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谈谈你的看法

网友提问:

孟子说:人本善;荀子说:人本恶,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恶?

优质回答: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

我认为,最初的人性并没有善恶之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恶,体现不了善;没有善,又谈什么恶呢?片面的解读“性本善”和“性本恶”都是不对的。

何为善?何为恶?

我们可以把“善”理解为哲学和伦理等范畴的一个概念性观点,它能够给他人愉悦和友好的感觉。“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所以善是一种好的品德,以满足他人需求为标准的行为。自然而然,恶就是满足自己让别人不愉快的行为。

在所谓的人之初阶段,因为生存的本能,争夺生活资源的战争比比皆是。部落之间、人和动物之间都是如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是善吗?是恶吗?

当人类产生了思想,有了道德观念,于是有了善恶之分。

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它都不是为了给人性下定义而存在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因为环境和所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会导致学识和品性有所差别。强调的是教育对人的作用。

荀子在阐述“性本恶”的观点之后,提出“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师长的指引让人明智善良。而后又继续阐述了没有教育和礼义的后果,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性本恶”还是“性本善”,它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强调教育对人的重要,而不是给人性定义。虽然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内涵一样。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因此孟子说人本善的观点是对的!

人刚出生时,并没有自已的思想意识,更别说是非观念了!善念观念及行为习惯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接触人群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

假设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有信仰、讲诚信,法度严明,大家都循规蹈矩的社会环境中,接触的都是积极热忱,奉公守法的人群,接受过正统的家庭教育,那么人之善的本性就抑制了人之恶的本性。反之,人之恶的本性一旦占了上风,而成为社会主流的话,就应验了荀子所说的"人本恶"。

善恶之间,仅系一念!一念向善,一念为恶!

其他网友回答

人的本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是善是恶要看周围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样的道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宣扬人本善,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多相信人是与人为善的,这种心态下生活才可以更美好。如果我们的思想中只想着人本恶,那么就会处处防着别人,久而久之,人也就没有朋友了,那样会是一个非常悲催的事情。这应该就是为什么孟子和荀子同样的孔子的弟子,而在孔府中只有孟子的牌位去没有荀子的牌位的原因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