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良知指的是什么(致良知是王阳明根据谁的良知)

网友提问:

王阳明致良知的良知是什么?良知从哪里来?

优质回答:

良知就是心的呈现。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就是以圣贤之心,实证圣贤之道,拥有圣贤之德,创立和成就圣贤之事。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学说,就是告诉我们人生重大的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人生重大的战略是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通过探究心的奥妙,以百千种方便路径启示我们: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其他网友回答

良知是“物”也就是阳明先生格”物”中的那个”物”不可以把它等同于格”竹子”之娄的理解,它是精神层面的寄托,或者叫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

良知就是我心中的天理,能分辨是非善恶。天理就是有良知的大多数人对一个道理达成的共识。王阳明龙场悟道最终得道的根本就是他弄懂了:一切良知、天理都在我心,不需外求。格物致知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致知就是从内心良知探寻解决的办法。然后必然知行合一,因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

同时,每个人的良知都会被物欲、私欲遮蔽,想要获得完全的良知,就要把物欲私欲祛除。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把沾染到天理上的尘埃擦拭,让它恢复本来面目。存天理自然就是去人欲,一个人只要恢复内心天理,内心必然强大。正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善恶在你心中,遵循天理即为善,为气所动即为恶,心所安处就是良知。

最后,只有让自己良知正常工作,就能做到定静安虑得。修养自身在于端正心智。同时,要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练事的最终目的是练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大事可成矣!

其他网友回答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这里的“良知”,指的是“至善本心”,是每个人生来就具备的,根本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求。

01 什么是“至善本心”

王阳明的《大学问》指出:“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

也就是说,看到婴儿掉到井里去,就会担忧恐惧、同情不已,这是每个人生来具备的至善之“本心”,也就是“良知”。

这也就是阳明后学、明代思想家李贽所说的“童心”:“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说》)

既然人人具备至善之“本心”,也就是说人人生来都具备“良知”,但为什么还会有圣人和凡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呢?

对此,王阳明是这样解释的:“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大学问》)

也就是说,圣人和凡人、君子和小人,区别只在于至善之“本心”是否被私欲障蔽,如果至善之“本心”被私欲障蔽了,那就是凡人、小人;如果心地无私、廓然大公,那就是圣人、君子。

02 如何“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心是天渊,无所不赅。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传习录》)

意思是说,人心是高天和深渊,无所不包。本来只是一个天,但因为私欲障蔽,则天之本体、心之灵明就被蒙蔽了。如今时时教人致良知,将私欲障蔽清除干净,则心之灵明便可臻于灵觉不昧、粹然至善之境。而这一过程,既是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因此,“致良知”,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去除私欲之蔽,彰显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之良知,从思想道德修养上达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至善境界,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