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一样吗(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关系)

网友提问: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的两个概念,那么什么是致良知呢?

用王阳明的话来讲,就是致吾心之良知。因为我还没觉得良知,其实每个人都有,但是呢,很多人的心事呗,欲望所蒙蔽了,因此才需要致良知。

那么良知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讲一个小故事,传说有一天一个小偷去王阳明家里去偷东西,结果被抓到了,那么王阳明呢,就想教导他,让他改邪归正,但是这个小偷说:我已经无药可救了,我已经坏的非常的彻底,我知道你很有学问,但是你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这时候王阳明就说:那既然你没有良知,你是否可以当着大庭广众之下把衣服脱光?

小偷一听震惊了,这件事情他实在是做不出来。这个时候王阳明就告诉小偷,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出自《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通俗的理解,良知就是不用思考,是人的一种道德本能。那么良知到底有什么用?王阳明就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情的对错,知晓人心的善恶。

我们都知道良知是一件非常好的东西,但是如何做到的?这其实就是王阳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是讲个王阳明的原文案例。

王阳明说过这么一句话,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怎么理解呢?王阳明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他说一个人是否真的孝顺?不在于他嘴上讲的多好听,知道多少大道理。关键就在于他能否有这么一颗孝顺的良知之心。一个真正孝顺的人,首先是要有一颗孝心,然后可以实际的去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不只是嘴上说说。

通俗的说,嘴上说说,能不能成为知行合一,只有心灵有,然后能切实的去落实,那么这种行为才能称之为知行合一,能不能再孝顺父母是如此,在做学问也是如此。

但是很多人把知行分开了。所以王阳明说,知行本是一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同样一个人想致良知,那么主要方法正是知行合一。

更多国学精彩文章,敬请微信关注:guiguzi7619299。

其他网友回答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先生在被贬至贵州龙场,在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生死一线之间提出的学说。“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当时流行的“先知后行”的思想提出,先生认为如果事事讲求先知后行,就很容易产生过分强调“知”而忽略“行”的结果。而且“知”本身是无穷尽的,如此一来可能一生都在追求“知”而完全忽视了“行”。

为了改变当时这种盛行的“先知后行”,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认为从“知”和“行”本身的意义出发,他们就该是合一的。比如“孝”这个概念, 一个人就算知道了很多关于“孝”的道理,但是不去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那么他就不能算是“知”。同样的,很多知识只有当你去践行的时候,才能算是真正的“知”,这与现在我们说的“实践出真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关于“知行合一”先生还说,这两者不仅仅是合一的,而且“知”与“行”,在实际生活中是以一种完整的过程体现出来的,“知”为起始,“行”为完成,两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受到先生“知行合一”学说影响改名“行知”,并且提出了“教学合一”理论。

致良知:

“致良知”的提出是在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之后(非常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在于朝廷一干小人和皇帝朱厚照不断周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是其思想上的一次伟大飞跃,标志着先生独特哲学思想体系的完成,,这不仅是个人思想的一次飞跃,是整个东方哲学史甚至世界哲学史上的一次飞跃。

关于“致良知”主要可以分为两点,一是“致”,二是“良知”,先生对于“良知”的解读又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良知”是永远存在的,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不论善恶,他的“良知”也是一直存在的。第二“良知”本身知道他的存在,这个说法比较玄乎,先生在一次与学生的问答中曾驹过一个例子,好比人睡觉的时候会被叫醒,就说明了“良知”是一直“醒着的”。第三是说“良知”本身不仅一直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还会监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良知”总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什么,“良知”都会判断出这个行为的对错,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人们往往对“良知”做出的判断视而不见。这里其实如果不遵从“良知”,就又符合先生所说的“知行不合一”,只是“知”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再是“知识”,而是指“良知”了。

说完了“良知”,就要再说“致良知”,先生的“致良知”在我的理解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良知”本身是存在的,但是很容易被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掩盖起来,就像一面镜子蒙上了灰尘,这就要求我们擦去灰尘,去让“良知”显现出来。这个说法很像六祖慧能的师兄神秀那首“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使“良知”显现出来的“致良知”过程可以称之为“自觉”。而第二层意思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阐释,当我们意识到“良知”的存在时,就要把“良知”推行到各事各物中去,让“良知”引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就可以做到心境平和,不去追求个人的私心私欲,不被自身的欲望所束缚,从而真正达到一种“圣人境界”。

小结:

可能有人对“致良知”的最后说道“圣人之道”有疑问,但实际上阳明先生一生都在寻求“圣人之道”,他的学说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达成让人成圣的目的,先生认为“人人皆可成圣”。

关于先生的这两个学说还有很深层次的东西可以探讨,远不是笔者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想来即使先生再世没有十天半月也不能尽述其中奥妙。这里笔者只是就自己所见所学先生之学的粗浅见解发表一些看法,希望对题主有些帮助,更是抛砖引玉之举。

其他网友回答

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在你的心头里安装一部良知的雷达,每天无时不刻的预警扫描,把心里头的任何一丝虚妄和杂念都侦搜出来,并坚决摒除,比如说有想偷懒、占小便宜的念头,或者予人有虚等等,要时时刻刻有利他的念头。

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便是未知,知和行是两个概念,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是就是不戒烟,这就叫知而不行,便是未知,只有知道的和行动一致,才叫知行合一。

其他网友回答

致良知,首先致知,致知非知道,是明白!事皆行,有天行(即自然),有人行(即求所求)。天行无善恶之分,善恶乃人之识也,人行有善恶之分,善即为良,故阳明先生有为善去恶是良知。所以,致良知即为善除恶,意识上为善去恶,行为上亦为善去恶,是为知行合一。盖因世人识多善而行少善,故知行合一很难。善,为他人利也! 多损己! 故世人难为。人皆有侧隐之心,所谓侧隐之心皆为善,因何又谓之“侧隐”,盖因人心先利己也! 所以善心暂置一旁隐之矣! 良心,亦或良知,世人心中,非主导矣。常能损已利他,非世人能所常为矣!故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更难! 常良知在心,良行在行,非苛已不能得矣。

其他网友回答

知行合一的知指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感化人,唤醒人内在的良心从而去做好的事,我认为知行合一换个理解方式,可理解为教化人们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方法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