼梦》中的绛珠仙草林黛玉;众所周知的《庄子》寓言鲲鹏乃《山海经》中北海海神变为风神的禺强;屈原所著《天问》、《招魂》、《离骚》、《九歌》中多少存在着《山海经》的影子。后世许多小说也受《山海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可以说,现在人们所描绘的神仙都是由《山海经》演变而来。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而是许多份来源各不相同的文献合并而成的一部书。以前五篇为界,《山海经》大致可以分为《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又被称作《五藏山经》,虽然只有五篇,但却占据了《山海经》全书近三分之二的字数。

《山海经世界》

这是一部将《山海经》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漫画化的作品,用作者自己在有妖气的留言板上的话说就是“通过自己理解,整合出一条可以通讲山海经的线索来画”。

坦白讲,这部作品所讲的故事并不新颖,无论是三皇创世还是炎黄大战蚩尤,都堪称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但这并不影响读者从漫画中感知作者所传达的诚意与认真。在一个个画面中,古奥难懂的《山海经》满满在读者面前铺开,非常适合对《山海经》有兴趣却读不下去的读者。

五篇 《山经》,将当时全国分成了南、西、东、北、中五大区,每区之内又依据山川的自然走向,再划分为若干组。最终形成了五篇、二十六组的篇幅,记载了五千三百七十座山的情况,总里程长达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当然,这里的“里”和我们今天作为长度单位的里,并不是等长的),整部《山经》五篇仿佛是一份远古的地理资源普查报告。

可以说,《山经》是一部纯粹的地理书,它以山川为纲,记录了各地的地理、物产、礼俗,虽然偶尔有一些涉及神怪的内容,但为数很少,不足以影响全书的性质。而且事实上,记录神怪异兽恰恰是古代地理书中常见的内容。欧洲甚至到了十六世纪,很多地图上还画有各式各样的海怪,远航归来的水手们信誓旦旦地宣称他们曾经亲眼见过这些海怪,绝大多数欧洲的民众对此也是深信不疑。

《寻妖纪闻》

相比《山海师》的治愈与寡淡,同样借用了《山海经》元素来讲新故事的《寻妖纪闻》则更有故事性与趣味性。

故事的设定非常的新颖有趣:“在远古时期,山海经中记录的妖怪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吸收人类的意念而越发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遗忘了它们的存在。被遗忘的妖怪都面临消失的命运……有一个家族为了守护和保护世间仅存的妖怪,将它们绘画和记录了下来,他们就是——山海经画师。”

一改其他作品借用《山海经》发生的时代背景的做法,该作将故事挪到了现代社会,如此的设定其实是非常讨巧的:一方面,可以任意从《山海经》中选取奇珍异兽等玄幻、修真元素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现在社会的设定也使得“宅”“萌”“基”等元素的出现不再突兀,反倒显得恰如其分与理所应当。

诚然,这部作品画工与分镜的功力还不够深厚,但全彩页+每月三更的品质已算良心,更何况这位作者是头一次连载长篇漫画,还是在上班之外的业余时间完成创作,达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啊。

其他网友回答

《山海经》的作者,或者说编著者,并非一人。

是由战国时期的楚人与巴人始著,到了汉代,历经数百年增添补缺,由刘向与刘歆父子合力编著成书。

可以说,这是一部多人共同创作出的文献瑰作。其中大量收录了远古文明的神话传说,以及当时的地理人文,民俗文化,还有相关的异兽或真实存在的动物。

至于说脑洞大,这事儿无非是大家伙一起开脑洞,对所见所闻进行收录整理,而此举也导致,经中很多的信息都略显凌乱,且人物关系与背景关联有所重复。也有一些人物,只有名字,甚至连简单的一句话描述也没有,比如说伏羲的孩子:咸鸟。《山海经》中只提到过“大暤生咸鸟”,其他的一概未提。再加上古人的认知有限,对很多事物并不能从多角度进行解读,所以当时不曾创造出具体名称或描述具体特征的动物,便用神话的方式进行描述。

其他网友回答

《山海经》是一部旷世奇书,它和《易经》、《黄帝内经》并列为中国上古的三大奇书,《山海经》全书有18卷3万多字记录的在现代人看来都是千奇百怪的事物,其中有很多东西在现实中似乎是不存在的。中国人对于方位的顺序一般是东、南、西、北、中,而山海经的方位是从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开始。很多传说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就来自于《山海经》的记载。

《山海经》可以说是一部神秘的著作,据说是先有《山海图》而后有《山海经》,据说《山海图》被大禹刻在了象征九州的九个大鼎上,后来九鼎经历了夏、商、周之后《山海图》便消失不见了。具体《山海经》的作者是谁,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一次写成的,而是经过不同的作者长时间的整理形成的。《山海经》是按照地理位置来记录事物的,它包括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有山川、地理、矿产、动植物、医药、祭祀和巫术等等。人们一直认为《山海经》只是记录了中国范围内的事物,但是后来有位外国人发现了一本英译本的《山海经》,他认为这本书记录的全世界的事物,于是他按照“东山经”的描述到了如今的美洲,根据书中的记载按图索骥,他发现美洲地区与“东山经”的描述非常的吻合。

所以说《山海经》是一部奇书,反映中国古人高超的智慧和无穷的想象力,但是古人的想象显然不是空穴来风的,也是有所依据的。现在《山海经》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的探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