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翠红读写结合研究(一)】 《根》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7课

牛汉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听不见枝头鸟鸣,
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
但我坦然,
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
我跟枝叶同样幸福,
沉甸甸的果实,
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
教学目标:
1. 理解本诗中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借根的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认识诗歌用意象说话的特点。
2. 品味本诗朴实易懂而又凝练隽永的语言。
3. 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并当堂背诵。
4. 理解诗人高尚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幸福观。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中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借根的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认识诗歌用意象说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品味本诗朴实易懂而又凝练隽永的语言。
2. 理解诗人高尚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幸福观。
教学流程:
一、引入课题,读通诗歌
1. 先欣赏一组枝繁叶茂、鲜花盛开、果实累累的图片,之后请学生发言: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或想说什么?
2. 教师导入课文:其实当我们看到茂盛的枝叶、灿烂的鲜花、肥硕的果实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想到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根。它埋在深深的泥土中,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是如果没有根,就没有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一切美好!这节课咱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首诗,题目就是根,作者牛汉。
3. 了解作者——被人称为“诗坛硬汉”的牛汉。(课件显示)
4. 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这首诗,读到通顺流利,尽量有感情。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说感受环节是为了渲染氛围、设置情境,为后面理解根的精神做铺垫。各种版本的初中、高中教材中多次涉及牛汉的作品,所以在起初的学习中有必要让学生多接触了解一些作家知识。
二、初步理解,整体感知
1. 默读思考:这首诗中“根”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根据你的理解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这是______________的根。
(讨论交流)2.理解“意象”这个诗歌中的概念
(1)教师讲解
在大多数情况下,诗人作家很少去单纯地写物写景,他们写物写景往往是有一定寓意的。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尤其是诗歌,主要是通过具体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当诗中的景物寄托了诗人的感情后,就被我们称为“意象”。意象是读诗写诗时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课文中的根就是这首诗中的一个核心意象。
注意:诗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用“意象”说话。
如果把感情很直白地说出来,就不能成为诗了,即便很押韵,也是顺口溜。而当我们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的时候,诗意诗味就出来了。
(2)举例对比
课件出示:
我不追求名利
我也不贪图享受
我只想做一个
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这是诗吗?句子很整齐,表达得思想感情也好。没有诗味。
课件出示: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
花的事业是甜美的
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
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阴的
这就是诗了,而且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被广为流传的诗。这首诗中借什么意象来表情达意呢?(果实 花 叶)
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就是通过读懂意象来读懂是人的情感和情怀。
因为诗歌用意象来表达情感,所以诗歌经常采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情感,为下面的深入理解做准备。理解“诗歌的意象”这个概念对于七年级孩子来说是个难点,为此要重锤突破,教学中运用举例对比阅读的方法帮助理解,也为后面的试写诗句打下基础。
三、深入意象,品味语言
教师引读:下面我们就通过深入理解意象,进一步读懂《根》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文字特别简单,但细细推敲,会发现意蕴非常丰厚。
1. 学习第一节诗
(1)第一节诗有什么特点呢?
(2)反复朗读体会一下,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3)教师小结:短短的一句话点明了诗的核心意象,又在内容上、情感上、写法上统领全诗,读的时候,每个字都要掷地有声。
(4)指名读诗,齐读诗。
2.学习第二节诗
(1)提问,从第二节中你读到了什么?(合理即可)
(2)这一节的后两句“向下,向下…… /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应该怎样理解?
(3)教师重点点拨理解第三句。
A. 第三句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B. 可以填上一句或几句诗替换下省略号吗?(学生尝试填写。)
出示课件: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C. 展示交流
D. 教师出示范例:
在肥沃的土壤中,向下
在贫瘠的土层中,向下
遇到岩石穿透它,或者绕过去
仍然向下
E. 教师小结:一个省略号,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很多内容,这就是诗歌的语言,凝练而隽永,诗歌的语言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和联想。
(4)师点拨重点:理解太阳的含义。
A.同学们看一下课文,在第二节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意象,是什么呢?它象征着什么?
