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打败太平天国后,清政府是如何安置曾国藩的湘军及其嫡系将领的?
优质回答:
然而,满汉毕竟有别、尾大不掉,要么拘泥于旧制而坐以待毙,要么打破旗人坐天下的格局让汉人来挽救江山,以曾国藩为首的湖湘势力与清廷的博弈展开了微妙的权力博弈。
1. 咸丰的犹豫
185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破湖北武昌城,咸丰闻之大喜,命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就在曾国藩即将走马上任的时候,很快又收回成命,猜忌之心一目了然,1855年中兴名臣曾国藩胡林冀梳理湖北,但是旗人官文任湖广总督。
在清廷国家建制中,总督侧重负责军事,巡抚侧重文政,擅长军事的胡林翼抚鄂之初,处处受到官文掣肘,虽然官文见识鄙陋,目光短浅,但因为是满洲正白旗,咸丰仍然严旨胡林冀会同官文办理湖北军政。
1857年,曾国藩以丧父之名向清廷要挟更多权力,咸丰以为天国即将覆灭,断然命其回湘丁忧,只是后来江南大营被攻陷,清廷没了赋税、漕粮之地,才让曾国藩梳理两江总督。
2、湘军集团权力的巅峰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迫切需要汉族官僚的支持,加上形势的发展,被迫由放权转向依靠和扶持。
1861年,命曾国藩任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四省督办,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彭玉麟为兵部侍郎。第二年,刘长佑调任直隶总督,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曾国荃任浙江巡抚,郭嵩涛候补广东巡抚等等,整个湖湘集团就有十多人出任地方大员。
3.清廷的猜忌与打压
如此多的汉族官僚署理地方事务,等于掌握大清半壁江山,历史上地方势力做大尾大不掉的教训,时时刻刻萦绕于清廷脑海里,于是借着天津教案和刺马案,开始打压曾国藩,最后曾国藩的五万湘军精锐一部分被裁撤,一部分跟八旗、绿营一样,归入国家经制军队。
之前受命委任的地方大员,清廷也一并收回,陕西、广东等地巡抚、陕甘、直隶等总督皆被免职。但是内轻外重的格局业已形成,后来又有李鸿章的淮军和袁世凯的北洋军,天下大势已经难以改变。
其他网友回答
书生加山农,这样独特的地方武装组合却是打败如山洪之势、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军的主要军事力量,这便是湘军。
就是这样一支清政府并不信任但却不得不倚重的新式地方武装挽救了垂死挣扎的大清王朝,由此使满清紧抓不放的军事大权被汉人掌握,因而改变了清王朝的政治和军事格局。
湘军起源于晚清各地农民起义的战事中,迅速成长和成熟于和农民起义的作战经验中,湘军的崛起使湘军的将领及幕僚在满清的政治、军事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不计其数的大小文武官员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领域的中间角色。
当然,满清政府并不希望这样的结果,但它得倚靠这支新式的汉族力量,双方似乎达成了一个默契的共识:满清倚靠湘军生存;湘军仰仗满清发展。
湘军的新式军事体系彻底改变了满清的旧式军事格局,私家武装只效忠于将领而不听命于国家的军事体系使满清的军事大权旁落于汉人将领手中,近代军阀势力由此崛起,客观上加速了满清王朝的覆灭。
其他网友回答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正规军无力进行扺抗,不得不组织地方武装。1853年1月因母丧回湖南湘乡守制的曾国藩帮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团练。。后来曾国藩把团练组织成一种新式军队湘军(湘勇),曾国藩按照明朝戚继光的练兵方法以营为单位。营官自招军队”兵为将有”,土兵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湘军形成书生加农夫体制,重要将领是同乡,同学,师生,亲友关糸。湘军打败了太平军,左宗棠率湘军収复新疆,台湾抗法,甲午牛庄等战役。湘军也吸收了一批全国优秀人才。湘军挽救了清朝覆亡命运,但也改变了清朝政治格局,督抚权力过重,军队只效忠将领不效忠国家,重权落到汉人手里加速清朝灭亡。曾国藩攻占天京后湘军高达十二三万人,为了自保他主动裁减湘军人数。普通士兵延期给饷后大部分复员。重要将领李鸿章,曾国荃,左宗棠,李续滨,彭玉麟,高嵩焘,刘坤一等人物都成为大清的封疆大吏,成为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主角。官至总督,巡抚二十多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数不胜数。洋务运动也是由湘军发起的↖湘军也是近代军阀割据的根源。
其他网友回答
