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深入.实践
——听郑桂华教授讲座《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
——听郑桂华教授讲座《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
文/何庆华
忙碌的生活容易让我们沉溺于散漫的庸常,偶尔的变式常会给我们一点激越的力量。冷冷的冬雨丝毫不减前往学府圣地——怀宁中学听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讲座的热情。郑桂华教授系怀宁中学86级校友,其大名如雷贯耳,大作常有拜读,今将见其真容,听其讲座,何其幸哉!
教育的魅力是唤醒,是激发。听郑桂华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的讲座应如是。她首先介绍了建国以来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由明确而零碎的双基到整体模糊的语文素养,再到当前新课标明确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发展进步和变革优化的过程。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个理念下,语文界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包括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语文人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更新理念,改进教学,优化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郑桂华教授做了较明确的分析和引领,笔者领悟粗浅,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关联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大多是一篇一篇地进行教学安排,课上大多进行内容思想结构语言面面俱到地分析。郑桂华教授指出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核心素养时代,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大单元学习,深度学习的意识。所谓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由零散走向关联,由浅表走向深入,由远离生活需要走向实际问题的解决。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注重课堂与课外等多元化的学习时空,要选择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要设计2-3个彼此关联的有一定思维容量、指向语文生活的学习任务:从语文生活出发,走进言语文本,落实到文本与生活的关联,要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实力与研究三类语文活动。”
这里的大单元学习与当前倡导的群文阅读有着共同的追求,即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郑桂华教授在其案例:《陋室铭》《爱莲说》的比较阅读中较好呈现。比较两文主旨异同;品读《陋室铭》中周敦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文学家追求,领悟《爱莲说》中刘禹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哲学家生命状态。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郑桂华教授以“北海看花”为线索,分别探究“儿时北海看花、刚得病时妈妈邀请去北海看花、后来再邀去北海看花、最后和妹妹去北海看花”四次不同时间空间的生命状态,体悟史铁生生命哲学。而在教学高中统编教材“自然与情怀”单元,郑教授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登泰山》《赤壁赋》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这种单篇课文的同质信息整合、单元之内的文本整合,包括教材内外文本的关联整合,既可以求同,又可以比异,在求同比异中建构和运用语言,实现思维训练与提升。它改变了单篇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资源,丰富了阅读内容,实现了“1+1>2”的教学效益。王君老师说:“从来就没有孤独的语言符号,更没有孤独的文本,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总是在呼唤,在应答。而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更是在互相印证,互相诠释。语文教师,如果眼界开阔,胸怀浩大,那各种语文因素,就会如千军万马,被教师调遣腾挪,排列组合。” 大单元学习体现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追求,走向一种九九归一的“和美”之大境。
二、深入
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人们的阅读偏于碎片化和浅表化。教师常常对阅读文本缺乏深度思考,对文本的解读缺乏深层理解,对文本所传承的文化底蕴少有探究。语文教学在于鉴赏体悟、熏陶浸润,在于经由语言文字寻求幸福之道。语文课应带着学生深入文章的肌理,在语言文字里出生入死,鉴赏文字的美妙,探究文字背后的深意,贴着文本,贴着作者,感悟生活,启迪人生。要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去训练思维,提高审美,传承文化。如探究鲁迅经典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坐在咸亨酒店的门槛上喝完人生最后一碗酒的“门槛”的文化内涵……
在案例“排比”学习清单里,郑桂华教授将“排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既有横向铺排比较,又有纵向深入品读。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相比较而言,我们平时阅读教学中分析“排比”时,是那样的肤浅和单一。她以《春》和《安塞腰鼓》为例,指出“理解排比可能针对单一对象,比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针对春雨这一个对象;也可能针对多个对象,比如“红的像火,白的像霞,粉的像雪”就是三种不同的花;排比也可能是针对同一个对象的不同角度展开,比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对春雨的三个角度展开(《春》)。
排比还可能是针对同一个对象不同程度的推进,比如“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就是层层推进。它也可能是以针对打腰鼓的后生这样一个对象,比如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针对后生们打腰鼓的搏击之后,作者立刻把焦点视线转向表演带给观众的感受,紧接着是它“震撼着你,威逼着你,烧灼着你”(《安塞腰鼓》)。前面从力度、幅度和角度来写打腰鼓人的生命和激情,后面是写表演者生命的激情点燃了观众的激情,去唤醒内心深处沉睡的灵魂,从而进入到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深度学习。
三、实践
郑桂华教授指出语文教师不仅要近看考试,做学校和家长喜欢的老师;还要远观人生,做学生的启蒙者和引领者。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分享语文的智慧,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刷题。中考需要刷题,但更需要从语文学习实践中获得智慧,让生命变得更有力量。
语文实践学习,语言是根本。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章美的语言是富有感染力的。倪文锦教授在《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中明确:审美发现与鉴赏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有的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及品质。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的实践,获得审美发现,进行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并努力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郑桂华教授在讲座中品读了朱自清的《春》一文中“(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句比喻的距离美,拟人的动态美;赏读了刘禹锡《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句的紧凑贯通的文气意。在“自然与情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时,将学习活动的重点定为梳理作者所描绘的外部世界的情状及处理方式,感受作者在自然景物上投射出的情感态度和人生态度。《登泰山记》立足景物特质描写“雪后壮丽的景象”,《故都的秋》着眼情感特质表现“颓唐的情调”,《赤壁赋》就主客体双方的作用方式体现“对自然美的审美过程”。关注人与自然融合,辨析主客体关系,探究人生状态,获得审美感受。
宗白华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就是美。”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真实的生活阅读去设计阅读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真实的语言实践中激发阅读兴趣,感受语言风格,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要求学生通过创造性使用语言符号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积累语文文化,达到理想自我的塑造与创新。郑桂华教授讲到语文学习要有情景的真实性、内容的综合性、密切联系生活性。日本教育专家小原国芳说:“好的教师要具有哲学精神,包括忠实于真理的精神,研究的、批判的、彻底的精神,进步的、创造的、革新的精神。”课堂是生命的小“场”,生命是课堂的大“场”,两相和鸣,方入化境。做一个有哲学精神、有理想人格的语文教师,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好!
END
作者简介何庆华,就职于安徽省怀宁县振宁学校,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热爱语文,栖居湿地,用语言文字捡拾生活美好,寻求幸福之道。
制作:孔祥华
【青春语文.庆华专栏】关联.深入.实践 ——听郑桂华教授讲座《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
相关推荐
- 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怎样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 不按导向行驶扣几分罚多少(不按导向行驶2023年新规定)
- 护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怎么写 护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报告
- 李纨贾兰亲近(红楼梦里李纨的儿子贾兰)
- 核心素养理念下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你认为主要难在何处(在语文的影响下作文)
- 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20篇简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 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三年级上语文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三年级语文教学心得)
- 曹娟老师:如何搞定科目一必考的文化素养?轻松拿满18分?
- 二年级语文教学论文_部编版语文教学二年级论文
- 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_三年级语文教学专题小结
-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_语文教学反思20篇简短
- 2小时品牌素养_2小时品牌素养pdf
- 同名查询系统平台(如何查同名同姓有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