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永”字八法真的是王羲之提出的吗?有什么依据?
优质回答:
永字八法,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认为是后汉崔子玉根据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提出来的。《玉堂禁经》中,例举了永字的八种笔法,以永字来加以说明。他认为永字八法的兴起,是隶字刚出现的时候。(唐代把楷书、隶书常常合起来,有说真书,有说隶书)崔子玉所处的时期,和楷书出现的时期刚好相同。这个说法应该站得住脚。永字八法出现以后,经历了钟繇、王羲之的践行,使永字八法更加完善。成为学习书法的准则。
八法之方,适用于所有的字。有人理解成了“永”这个字的书写方法。包括唐代的大书法家李阳冰,在理解上都出现了偏差。他说王羲之书法之所以超群绝伦,原因就是多年的时间,专门练习”永”字。如果专门练习永字就能把字写好,书法就不会有这么难了。更有神话故事般的传说,说的是王羲之在天台山,苦练书法,感动了神仙,天上一位银须白发的神仙,驾着白云飘然而至,在王羲之手心里写了一个永字。王羲之就从这个字中悟解了书法中的奥秘。中国古人总是爱把伟大的事和神仙扯上关系。以前的人受知识局限,相信神仙。今天再借神仙来编故事,本来可信的事,加入了神仙,反倒成了《西游记》。
最可信的说法,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一个字是永字,他的书法水平的高峰,也会在永和年间。人们便把永字的笔画归纳总结出来,作为学习书法的指导。这个人是谁,没人知道。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王羲之提出来的永字八法。借他的名来演绎的故事倒是不少。
其他网友回答
水字八法”是指点、横、竖、钩、提、撇、短撇、捺八种笔画,这八种笔画是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来被引用为书法的代称。“永字八法”对于书法界的影响巨大,那么,这八法确实是王羲之创造的吗?
据史料介绍,古时有位卫夫人卫茂漪,曾写下一篇《笔阵图》,内容极似八法,书页后面是王羲之的题跋。有了《笔阵图》,后人方才创建了“永字八法”。但对于这个创建人,史料记载并不一样。《玉堂禁经》中介绍:“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雪庵八法·八法解》记载: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书菀菁华》中又说:“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援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也有宋时的朱长文专门著书《张旭传永字八法》;《唐人说荟》还传为欧阳询所创…
因为史料纷杂,无以为准,古书中提到的子玉、钟繇、王羲之、智永、张旭、欧阳询等“创始人”都没有更充分的史籍资料来考证,所以,“永”八法究竟由谁所创,目前还难以明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