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四十究竟不惑什么?
优质回答: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信很多人,特别是男人对“四十不惑”这个词充满着感慨,很容易就洋洋洒洒谈一番自己的感受。香港电影有《男人四十》,也有《女人四十》,都很好看。的确,“不惑”二字已经成为了四十岁的代称,不仅今天的人容易感慨,古代的人也一样感慨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句“四十不惑”究竟指的什么意思?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有没有什么“本意”或“具体所指”呢?
不妨来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这句话是孔子说自己,是“吾”开头,而不是“人”开头。那么问题来了,“四十不惑”是专指作为圣人、先师的孔子本人呢?还是指每一个人?换言之,我们普通人有没有资格说“四十不惑”?
回答:宋代的邢昺对此作了回答:“此章明夫子隐圣同凡,所以劝人也”。意思是说,这里的确是孔子的自况,是孔子在谈论自己的成长历程。孔子是圣人,凡人理应向他看齐,才能谈得上“四十不惑”。
这句话,孔子既是谦虚的,因为他说明了自己的“德性”是一步步达到的,不是天赋的(如耶稣),也不是靠武力(如皇帝)、金钱(如今天 的资产者们)堆出来的;孔子又是自豪的,因为他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了这条修为之路的可行。
问题二:是不是任何人到了四十岁,都能不惑?
从《论语》原文看,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四十不惑”了。至少要先满足“十五而志于学”和“三十而立”两个条件。如果一个人从来就没有“学”过,那么就是活到耄耋之年,也达不到“不惑”。
换言之,不惑,最起码指的是“儒家知识与道德”的不惑,而不是不学无术,到了四十多岁就自以为有些阅历了,就可以当大叔了,教训人了,指挥儿女了。
只有在我们这个时代,才会出现一个人或是因为有钱,或是因为做官,或是因为年纪大,就可以充当人生导师的现象。
而即使是孔子,从十五岁有志于学,也才敢到了四十岁才小心翼翼的说一句“不惑”。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四十究竟不惑什么?
古时说的: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那是古时候,现代社会不一定适用了,引经据典只是参考而已!
现在四十不惑什么?什么都惑,已经中年的男人不如狗!上有老下有小,家庭重负基本上由他扛,累了委屈了眼泪只能往肚里咽,脸上还得装出卖笑的样子,社会现实就是如此,虽然说不是全部,但比例很大,因此请关爱这个“不惑”的群体吧!
其他网友回答
四十是个分水岭,以前走过的弯路和踩过的坑的,现在都要把它们变成前进的垫脚石,不要再依赖外物,应该有自己的定力,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形成自己的风格方式,对人情世事,心中有尺度和准则,能够认清事物的本质。
人过四十以后,就不应该再意气用事,陷入情绪化的纠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不欲其生,又不欲其死,是惑也。
其他网友回答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这是夫子自道的为学次序和应达到的境界。三十岁的时候能够道德人格「确有所立,不退不转」而言行能够「约之以礼」了。
(详见「《论语》中孔子说“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下我的回答: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32597870716649730/)
「四十而不惑」是接着「三十而立」而言的。达到「不惑」的境界就是「知者」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知者不惑」具体什么意思呢?《论语注疏》孔颖达疏曰:「知者明于事,故不惑乱。」《论语集注》曰:「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
「知者不惑」并不是指知识从此完备而没有疑惑了,而是指在有志和能立的基础上,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志于学」其实是「志于道」、「志于仁」。到三十岁而能「不退不转」,有了再也不会改变的信仰或信念。但这样还不够。
世间万物变化纷纭,人生命运更是不可捉摸。你会遭遇困境,可能一直失败。可能没有人理解你,所有人都说你是错的。这种情况之下,你会不会怀疑你自己?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真的错了?你会不会怀疑自己所坚信的东西和所做的事的价值?你要不要随大流、听从众人?如果你有所怀疑,那么就是有「惑」。
「不惑」就是即使在上述那样的情况之下,也不会有任何怀疑和动摇。因为你「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你知道事是怎么个事,理是怎么个理。你不会遇见什么困境,或者被众人阻碍,或者其他因素就惶惑不知所措,你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知者不惑」。
《后汉书·种暠传》记载,种暠在承光宫监护太子时,中常侍高梵要把太子接到宫中。太傅杜乔犹疑不决,又不知该怎么办。种暠手提长剑挡住车架说:「太子是国家储君,关系重大,常侍你来接太子而又没有诏信,怎么知道你不是心怀奸邪呢?」于是高梵只得回去奏报,得诏令才把太子接走。杜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这大概可为「不惑」作一注脚。
「不惑」看上去不那么难。坚信自己所信的,坚守原则,不被外界所干扰就是了。很多人在很多时候是会做到这样的。如果做到这样,大概可以说到了孔子所云「三十而立」之「立」的层次,但还不是「不惑」。
即使你在外在的行动上没有被外界所改变,但你的心里是不是会怀疑自我?你虽然外在坚持,但是不是心里有点虚?如果这样的话,仍是有惑。不惑怎么会心虚,怎么会怀疑呢?「不惑」不仅是「不退不转」「有立有守」,而且是对于一切言论事变皆无所惑,是「知之明而居之安」的。是内心深处,从根本上「不惑」,而不仅仅是在行动上的坚持。
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皆是夫子自道。这种境界是一个人在那个年龄「应该」达到的,却不是一个人到了那个年龄就「必然」会达到的。
其他网友回答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惑,原指疑惑、迷惑,不解等……其实,孔夫子的“不惑”,即指通过不断学习与历练,没有了“迷惑”。是指四十应能达到的能力。
如今年过四十有二,且从自身理解,感触几点:一是人生之惑,回看过往,感觉青春尚未离去,人生却已及半,子女初长成,父母已垂幕,经历了愈多的长辈逝离,逐渐明白人生短暂,世事如烟。二是名利之惑,褪去年少轻狂、自命不凡,渐已明白平凡、平淡是真,世间宏图伟业的成就需舍去什么,守住什么。柴米油盐、食热屋暖的平凡才是众生的生活之真谛。三是脾性之惑,逐步褪去青春的激情放纵,曾经玩乐通宵、随群开怀畅饮,一句玩笑赌言,便不计成本去例证;一点点矛盾冲突,便歇斯底里甚至拳脚相向。而今,学会了适时的沉默与“糊涂”,学会了得过且过与闭口缄言。经历过的,让自己明白了什么“值”,什么“不值”。而且,不只是能理性的考虑后果,身体偶发的胸闷、乏力也提醒自己,应该多从健康出发,该考虑健身了……
其实,人生不同阶段,随着阅历增长,人生坐标位置不同,环境不同,也让我感悟不同,在不同中学习成长,在不同中领略多样人生,才会使自己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