B. 诗人为什么用太阳来象征自己的理想,而不用其他意象呢?如月亮、星星、高山、大海等等。太阳有什么特点?
C. 教师讲解:读一读艾青诗也许会受到启发。牛汉是属于“七月诗派”的。“七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作为和影响的一个流派。它存在于抗战初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怀着自觉的使命感,深入到时代潮流和人民生活的深处汲取激情,反映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艾青的作品曾对“七月诗派”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牛汉和艾青多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D.拓展阅读艾青诗,以诗解诗。
太 阳
艾青
……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太阳的话
艾青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E. 引入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
太阳是一个能给人民带来幸福,给人民带来新生的意象。
牛汉在写作《根》的时候,我们的国家也处在一个相对黑暗的时代,诗人的处境更是灾难重重,但是他不顾自己的荣辱得失,仍然在放声歌颂为人民忘我奉献的伟大精神,他对民族对国家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这就是他心中的太阳。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牛汉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和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太阳这个意象就有这么多的深意啊,这就是诗歌的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厚。
F. 请大家饱含深情地朗读第二节诗。
3. 学习第三节诗
(1)教师引读:因为心中有一个信念,心中有太阳照耀,所以,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淡泊从容,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我们继续聆听根的倾诉。看第三节。请大家齐读。
(2)这一节诗中具体描绘了根的生长环境,也有根的表白。我们通过填补空白的方法来加深理解。(课件展示)
展开你的想象,写出诗句,填补空白。
听不见枝头鸟鸣,
只有_________________
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
只能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写完后展示交流。
(3)虽然听不见枝头鸟鸣,但根的心中有一个多彩的世界;虽然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但根的心中有无限柔情,所以,它能够坦然,能够不觉得委屈烦闷。
4. 学习第四节诗
(1)教师引读:何止是这样?根还有着更伟大的胸怀。请大家齐读第四节。
(2)这一节我们读到了怎样的根?用诗中的词语回答。
教师追问:根为什么幸福?
(3)你身边有像根这样的人吗?
再往远一点想谁还是这样的人?
教师引读: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根一样的人,我们的生活才会温馨甜美,我们的祖国才能繁荣昌盛!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次朗读第四节诗,来歌颂根的精神。
(4)拓展写诗,理解幸福。
同学们再看一下这节诗,圈一下,里面出现了哪几个意象?
如果你可以从中自由选择,你希望自己是什么?请同学们用诗的语言写下来。(课件出示)
我希望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在“因为”后面写一句或几句诗)
(5)交流写作。
(6)出示教师下水练笔。
我希望
我希望自己是花
因为我喜欢芬芳喜欢在蜂拥蝶舞中绽放
我希望自己是果因为我喜欢甜蜜喜欢在阳光细雨中慢慢长
我希望自己是叶
因为我喜欢浓绿
喜欢在云游风戏中摇一地清爽
我希望自己是干因为我喜欢挺拔喜欢做擎天撑地的栋梁
但是,如果我的树需要
我会毅然欣然地成为
幸福的执着的根
在暗黑的大地中
向下,向下……
(7)教师小结:一棵树既要有枝叶花果,又要有根和主干。可能生活并不需要你一生都成为“根”的形象,但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或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下,可能是你的家庭,可能是你的集体,也可能是你的祖国,需要你履行根的职责。这时,我们应该责无旁贷,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因为在追寻幸福的旅途中,温馨甜蜜是我们想要的,担当承受也必不可少。
【设计意图】此环节运用丰富的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有通过朗读理解,抓关键词、关键意象理解,有通过拓展阅读来理解——以诗解诗,又通过补写诗句来理解——以写促读。此环节中的多次朗读、品味语言和多次动笔写诗句,意在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师试写范例的展示,既在理解内容上对学生有一个深入的引导,又在写作方面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最后的拓展写诗,主要是引导学生一种健康向上的幸福观,同时也促进学生用意象来表情达意。
四、教师总结,背诵诗歌
同学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可以没有伟大的业绩,但不能没有崇高的精神,最起码应该学会仰慕崇高、追随崇高。诗歌就是这样陶冶和提升着我们的灵魂。希望大家刚才朗诵的也是我们自己的心声。最后,我让我们再次唱响根的精神,一起深情朗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当学生把一首是熟读成诵之后,它的内容、情感和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便一起储存到了学生的脑中。在需要的时候,也许会不经意中就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冯翠红,唐山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语文湿地栖居者。愿和青春的朋友一起,在语文的世界里做个幸福的人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