在曾国藩及其佐领带兵攻入天京之后,其实摆在曾国藩以及湘军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是造反,一是解散。当时清王朝常备的绿营已经不堪大用,而整日遛狗逗鸟的八旗兄弟就更不用说了,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清王朝不得不重用汉臣,重幕兵壮,以新法练兵杀贼,当然这样也养出了湘军这样一个怪物。
天京城破,最慌的人是谁?不仅仅是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还有高坐云端的老佛爷,为防备湘军,在金陵的西部,调官文守武昌,据长江上游,在东部,调富明阿、冯子材守扬州、镇江,据长江下游,在北面,僧格林沁屯兵皖、鄂边境,虎视金陵。这些人可不是曾国藩的下属,而且曾国藩的湘军也没办法一下全部击溃,若是战事久拖,湘军便如无根之萍。而湘军内部也不是完全铁板一块,左宗棠本身就是雄心勃勃之人,日久不一定心甘情愿一直跟着曾国藩,李鸿章也跟曾国藩不是完全一条心的。所以,曾国藩选择了急流勇退。
于是曾国藩上奏朝廷,要求裁减湘军,在未得到朝廷旨意之前便直接下令解散湘军,至此湘军陆军主体(主要是兵员)就此解散,而湘军水师编入长江水师,正式受朝廷管辖,湘军分支淮军并未解散,由李鸿章掌管。而湘军主要的将领在晚清的政局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李鸿章,其本身就是湘军出身,后曾国藩让他以湘军为根基组建淮军,湘军解散之后淮军承继湘军,成为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成为洋务运动最重要的推动者。
曾国藩九弟曾国荃也是湘军之中最重要的人物,天京城破之后其以功进太子少保,一等伯爵,后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后署两广总督,得以善终,死后谥号“忠襄”,这是武将能得到的谥号里面可是前几的。
左宗棠,骆秉章幕僚出身,湘军解散之后,受曾国藩举荐,出任浙江巡抚,后任闽浙总督,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其功绩包括平定捻回,收复新疆,创立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造船厂福州船政局。
湘军水师统领彭玉麟,天京城破之后受封太子少保,湘军水师改长江水师,仍领其军,后病死。
从这几个湘军大佬的境遇来看,湘军解散之后清政府没有对他们下黑手,而且还颇多倚重,大概是八旗满贵已无可用之人,湘军出身之汉臣,也成为晚清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其他网友回答
太平天国覆灭后许多人都劝曾国藩称帝起兵推翻腐朽不堪的清王朝,而满清政府对首功之臣曾国藩和他的湘军也很是忌惮。
因此满清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把湘军给裁撤和肢解掉了,但是也并没有亏待替自己卖命的曾国藩等湘军将领,在解除威胁后又用高官厚禄来笼络安抚他们。不过湘军被裁撤和肢解也让清王朝失去了一大屏障,少了在北洋军成立之前最有战斗力的湘军,满清政府更加无力抵御外辱最终加速了自己的覆灭。
清王朝在鸦片战争战败后不得不对邪恶的英国等西方列强割地赔款,而满清政府又把这些负担转嫁给穷苦百姓加紧了对他们的盘剥,终于使得百姓忍无可忍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而清王朝的正规军八旗兵和绿营兵早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在太平军面前节节败退眼看就要被他们推翻统治了,这是时候不得不依赖汉族地主组织团练来保卫他们腐朽的统治了。
就这样一直被满清政府竭力压制的汉族武装势力开始崛起,而曾国藩组建的湘军无疑是其中中最耀眼的一支,于是在满清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合绞杀外加西方列强的辅助下,太平天国运动就这样被镇压的下去。汉族地主武装和满清贵族潜伏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由于满清统治者始终没有做到像现在这样真正的满汉一家亲,因此满清政府一直都非常害怕汉人武装的发展壮大。
所以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后满清政府就着手裁撤当时最有战斗力的湘军了,只是汉人武装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了,满清政府裁撤湘军依旧无法阻止汉人军事集团势力的壮大,反而是裁撤湘军后让满清政府少了一只可以抵御外辱的劲旅,而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等抵御外辱的战争失败又加剧了人民不满,促使更多人起来推翻这个腐朽无能的政府,所以说满清政府裁撤湘军可谓是一大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