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特别倔的孩子(怎么教育倔强的孩子)

网友提问:

怎样教育一个特别倔的孩子?

优质回答:

虽然听话的孩子短时间内会让家长感觉非常省心,但是从长远来看千篇一律的孩子绝对不是教育的本质,之所以有人从事科研工作,有人从事销售工作,有人能够默默无闻,有人注定惊天动地,就是取决于不同的性格。因此孩子倔强绝对不是一个贬义词,您要做的也不是纠正这种倔强,而是和孩子形成更畅通的沟通。

倔强背后的声音

从您说的事例不难看出,孩子并没有特别撒泼的地方,只不过是常常和你意见不合罢了。您说孩子倔强,那么换言之是不是您也很倔强了?

其实对于四岁左右的孩子,他反对的并不一定完全是事情本身,而是您不经过他的同意就随意安排。所以不管是孩子不穿,又或者是朝你泼水,他想要表达的只有一点“你的行为我不开心”。

如果此时您做的是迂回协商,那么兴许孩子体会到你对他心情的重视就会收手配合;可如果您此时您置若罔闻,强调“听话”甚至强迫威胁,那么孩子只会变本加厉。

该改变的不一定是孩子,也许是无法体谅孩子需求的你。

商量有分寸

尊重孩子这回事其实做起来要比说起来难,因为界限不好把握。尊重不够,孩子会感觉没有自由;尊重过度,孩子会感觉唯我独尊。因此,有商有量有分寸是很重要的。

一.给孩子一个底线

我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底线的时候,以道德标准来评判,以场标准来评判,不要设置过高的底线,只在为了让孩子明白哪些是不可以触碰的。比如孩子如果在博物馆里大叫,这种行为是一定要制止的,因为它不符合应有的场合要求;如果孩子要在冬天穿夏天的衣服也是应当制止的,因为这种选择违反所有人的健康认知。

二.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权利

当孩子有反对意见时,家长一定要给予其真正的反对权利。我见过很多家长嘴上说尊重孩子的意见,但事实就是依然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去逼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这并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也不会再相信下一次。比如在买衣服之前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比如确定了洗澡的日期之后,让孩子选择是早上,中午或者是晚上来洗。给孩子有限的自由,他们才能体会“底线”的含义。

三.不要怕让孩子承担责任

孩子的选择有时是合理的,有时是并不合理的,我认为家长在拒绝之前,应当先评估孩子的选择导致的后果。比如孩子中午不想吃饭,那么家长完全可以把零食收起来允许他饿一顿,因为饿一顿并不会对他的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当他感受到饥饿的时候,下一次的选择他就会更愿意听你的意见。

和孩子沟通是门艺术,家长要先学会倾听,孩子才能够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教育孩子,一定要立规矩。

有些原则性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洗澡,天气热的时候,每天晚上上床前这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他不洗,让他自己站在那里,什么也不准干,不要心疼他。什么时候愿意洗了,再洗澡睡觉。前提是家长态度要一致,不要有人过去哄他,不用多,搞两次,他就知道这是没得商量的了。家长坚持,规矩才能立的起来。

至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完全可以让他自己做主,比如穿衣服,可以让他自己选,自己穿。四岁的孩子,可以学习自己穿衣服了,不要什么事情都帮他做。

教育孩子,有张有弛,家长心里要有原则,有底线。孩子精的很,很会钻空子。

其他网友回答

想到我儿子,从小很倔。

面对儿子的经历告诉我,完败。

完败的原因:没有陪伴耐心,没有养成好习惯,总是在失去耐心后发怒打骂。

孩子的培养,有些很费心很劳神。

在没有做好思想心理准备的状态下做父亲,本身就是缺憾。

教育孩子,父母双方起码得有一方很负责。

三四岁的孩子,有自己的小性子。

儿子三岁上幼儿园,曾经有段时间拦着父母,谁都不让送,必须自己背着书包一个人去。

住的地方到幼儿园有三里路,去送,就哭就闹,他妈只好远远跟着。路上被人抱走几次,一个还没书包大的孩子独自走在路上,被大人抱走是很正常的。

两口子经营一个小生意,没什么时间顾及儿子,儿子的脾气慢慢养成了,越来越厉害的时候,已经回天无力。

最大的后悔,莫过于此。

可惜一切不会重来,如果有重来,我宁愿独自陪着儿子走过他的少年叛逆。

其他网友回答

这么小,你越在意他越这样。

其他网友回答

我家有个特别倔的五岁宝宝,在他四岁的时候,家人们都对他束手无策,他倔起来六亲不认。但是,我却非常欣赏他的倔脾气。因为我明白这个年龄段孩子为什么倔?

孩子开始越来越倔强,好事,这是正常发育的过程,孩子到了“执拗敏感期”

两岁之内的孩子听话,是因为他们对自我和世界的“无知”,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自我就开始与成人有不同的见解。这跟成人一样,只要有两个成人,肯定就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刻。

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后,就会迈入“执拗敏感期”。它的具体表现就是和父母“作对”。你让我走,我偏要跑;你让我吃饭我偏要喝汤;你让我看书我偏要玩积木;你说是我偏说不是;你说不是我偏说是……

面对孩子的“执拗”,家长要理解孩子,并要懂得变通。

理解了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难做的就是怎么变通?怎么顺应?

在我家二宝四岁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

策略一:正话反说

如果我想喊他吃饭:二宝,今天肚子不饿吧?你肯定不想吃饭,我饿了,我先吃了。吃完我就下楼去小池塘玩。(在他没反之前,我先反着说。)

策略二:你的事情你做主

在穿衣服鞋子方面,他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那就听他自己的。只要时间充足,任他造。只有当他意识到自己做还是有困难的时候,自然会“低头”。当然,这时候家长也不要觉得自己“胜利了”,还是要多鼓励孩子,说不定孩子自己从此就能自己完成了呢。

我家自己洗澡就是个成功的实验。五岁后都是独立洗澡的。当初他洗澡总想着玩水,我就豁出去让他随便玩,冬天开足暖气,夏天给足玩具,给他设定一个时间,到时间了就洗干净出来。现在洗澡从来不需要我插手,孩子自理能力提高了,家长不就省事省时间了吗?

策略三:有原则地“纵容”

顺应孩子的发展不是没有原则,那样就是“溺爱”,反倒会害了孩子。

当孩子执拗的时候,不痛不痒的事情可以听他安排:比如今天穿白T恤还是蓝T恤;今天吃草莓还是西瓜;今天骑平衡车还是滑板车……这些随便选择哪一个不会发生什么不良的后果,那就听孩子的呗!

但是,有些关注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问题,必须严肃告诉他这个没有选择的余地。比如:马路上不能跑、不能爬窗台、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不能玩火……如果孩子执意为之,家长可以通过书籍、视频等方式让孩子看到后果的严重性,然后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一般智力没问题的孩子都懂得正确选择的,谁都怕疼,怕流血。

总之,倔强的孩子自我意识更强,@懒妈育二宝 个人认为,这样的孩子更有主见,也是比较聪敏的孩子,将来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命运。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欢迎关注爱孩子爱教育,爱思考爱交流的@懒妈育二宝 ,每天分享孩子成长与教育的故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