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和律诗的平仄(律诗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

网友提问:

唐诗中绝句和律诗平仄知识,哪位老师能讲解一下吗?

优质回答: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统称“近体诗”或“今体诗”,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唐诗。同古体诗相对而言,近体诗诗创作对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在诗歌规范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诗歌术语,如绝句、律诗、平仄等等。下面我们就简单解释下这些术语的意思。

律诗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称为“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朝初期。特点是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但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如果一首诗超过十句,则为排律。律诗中凡是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称为“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称为“颈联”,第四联(七、八两句)称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绝句

诗体名。绝句也叫“绝诗”,亦称“截句”、“断句”。截、断、绝均有短截意,因为定格只有四句,所以称为“绝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但未流行。唐代通行近体诗,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规范。有人说绝句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然也讲押韵但平仄比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就载有《古绝句》。后人于是用“古绝句”区别于近体绝句。

平仄

诗歌声律专用名词。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和谐,称为调平仄。

诗词术语有许多,这里只对绝句、律诗和平仄做了简单的讲解,如果想要系统深入的学习,建议查找与诗歌创作相关的工具书。

其他网友回答

绝句大约是两付对联

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这是七言联平仄。

律诗三四五六两组是对仗。

其他网友回答

平仄是格律诗最重要的因素,格律诗对平仄的要求非常严格。掌握格律诗的平仄规定,是学习格律诗写作的基础,也往往是学习格律诗写作最难跨越的障碍。

一、四声与平仄

四声,是指汉语中的四种声调。声调是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其中,高低和升降是主要因素。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平声就是诗歌中的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就是诗歌中的仄声,按照字义,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现代普通语里,已经没有入声了,在一些方言里,还保留得有入声和古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用粤语读古诗特别好听,很多我们现在读起来不押韵的诗用粤语读起来就押韵了,因为粤语保留了很多入声字,粤语也跟古代汉语比较接近。

现在汉语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合起来,就是古代的平声,上声跟去声跟古代语里的上声去声是一样的。古代汉语的声在普通话里被划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所以现代汉语的平仄为:

平——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

我们现在写格律诗,按照普通语四声的平仄来写即可,没有必要去按古代汉语的四声和平仄写。不过学习一下古代汉语的四声和平仄,可以让我们再欣赏以前的律诗时更加能感受到诗的美感。

二、格律诗的平仄声律四大原则

1、句内平仄相间

格律诗的平仄声律要求,首先是句内的平仄搭配,具体要就是“句内平仄相间”。

格律诗的句内平仄相间,并不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平仄相间,而是以一定的单位相间,这决定于诗的意义结构和节奏结构。七言句内平仄相间,前四个字,每两个字为一个单位;后三个字可分为五与六、七平仄相间或五、六与七平仄相间。五言的律句可以看成七言截掉前两个字。

根据句内平仄相间的规则,可以得出七言的四个标准律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读起来是不是很有韵律感和节奏感,汉语的美妙就在这里面。

七言截掉前前两个字,就变成了五言的四个标准律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联内平仄相对

律诗一共八句,每两句被称为一联。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每联里面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联内平仄相对就是律诗中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反的,但实际上,七言只要出句和对句中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相反就行,五言只要第二四字的平仄相反就行。

例如: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联内平仄不相对,叫失对,是律诗的大忌之一。

3、联间平仄相粘

格律诗平仄声声律第三大原则是联间平仄相粘。也就是说,律诗中相邻的两联之间,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相同。实际应用中,七言只须这两句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同即可。同理,五言只须二、四字平仄相同。

联内平仄不相粘,叫失粘,也是律诗的一大忌。

4、脚分明

格律诗平仄声律的第四大原则是脚分明。脚,就是指律诗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的脚叫韵脚;不押韵的脚叫白脚。脚分明,就是韵脚与白脚的平仄相反。由于格律诗都是押平声韵,所以,律诗的韵脚都是平声,而白脚都是仄声。韵脚和白脚平仄相同,叫踩脚,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上面的例子中,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只要求联内平仄相对,那么也可以对: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两个律句的二、四、六字也是相粘的,但由于要求脚分明,出句的脚是仄声,那么对句的脚只能是平声,那么就只能对仄仄平平仄仄平了。

格律诗中的对句都押韵,所出句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有些律诗首联也押韵,这时首联出句最后一个字也是韵脚,平声,这种情况除外),对句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后来对联要求仄起平收应该就是从律诗脚分明而来。

三 七律和五律平仄的标准格式

由上面的四大原则,就可以确定律诗的标准形式。第一个原则用来确定律句的标准形式,第二、三、四原则确定律诗平仄声律的标准格式。

律句上面已经列出,下面我们看看怎样用第二、三、四原则推出律诗的平仄标准格式。

我们先选取一个律句作为第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和第一句是一联,首联,联内平仄相对,七言四个标准律句中,有两句符合: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但第一句脚是平声,说明第一句是押韵的,律诗的偶数字都是押韵的,所以第二句脚也应该是平声,故第二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是颈联的出句,要跟首联的对句相粘,有两句符合:仄仄平平仄仄平(这跟首联对句完全相同,自然粘,而且粘得死死的//笑);仄仄平平平仄仄。但是,律诗的三、五、七句不能押韵,脚是仄脚,须仄声,所以,第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同理,第四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五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六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七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八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样,我们就推出了一个七言律诗的平仄标准格式——平起入韵式。

所以,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并不需要背,只要我们记住了它的原则,一旦首句的平仄确定了,后面都可以由这些原则推出来,而且是固定的。

下面,我将七律和五律的平仄标准格式的列出来。

七律的平仄标准格式只有四种:

1)平起入韵式,见上。

2)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1、2式其实只有第一句不同。

3)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3、4式也只有首句不同。

五律可以看成七律每句截去前两字,它的平仄标准格式也只有四种:

1)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2)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同七律一样,上面两式也只有首句不同。

3)仄起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4)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同样,五律3、4式也只有首名不同。

以上,就是七律和五律的平仄标准格式。在格律诗中,有“一三五不论”的说法,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在标准格式中确实有些字的平仄是可以不论的,这样就可以衍化出更多的平仄格式。

其他网友回答

平仄是格律诗最重要因素,平仄的格律诗对要求特别高。

其他网友回答

初学者可以学习 王力《诗词格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