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真的是一个现实的人间仙境吗?
优质回答:
谢谢千里马先生邀请!答你的问总是读者很多。
我们先来看看陶渊明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
“渔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可以看出桃花源长这样:1.神秘,2.和平,3.安宁,4.景色优美,5.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这就是田园诗人笔下的理想世界!
巧合的是,诗圣杜甫的平生愿望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农耕社会的诗意来自未被科学技术开发的大自然和未被商品经济污染的干净的人心。
直至沈从文,他笔下的中国人依然淳朴得令人心醉。
意象派诗歌领军人物埃兹拉.庞德先生说:“中国人的道德,是基于审美的道德。”
是啊,生产力并不发达,生活并不富裕,却争着来邀请素不相识的客人!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果园主人,过路人摘他的水果吃,要付钱,他感到受了侮辱!在《边城》里,船总的两个儿子都爱上老船夫的孙女,于是他们决定唱情歌,让那船夫的孙女作选择……
从陶渊明到沈从文,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啊!
所以《桃花源记》的民风的描写是有生活原型的,不是过去某些高人所分析的什么“逃避现实”。
陶渊明是要逃避现实,但他逃避的是宫廷斗争的血腥!
我真的不懂今天的人们为什么那样喜欢宫斗剧!
至于乡间美景,鸡鸣狗叫,至今在最偏僻的地方,也还有残留。
也是有现实根据的!
所以现代人找到与桃花源相似的地方,毫不奇怪。
我们现在到山里去玩耍,或者看望亲戚、老同学,眼前真的会突然出现毫无心理准备的桃花源!
我有一首诗,写我发现的一个静静的山塆,那山塆就像桃花源。
但愿我们不要毁灭了我们的桃花源,不是外国来的一切都好都先进!
埃兹拉.庞德先生说:“中国人的《诗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是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埃兹拉.庞德,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不知你读没有读过他的长诗《荒原》?)、海明威、刘易斯的偶像!
其他网友回答
谢千里马邀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确描写的是安逸祥和和残酷血腥并存的现实生活场景,“林尽水源……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千百年来,陶公笔下的桃花源都是官场失意、或怀才不遇者神往的神仙乐土。
但结合到现实中来,《桃花源记》所折射出来的却是,现实社会的残酷与血腥。无论是文中所讲的是桃花源人的“先世避秦时乱”,还是东汉末年和两晋”五胡乱华”时期,为躲避战乱、或逃避苛政酷吏的盘剥压榨,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都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黑暗,以及底层百姓的生活艰辛,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举家整邑迁移,逃到深山老林。而这种逃避,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理想的生活方式。或和他最终归隐有着直接的联系。
东晋时,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皇帝手里一没有军队,二没有钱粮,三没有人才,只好与士族豪门“共天下”。皇帝想有自己的军队和财政权力,但一直受到士族势力的掣肘,这样就给老百姓提供了开辟自己的“乐土”的空间。所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中国古代,尤其是东晋南北朝时期,并非只是诗人幻想的“乌托邦”。
据史记载,自秦始皇以来,陶渊明生活的晋宋年间,正是中原居民第二次大规模南迁时期。为了躲避战乱,许多中原百姓成群结队,逃进了南方的深山老林,选择闭塞、险峻的山深林密之处,辟土而居,与外界少有来往,或者干脆没有来往。现在看那时候的人口资料,常常看到“人口锐减”的字眼,其实这些“人口锐减”,并非全指死亡,而多数是躲了起来。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了的士族家庭,又有二十余年的中下层官宦生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和他们的求生之道,应该了然于胸。他幻想着逃避了黑暗现实的人们,能够找到美好的,没有战乱,没有赋税,没有欺诈和沽名钓誉、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都能和谐相处的神仙乐土。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到了,在这个桃源仙境里,没有高踞在人民头上的统治集团,没有私利、没有互相攻伐、没有流血、没有战争!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体现出来的境界,是后来的清高士子们,无论是学识,还是思想,都无法望其项背。
颇为诡异的是,“桃花源”的见证者,也是贯穿全文的主人公“渔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太守马上就派人跟着他去寻找,结果“渔人”所做的记号都没了,最终迷了路,无果而归。
原来当时朝廷从豪门贵族那里得不到钱粮和人力,百姓所负担的徭役和苛捐杂税非常繁重。据史记载,“宋人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在这种背景下,朝廷有一个规定,对于逃户聚落,悬赏诛求。难怪作为一郡太守,会听一个打鱼人说的话。(看来这个“渔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并非是“忘路之远近”,而有目的、想得朝廷的赏钱。)
而结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个刘子骥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个人知趣相投,经常游山玩水,结伴探险,也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据说刘子骥非常迷恋“桃花源”。作者把他虚构进故事里,有何用意?原来刘子骥的身份也代表了他背后的官府,他找到了桃花源,那里面的人恐怕会在劫难逃。所以,陶渊明的“桃花源”不能让尘世染指……
集儒家、道家于一身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颇得老庄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