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语文老师的早餐记忆

语文老师的早餐,那可真的是“早”餐了,因为语文老师有早读课。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早读”,从此,就剥夺了语文老师凌晨做美梦的权利,自然的,也让语文老师的早餐,显得慌乱、仓促、马虎,甚至缺位。我曾经写过一首诗,让早读课睡觉去吧(点此标题可以阅读)。这首小诗居然有4万多的阅读量,可见,是得到了广大一线语文老师的高度认同。早读课不会去睡觉,但语文老师的早餐,可一定要好好吃,要吃好。不然,哪有力气去抓早读、揪默写、盯作业呢?我刚工作那会,早饭很简单,宿舍里安一只电饭锅,睡前煮粥,设置保温,早起喝粥,就着自家腌制的咸菜,三、五分钟解决问题。后来换了学校,校门口有一家烧饼铺子,做烧饼的是一个年轻的胖胖的小个子,我们就给他的烧饼命名为“胖子烧饼”。胖子烧饼很好吃,刚出炉的烧饼,冒着热气,拎着放办公室,下了早读课,泡一杯茶,吃烧饼,那烧饼也还是温而且脆的。后来学校异地新建,办公室距离教学区比较远,有时候早读课连着第一节课,这时候,烧饼就冷而且硬了,不好吃。就买整箱的方便面,饿了就泡面吃,不感觉饿,就不吃——我的胃病大约就是那时候落下的。后来,我去了江宁。食堂在宿舍往教室去的必经之路上,校区比较大,有500亩,从宿舍到教室,步行至少要15分钟,所以就习惯了把食堂当做休息的中间点。那时候,食堂的早餐有新鲜的酸奶和软糯的窝窝头,都是我喜欢的东西。如果哪天没早读,而且又没有第一课,是完全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慢慢走到食堂去,慢慢地吃早饭,遇到同事,还可以慢慢地边吃边聊——那时,没有签到打卡按指纹,老师们也绝不必担心有查岗——现在不知道怎样了。在我的印象中,首任校长董林伟先生,也从没有早早地站在校门口去“迎”学生,更没有声色俱厉批评过哪个老师上班迟到。我记得江宁分校的食堂,早餐一直开到8:30才收摊。我就每天都去认真吃早餐,吃了三年,胃病居然自己就痊愈了。再后来,我去了无锡。住地距离学校有点远,骑自行车要20多分钟,红绿灯多,还会堵车,我怕迟到,更怕在走廊里遇到巡查的女校长,所以不敢在住地安心吃早餐。但我已经养成了的、好好吃早餐的习惯,被坚持了下来。学校旁边有个小弄堂,里面有一家羊肉店,品牌,是藏书羊肉,老板做的羊肉汤面特别好吃。面汤清澈而肥美,面条有嚼劲,羊肉的量也足。我就在早读课下课,或者第一节课下课,下楼去,出校门,左拐,踱到弄堂里,跟老板说:一碗羊肉面,面软,少盐。然后就坐下来,等面熟,顺便看门外人来人往。有时候,我还和办公室的小伙子,小田老师同去,有时他买单,有时我买单。我们慢慢地吃面,慢慢地喝汤,慢慢地吐槽学校。我虽然在无锡只呆了十个月,那所学校也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记忆,但,那早读课后的一碗羊肉面,却常常温暖了我的回忆。那是一所民办学校,氛围不见得有多人文,但它居然有很温情的一面:就是老师课间出校门,不用请假,也不用打出门证。那显然是最像管理一所学校(而不是监狱)的方式。然后,我就来到了江阴。在江阴,我的早餐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英桥国际学校上班。那时小丫头跟我一起去上早读,我住文富小区,路口有一家“大华食品”早餐点,我就买了早餐,丫头坐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吃早餐;我呢,就把我的那份早餐挂在自行车笼头上,我们就迎着晨风去上学。到了学校,她的那份早餐正好吃完,就抹抹嘴,去她班级上早读,我呢,要么先去上早读,要么先吃早餐。第二阶段,在南菁中学初中部上班。我在学校附近买了个小房子,从家步行到学校食堂,12分钟。如果恰巧食堂的后门开着,我们穿过去,只要8分钟。学校食堂的早餐,提供稀饭和面条,好像还有馒头鸡蛋。时间不急,我们就吃面条;时间急,我们就喝稀饭。在自己的校园里吃早餐,很笃定,我常跟丫头说的一句话是,不急,不急,慢慢吃。直到现在,我都很怀念和感激当时的初中部校长。学校有一项制度,允许教职工的子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到教工食堂就餐。我曾经问过校长,制定这项福利的初衷是什么。他说,教工食堂伙食好一点,也不用长时间排队,尤其是,老师们把更多的时间给了别人家孩子,陪伴自家孩子的时间反而不多,学校提供这样一个“陪自己孩子吃饭”的机会,是对老师的一种感谢。离开南菁之后,偶尔去参加他们的教研活动,我还是喜欢去食堂,蹭早餐吃,我喜欢那熟悉的味道。第三阶段,在教研室上班。因为我们8:30上班,所以我的早餐就比较自由。有时候在家做;有时候在小区门口早餐店吃;有时候上班途中,在青果路的方桥点心店吃小笼包和馄饨;有时候在单位的食堂吃。如果是下乡镇督导,需要早起,我就在小区门口的小店“私人定制”早餐,双面鸡蛋饼,加豆浆。然后冠冕堂皇在汽车上吃,让葱油的香,弥漫在整个车厢里。今天早上,朱老师要去上早读,我本来打算睡个回笼觉的,因为回复公众号留言,就睡不着了,索性起床来,给家里的语文老师做早餐。正好昨天,楼上邻居从乡下上来,给我们送了新鲜的茼蒿,今天的早餐,我就用蒜泥清炒茼蒿,还蒸了芋头和山药,热了一碗燕麦稀饭。忙完这些,我家的语文老师正好梳洗完毕,下楼来用早餐了。关门的声音传来,我又回到床上,躺着读几页书。回想自己20年不堪回首的睡眼朦胧早起上早读的经历,我就想,如果,普天之下,那些不得不早起上早读(有些地方还有早早读)的语文老师们,什么时候,都能睡到自然醒,悠然地、不紧不慢地、吃完早餐再去上班,那该多好啊。语文老师的早餐精致了,语文课才能精致。这大约也是“精致语文”的价值追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