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学会了一首古诗(从古诗三首中你学到了什么)

网友提问:

你学会的第一首古诗是什么呢?

优质回答:

我学会的第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这也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第一首古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写的一首咏鹅诗。白鹅弯着脖子向天歌唱。它们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中,红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动着清澈的池塘水,水面上泛起了微微的涟漪。四句短诗,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相信,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朋友在童年时学会的第一首唐诗就是《咏鹅》。孩童时对小动物比较喜欢,感觉到亲切。这首诗又比较简单,朗朗上口,易懂易学。

但是,据说现在已经退出了小学的语文课本,即是无奈,也是觉得惋惜…

除此,还学过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诗中描写的是春季雨后的清晨,由于春天的气侯已经转暖,所以使人睡的很香甜,不知不觉的天已经亮了。窗外传来的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把人从梦中吵醒。朦胧中却想起昨夜刮风下雨的情景和声音,不禁想着经过了风吹雨打,也不知有多少花朵在风雨中飘零雕落了。此画面非常明媚优美,同时也是反映了诗人对春光和美好的事物的喜爱!

又有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说明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农民冒着火辣辣的太阳,为能够有一个好收成来锄草,大把大把的汗珠儿淌下来滴在了庄稼下边的泥土里。通过通俗易懂又简短的富有形象的语言,说明了必须珍惜劳动成果的这个真理。

相信会背诵这首诗的小朋友们,都不再掉剩饭,不再浪费粮食了。

还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正是: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少时读此诗却不知其意,但是记得却牢!缘于当时已经开始练习毛笔字,临慕的字贴正是这首诗。所以说,记得最为清楚的…

正好,前几天有一问答,让推荐几首古诗词,索性今天一起做答!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生背诵一些唐诗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应该是选择一些诗文比较浅显,通俗易懂,传诵比较广泛,思想性比较强,才能适合儿童背诵。

除了以上几首,还可以选择:

孟郊的《游子吟》

王勃的《努力》

王之涣的《惜时》、《守义》、《蜘蛛》

柳宗元的《江雪》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等。

少年时学习,犹如在石头上雕刻…

其他网友回答

我的记忆中的是“梅花”,就是那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当时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也没人仔细的讲解过,就觉的这首诗又好听,又有意义,就翻来覆去的背,后来一直印象很深刻,所以看到这个问题就先想到了这首。

一直到现在才知道,作者原来是王安石。

写作背景是: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其他网友回答

唐,骆宾王《咏鹅》。

其他网友回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我学的第一首唐诗是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当时是初一吧,一个初夏正午,收音机播送解释,配上了音乐,非常动人。

也许以前还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和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但意义不同在于,这个是我自觉学的,有一种领悟,所以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还会对自己有所引导,丰富的感情提醒你珍惜友谊;朗朗上口的音韵教会了你唐诗的书写规范,知道了唐诗其实是首歌,是可以大庭广众之下展示给大家的艺术。

同时也记住了王维,一个不下于李杜的诗人,他的诗具有人生丰富的体验,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都出于他的诗句中,是学习唐诗宋词很好的切入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