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世界性大帝是谁(中国最后一位大帝)

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世界性大帝是谁?

优质回答:

中华最后一个世界大帝是康熙大帝,在他的治国版图是1200万平方公里。现在960万平方公里都是这个版图中。

少了外蒙、西伯利亚两大块和中亚印缅一部分国土。

康熙大帝是与欧洲彼得大帝并列双雄的世界大帝。康熙还完成了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康熙大典。中国GDP一直在全球第一,直到列强打进中国的十八世纪鸦片战争,中国割地赔款而开始全面沦亡的黑暗的近代史。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一个90后历史爱好者,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明成祖朱棣。愤青们有句有名的话“崖山之后再无中华”,而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政权,永乐大帝朱棣的统治时期无疑是明朝最强大的时期。

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论证我的答案:经济、文化、军事。这三点在当时明成祖朱棣时期,无疑都是世界前沿。

1.经济

经济上,朱棣在位时期前后六次派遣郑和下西洋,当时郑和的船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南京现在还有明代造船的遗址,那边曾经出土过一根十几米长的木头,据专家考证,这还是船上的船舵的配件,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所坐的船最高的桅杆也才十几米。

这样的船队一次出行有一两万人,这种消耗,如果不是经济繁荣的盛世,无疑是承担不起的。

而且郑和下西洋是怀着和平友好的目的,船队强大但大明懂得克制暴力。郑和曾经去过古里,在那里立下了一块象征和平友好的丰碑: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这块碑时,现在已经不在了,但郑和的那种和平友好的精神被我们继承,融入了当代伟大“一带一路”战略中。

郑和的船队队到哪里,那里就有大明的光辉,沐浴在光辉下的东南亚小国,纷纷被大明的诚意感动了。国王、使者、商人…他们有感于大明的强大,纷纷到访中国,去看一看朱棣的“天威”,而且一去就是几百人,大明礼仪之邦,使者们连吃带送,往往满载而归…

所以经济上,永乐大帝朱棣是世界的。

2.文化

文化上朱棣在位时修了《永乐大典》,这本书成为了我们民族两千多年沉淀下文化的巅峰,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把它评价为“大典之后,再无它书!”

后来有很多失传的书都是在这本书里面摘录出来的,这本书作为文化宝库也凝聚了我们民族无数的智慧。

百度百科中对这本书不无中肯的评价: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

而后来的清朝也修过书,还是《四库全书》,但所谓的全书不能算全,因为名为修书,实为毁书。清朝的统治者,修书的目的无疑是阉割当时文人的思想,把过去典籍中又对少数民族族描写不好的删掉。

而明成祖朱棣修书时不会: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清朝修书明显要比明朝修书狭隘。所以这也是我认为清朝没有世界性大帝的原因。

所以文化上,朱棣不能算是中国的大帝,他是全人类的大帝!

3.军事

军事上朱棣也值得一书,他生于战火也死于战火。北征匈奴,南征安南(越南),安南的国内臣子雀占鸠巢,杀死了国君取而代之,是朱棣派遣军队,主持了公道,最后当地国王合法继承人也死了,于是安南国仰慕大明的强大与仁义,自愿成为大明的一个郡。

朱棣北征匈奴,那个时候蒙古已经成不了气候了,最多来边关抢点就跑,还容易把命搭上,而强大的大明再一次成为了强者,“找茬式”的看邻居蒙古不爽,去收拾蒙古,打的蒙古人欲哭无泪,中原大地一扫宋朝的颓势。

自一千年前汉家的征旌在草原消失后,大明的旗帜再一次插满了阴山草原。

除了打仗外朱棣还搞了一次大阅兵,史上最有名的大阅兵,发生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三月,明成祖朱棣把当时明朝最精锐的军队都调了过来,甚至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也不落下。来“观礼”的使节达27个国家之多。明朝军威之盛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巨大反响。

所以军事上,朱棣无疑是世界性的大帝。

所以从经济、文化、军事三个方面去分析,朱棣无疑都是世界性的大帝,比后来的清朝不知道强大多少。

朱棣统治时期史赞:“卓乎盛乎,远迈汉唐!”

我们包容所以强大,我们强大但又不欺凌弱小,这点比现在的霸主”美国不知道好多少,满世界找石油欺负小国,其实在几百年前朱棣时期的明朝,那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

回答完毕,喜欢的朋友帮忙点个赞哦!求关注,求转发,求讨论QAQ嘻嘻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个人觉得是明成祖朱棣,中国人也没有“大帝”一说,我们都说是“皇帝”。朱棣是“永乐盛世”的缔造者,时人赞誉“远迈汉唐”。

▲明成祖朱棣

既然问题问的是“世界性”的,就肯定就要体现出这个“世界性”了,那么明成祖朱棣时如何体现出了“国际性”?

下面小编就来具体说一说理由

疆域达到了明朝的鼎盛时期

明成祖自1402年在南京称帝,年号“永乐”,在位20多年,这20多年,明朝设立交趾布政使司管辖交趾地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东北地区,还在西南地区和缅甸地区设立了许多宣慰司,特别是在之前中原王朝从未染指过的南洋地区设立了“旧港宣慰司”,作为明帝国的海外辖地,虽然这种辖地可能是暂时性的,但是这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总比后来的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好。

明成祖也曾经五次亲征漠北,把蒙古人打的落花流水,暂时解除了蒙古人的威胁,西藏地区也进入了明朝的势力范围,可以说在明成祖时期的疆域达到了明朝的极盛时期。

▲明朝疆域极盛图明朝当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空前的,

明朝通过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东海岸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明成祖时明朝的藩属国大约有几十个,数量很多,他们承认明朝是宗主国,经常来中国上贡,所以在明成祖的时候也呈现出了“万邦来朝”的盛况,史称“永乐盛世”。

▲郑和下西洋内阁制度日渐成型,这一制度后来被有的西方国家推陈出新,成为“限制王权”的机构。

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除丞相后,自己每天亲力亲为处理各种事务,但是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明成祖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这个内阁制度后来被西方国家所效仿,一直延续到21世纪。

农业、手工业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

1405年,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

永乐时,布帛、丝绢、棉花绒和果钞已成为明朝赋税的重要部分。永乐年间更是是明代制瓷业的鼎盛时期,江西景德镇仍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这里人口约十万,洪武年间有官窑20座,宣德时发展到58座。景德镇瓷器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如永乐时的锥拱、脱胎,都是技术上的新创造。

明代的航海事业和造船技术也在此时达到了鼎盛时期

“郑和下西洋”便是航海和造船技术的体现,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南京城北龙江(亦叫龙湾)和太仓刘家港是当时造船业基地。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多半是龙江制造的。

“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据《明史·郑和传》以及《瀛涯胜览》(马欢著)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由此可见当时明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堪称世界第一。

所以综上所述,已经能体现出朱棣是一位“世界性”的皇帝,在当时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其他网友回答

康熙大帝!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世界性的大帝我认为是明成祖朱棣。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最大的宝船和明朝强大的军事实力,让周边三十多个国家俯首称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