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老舍(对老舍的评价简单)

网友提问:

如何正确评价老舍?

优质回答:

老舍是一位伟大的作家。那代人文学领域人才辈出,出现了众多文学大师。

老舍是位独具特色的语言大师。要真正论文学,老舍是深悟其道,语言是地道的北京味,是纯粹的中国风格,在描述社会风情,人物形象方面,深刻生动,极具功力,在大师群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是民族的瑰宝。

老舍的悲剧令人哀叹,太可惜了。但他的作品《骆驼祥子》、《茶舘》、《四世同堂》等,会作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永久流传。

其他网友回答

老舍是人民艺术家,他的文字真的是一级棒,那真的是京味语言,独特的书就像是生活在老北京,感受到京味语言的魅力,幽默中透着一种生活的智慧调侃生活中的艰辛苦难,好的作家就像是一个雕刻大师,能把生活的这块璞玉打磨的精致通透,让人爱不释手。他们的手艺真的是真的很棒,手下创作出来的的东西,个个都是精品。能传承下来能进博物馆能进历史,之所以能让人爱不释手,就是他的文字他的作品有无限的生命力。每年好多书都如大海的潮水一样涌现出来,但是潮水褪去留下的都是一堆的垃圾,但是老师的作品,只能留下来,因为他的作品真的是好玩意儿,是大海里的珍珠,在沙滩上闪闪发光。能经过岁月洗礼留下的东西,死人都是好的东西,我们这些读者,都像是一些赶海的人,在沙滩上能分辨出珍珠和沙粒。有价值的文字总能让你眼前一亮。马上融会到你的心灵深处。你打开老舍的书读一读就是这么神奇的效果。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后来他投湖自尽了,若怒活到现在肯定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如果能得诺贝尔奖真的是让人心服口服的。只不过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在世的人,这一点真的是令人惋惜的。可以说老舍是国宝级的中国的文学现代文学大师。

自古名士多风流,老舍先生也不是完人,他也是普通的人也有一些我们身上所共有性格的缺陷。

老舍先生后来有了婚外情,由于他性格老实,胆小怕事特别爱惜自己的名声。为自己的名声所累,他在抗战期间结识了灵魂伴侣赵清阁,那一年他40岁赵25岁,两个人郎才女貌,正是风华正茂,散发人生光芒的大好年龄段。老舍先生才华横溢,赵小姐美貌动人,如果老舍先生没有成家那该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对神仙伴侣呀。

但即便老舍先生有家有孩子,也阻止不了两个人炙热的爱情,他们的交往让老舍先生焕发了创作的第二个青春激发了自己的创作灵感和艺术冲动,不得不承认艺术家有了爱情这个巨大的能量,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创作激情,他们为爱痴狂。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动力。

他们在重庆同居了,老舍的夫人领着三个孩子拖家带口的从北平赶到重庆来找他。他这时才惊慌失措起来。

现在到了摊牌的时候了。赵清阁要的是明媒正娶。老舍先生要的是他自己的名声。

他不想离开自己的夫人,他想和赵私奔。但是赵小姐,是一个清高孤傲的人,他不想和老舍私奔。因此两个人就断了联系。

老舍回归家庭但是妻子早已看透了他,不肯原谅他,两个人磕绊绊地

来到了1966年,文革开始他受到了批判,于是在当年的八月份就投湖自尽了。

一代文坛巨匠就这样画上了人生的句号。

其他网友回答

老舍,满族,其父亲是满族护军,阵亡于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战役中,母亲靠为别人洗衣服维持生计。

老舍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老舍作为生活在北京被满清遗弃的旗人,因此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1939年,老舍翻译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敦出版,轰动世界。

老舍还喜欢收藏,特别喜欢收藏梅兰芳撕毁丢弃的扇子,并视如珍宝。并收藏了100多位“名伶”使用过的扇子。

(上图为《晴雯撕扇》)

与文艺界的诸多人员一样,老舍一生爱过3个女人。

第一个叫“刘姑娘”,死于“坠胎”。

第二个叫“胡潔青”,小老舍6岁。

第三个叫“赵清阁”,小老舍15岁。详见下图:

1943年,老舍的第二个老婆带孩子来到老舍身边。赵清阁携女儿无奈地离开了老舍。

后来,老舍从新加坡回到国内发展,预重归旧好,赵清阁给老舍写了八个大字:“各居一城,永不相见”!

(下图为赵清阁)

文革期间,老舍因婚姻问题,遭到迫害,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跳入北京的太平湖,时间永远停止在1966年8月24日。

其他网友回答

小时候读《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却怎么也读不进去。那时候看书的插图,也觉得很丑,实在无法用心去读。要知道在70年代中期,找到一本书有多么不易,但那时却弃如敝履。

开始喜欢老舍是因为他的散文《养花》,那种平和知足不争的文字,令人非常舒适。其中的一句话,不管是否开花,只要活了,我就高兴

上了大学,再看《四世同堂》,感受完全不一样了。如此平实的言语,也能品出美的味道来,与插图中的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透露出老北京人的礼节、幽默、和民族感。说实在话,现在的北京人没法儿比,虽然现在教育普及,但却失了老北京人的文化味儿。

老舍的书写得好,但是做人却惨了些,弄得后院起火。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这样,但是遭遇挫折就轻生,老舍的精神世界还是太理想化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