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代读书人寒窗几十年靠什么生活?经济来源有哪些?
优质回答:
读书之人皆富人,何需杞人去忧天?
其他网友回答
一般来说,在古代,敢让家中子弟脱产读书考科举的,家里条件都不会太差。
当然,豪绅巨富、王公贵族、宰执高官家里这类有钱有权的自不必说,科举在人家眼里那就是走过场,说不定通过恩荫就能走向仕途。
咱单说普通人,估计祖父和父亲都做过一些小官,要么就是给官僚当幕宾或书吏,再差了就是在乡村当个教书先生,顶不济家里有几亩薄田,养猪养牛,吃喝不愁,于是就想让子弟考个官,自己也光荣光荣。
中国古代是个宗族社会,个体家庭不能摆脱宗族独立存在。在供养子弟参与科举考试的问题上,宗族自然是不遗余力。比较庞大的宗族往往设有私塾,教族中适龄子弟读书,对于家庭困难的子弟,宗族也都会给予粮米的补助和资金支持,子弟考中科举入朝为官后,自会回馈宗族的付出。
对于相对比较穷困的宗族,如果有子弟愿意读书考试,而家庭经济状况又不大理想,宗族老老少少也大都会伸出援手。除了同宗同族的情谊外,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人考中,并入朝为官,就成了大官的穷亲戚,顿时全族人也就都有了指望。
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跟贾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登门求援,最后还满载而归。还有《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自己亲戚犯了轮奸罪,作为公安厅长,他都能出面摆平,就差把老家的野狗弄到公安队伍里当警犬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办法。
比如读书应试之余做一些兼职,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只能靠自己的知识赚钱,像测字、代写书信、卖字卖画之类,在古代都是比较有稀缺性的兼职。
再有就是投靠恩主,有些士绅官员乐于为穷书生提供经济上和其他方面的帮助,一方面是为了博取亲近读书人的好名声,另一方面也是广撒网,万一里面有未来的潜力股呢。
还有就是结婚,结婚之后,不仅妻子可以料理家事,侍奉父母,而且还能借助妻族的财力去完成学业,想戏文里的陈世美和秦香莲就属于这种情况。
另外,当你考到一定功名之后,比如考中举人之后再去参加殿试的话,地方政府还会鼓励你去考,给钱给粮就不说了,甚至会派专车送你前去。
但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以中国古代的情况来看,能读书应试的人,家境都不会太差,所以不用担心人家会读书致贫。尤其在古代,读书只能越读越富贵。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笔墨纸砚和书籍都价格不菲,所以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地主阶级出身,读书科举靠家里供养,而寒门子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读书科举的经济来源初期靠家里供养,成为秀才之后就自有一份收入,不多但足够支持生计和进一步科举。
其他网友回答
早期而言,读书人在读书之余是从事生产(如种地)的,但到了明清时期,正经的读书人越来越不屑劳动,因此“不事生产”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是难以指望他们像普通农夫一样稼穑劳作,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书生别有谋生法门。首先是在乡村作塾师。塾师的工作很简单,也很稳定,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可以一教就是七八、十来年。在教书的过程中,书生本人还可以继续自己的学业,不必像从事其它活动一样忙得无暇读书。村塾的缺点是生活比较单调,像童谣里说的:“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其次是塾师这个职业工资不高,以晚清为例,每个学生一年不过小制钱五百文,十个学生才五吊——基本上一吊钱换不到一两银子,而按《红楼梦》的说法,庄户人家一年也差不多要二十两银子。像蒲松龄那样作塾师每年收入二十两的,大约也属于塾师中的中高收入。因此,从塾师这个工作会派生出来的一系列的副业:比如婚丧司仪,比如参与诉讼,比如劝解纠纷,比如替人写信记账等。副业也可有一定的收入。
塾师是比较正统的职业,也很体面。除此以外,还有比较不体面的,比如去给人当幕僚,或是去大户人家当食客——比如《红楼梦》里那些陪着公子哥儿吟诗作对,起哄唱颂的清客们,虽然主人一高兴,或许打赏丰厚,但在社会上是比较不受人待见的。曹雪芹本人就似乎作过食客,朋友劝他说:“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至于考上之后政府会不会安排工作,这取决于朝代和考上的级别。如果考中了状元榜眼探花,那大约是仕途光明。如果是像洪秀全般连举人也考不上,基本上就是登庸无望了。一般来说,明清封建社会的授官对象以进士为主,也即是说,至少要在会试中扬名过关。
其他网友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古代的读书人都是些什么人。
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以隋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隋唐以前,政治制度决定了读书这件事对于做官、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不是必须的。汉朝以前的选官采用世官制,阶级基本固化,里面的人不想出去,外面的人进不来,所以汉以前读书完全凭自觉,因为不学无术之人也许当不成官,但不会动摇其统治阶级的地位。
到了汉朝,开始出现文人阶层。这个阶层的出现应该和实行察举制的选官制度分不开。所谓察举制,顾名思义是由地方官或一些中央官员推荐并经由中央考核来确定的一种选官任人制度。这比之前的世官制有所进步,起码有了考核推荐的流程后,名义上选择了有真才实学者为官,这样就使得读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官的必要前提。但是这种制度给予地方官的权利过大,到了汉末,走进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样一个怪圈。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选官“人治”这样一种态势。
因此,在隋唐以前,读书基本上不可能有寒门,所谓的寒门也是曾经的士族没落了而已。隋唐以前“读书人”这个阶层是十分牢固的,“读书”这件事,牢牢为世家大族所垄断,士族也许会没落,但只要还没跌出这个圈子,他们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士族之所以成为士族,一在于他们历代以来处于统治阶级的地位,二在于同宗同族、联姻士族的人口众多、关系复杂。因此即便是没落的士族,也能够靠族权纽带的联结找到生存之道。
隋唐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
科举制极大的撼动了士族集团的垄断地位。对于寒门寒家出身的人开始敞开大门。但是也并非像现代社会这样不论出身,都可以参加高考。隋唐承袭前朝门阀士族的影响,科举只有书香门第或者权贵的孩子可以参加。宋朝的范围广的多,只要身家清白基本都可以,只有娼优罪子弟受到限制。而明清科举限制就十分多了,完全剥夺了工商、娼优贱民、服丧、刑徒、吏胥、僧道等人科举的资格。
所以从“读书人”人群上来看,首先就摒弃掉了社会上最底层、最赤贫的阶层读书的可能性,读书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有一定经济基础者才能从事的事。
在这个阶层当中,当然也难免会有贫寒之人,但如果想走仕途这条路,首先不能让自己堕落到“贱业”,即便是能改善生活的工商阶层也不行。而身家清白者,具备科举步入仕途资格者,本身就是一个优质资源,在同族、同乡或者妻族中不乏愿意资助其读书之人。而且读书人在古代赚钱谋生并不难,做教书先生、门客、账房先生都是能够保证自己温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