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句“落花犹似坠楼人”说的是哪位美人?(落花犹似坠楼人全诗)

网友提问:

“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诗中的坠楼人是谁?她有怎样的人生悲剧?

优质回答:

落花犹似坠楼人”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金谷园》一诗,全诗为: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这首诗描写了金谷园中昔日的繁华奢靡与歌舞升平景象已随着陈香烟消云散,唯有那流水、草木好似无情一般地仍旧流淌怒放着。

日暮时分,啼鸟在劲风之中发出哀怨的叫声,繁花纷纷坠落就像是金谷园曾经的坠楼人一样。

杜牧这首诗表现出了金谷园不似往日繁华,物是人非的悲剧景象,令人惋惜。

那么杜牧所说的金谷园为何地,而他怜惜的“坠落人”又是何人呢?

诗中说“逐香尘”确有此事。

相传说,西晋时期的散骑常侍名叫石崇,他曾要求家中的舞妓练习轻盈的步法,在其象牙床上铺满沉香屑,凡走过不留香屑痕迹者会以珍珠等宝物作为奖励。

据《晋书·石崇传》载:

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这金谷园就是石崇的别馆,后来也用它指贵族园林。

宋·乐史《绿珠传》曾说:

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其中说的就是诗中的“坠楼人”,她就是石崇在金谷园的爱妾名叫“绿珠”。

石崇在一次出使归来的途中遇到绿珠母女遭到贼人的抢劫,于是石崇命令手下的兵将贼人杀死遣散,救出母女两人,将绿珠带回洛阳。

石崇十分喜爱绿珠,他特地为绿珠在金谷园中建了一座“崇绮楼”,以玛瑙、珍珠、琥珀等稀世珍宝作为装饰,极尽奢华。

因为绿珠聪明可人,也赢得的当时不少权贵的喜爱,孙秀就是其一,孙秀是当时吴大帝孙权的侄孙,也是与赵王司马伦亲近之人。

孙秀一直想得到绿珠但是苦于不敢招惹石崇,因为石崇当时仰仗很有权势的外戚贾谧,有一典故“望尘而拜”说的就是石崇与潘岳等人狂拍马屁,接力奉承贾谧的故事,说贾谧坐车外出时,他们见到车子辗起的尘土也要跪下拜,可见石崇本人也非君子,而是卑躬屈膝的攀权附会者。

但当贾谧失势之后,孙秀就趁机寻求绿珠,于是他利用司马伦同意围杀石崇,于是用兵包围了金谷园,伺机得到绿珠。

石崇见状便对绿珠说:“我今日是因你得罪了那些人才死。”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遂从从楼坠下而死。

这就是金谷园坠楼人的悲剧。

后人评说石崇虚情假意,根本不是真的爱绿珠,暂不论石崇是否是个渣男,毕竟石崇救了绿珠一命,并且据说当时石崇本意并非要绿珠效死而伸手拉她已来不及。

但从绿珠来看,她的确是一个有情有义有爱的女子,选择效死于前表明她对救命恩人忠心耿耿,宁死也不落孙秀手中。

其他网友回答

唐诗名家,有“李杜”,乃众所周知的李白、杜甫;有“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

杜牧有一首诗,题曰《金谷园》。诗的内容如下: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这首诗,最后一句的“落花犹似坠楼人”,从意境上看,似乎是很美的场景:

那纷纷落花,四散飘零,犹如清梦着尘,看来让人迷醉;此情此景,可与和仙女降凡、散花人寰有一比。

意境之外,这首诗更包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对尘事的感触。

细细探寻,原来这凄美的诗句、这悲凉的场景,就是对那位曾经坠楼身亡、连姓氏都模糊不清的西晋美女绿珠的回想与感慨。

绿珠,生于何年何月,已经无法查证,连她的姓氏,都是传闻。

绿珠,她的卒年清晰,倒不是因为她跳楼自杀的事情震撼了世人,而是因为石崇的卒年班班可考,所以,通过绿珠与石崇的关系,历史才记住了这位女性死亡的印痕。

貌美,才情,本不是一个女人的错,在男权社会之中,女人,基本都是男人的附属品。因为男人之间的权力斗争、血腥倾轧,裹挟其中的女人,也就无辜地成了廉价的牺牲品。

绿珠,生年不详,死于公元300年,跳楼自杀。

据传,绿珠是白州博白(今属广西)人,原本姓梁。这种说法有何依据,我无从考证,暂引於此,以备一说。

关于绿珠的名字,有人说,绿珠出生在古越地,当地的民俗,以明珠为最上乘的宝贝,所以,孩子生下来之后,如果是男孩子的话,就叫他做“珠儿”;假若是女娃娃的话,就唤她做“珠娘”。

关于绿珠的名字,还有人说,绿珠是石崇用几斛珍珠换来的,所以,依这件事为据,就给她起了“绿珠”这个名字。

无论怎么说,绿珠的身世都值得人同情。她是中国诸多佳人、美女、名伎之中,唯一一个姓氏不详的人。关于她的名字,无论是出于哪一种说法,都看出了起名的随意,同时,也看出了她出身的卑微。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