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所有朝代为什么最多统治都是两三百年?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历史上中国古代朝代自夏商周后,几乎没有超过三百年的,西汉210年,唐朝289年,虽然南北宋加起来超过了三百年,但中间毕竟是分开了,那为什么夏商周都超过了五百年,周朝甚至能统治八百年呢,而夏商周以后的正统王朝不能超过三百年呢?这是因为夏商周是奴隶制国家,实行的是分封制,诸侯代天子管理天下,向天子负责,而天子只管辖京城周围地区。各诸侯权力很大,而天子只是共主,像现在的日本天皇一样有名无权,当然没人去争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取消了分封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大力加强了中央集。特别是在儒家思想的帮助下把皇权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皇权对那些有野心的人来说有致命的诱惑力,一旦给他们机会就会铤而走险。
王朝的兴衰规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往往是上一个王朝的推翻者。他们吸取上一个朝代灭亡的教训,改善民生,发展生产,一般都在前几任帝王努力下走向王朝的繁荣富强。而中后期的帝王大多都忘了前朝的教训,开始享受。所谓儿卖爷田不心疼,在他们的统治下,王朝慢慢走向了灭亡。虽然有的王朝会偶尔出现一个中兴的明君,但改变不了这个规律。
夏商周的统治那么长是因为奴隶制社会关系的简单,就是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帝王的权力很小,而诸侯权力大,所以没人主动去推翻,这样会惹众怒,而没有什么好处。但秦统一后的中央集权使帝王成了名副其实的九五至尊,天下人都梦想能成为皇帝。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所有朝代为什么最多统治都是两三百年?你怎么看?
大家好,我是易林逸夫,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历史上所有朝代为什么最多统治都是两三百年?要阐述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一:马克思恩格斯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等各方面的关系有力地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必然规律,一个朝代推翻另一个朝代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
二: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实行的是分封制,社会关系简单,就是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帝王的权力很小,各诸侯权力很大,而天子只是共主。如果各诸侯要主动去推翻帝王的话,会惹起众怒,而没有什么好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取消了分封制,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好多中央集权制的朝代,在儒家思想的帮助下把皇权发挥到了极致,这就使帝王成了名副其实的九五至尊,这样的皇权对那些有野心的人来说,就有了足够的诱惑力,一旦有机会,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取而代之。
三: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几乎全部是上一个王朝的推翻者,他们吸取上一个朝代灭亡的教训,在新朝建立之初,大力改善民生,发展生产,在前几任帝王努力下王朝逐步走向繁荣富强,而中后期的帝王大多都忘了前朝的教训,开始享受,王朝也就慢慢走向了灭亡。
四: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它首先改变了君王制度的延续!二千多年来几乎是世袭王朝。那么从秦统一六国到清朝未代,它一般规律是开国一两代皇帝主要解决中央集权和打天下时功臣名将的权力利益平衡以及私欲压制。比如:唐代的玄武门兵变,宋代的杯酒释兵权,明代的火烧庆功楼等等。以后三五代达到高潮,比如汉代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和请代康乾盛世等。接下来的几代就陆续出现各种各样矛盾的激化。而这种矛盾的不断激化,就会导致出现一个推翻旧王朝的思潮与力量,而这种思想的产生到完成,带来的结果便是改朝换代。那么从我国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世界其他国家朝代更替也有好多类似之处。
所以说,历史上大多数的朝代最多统治都是两三百年。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大家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敬请点赞、关注并转发,我的头条号是“易林逸夫国学自媒体”,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这个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经济因素。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都把农业作为立国的根基。一个王朝的统治者再完美,也会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当一个王朝政策非常好,社会发展很健康的情况下,便会出现所谓的太平盛世。这种盛世出现的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要有一个统治时间较长的统治者来维持政策的稳定;二是这位统治者的确是位英明君主。
当出现一个盛世之后,便会出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改革,也就是要调整政策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然而,对于一个创造了盛世的明君,他的继任者如果改革,那么就是违背先皇意志,从而引起朝廷质疑;但假如一直不改革,那么政治积弊就会积累到无法调和的地步。
于是,历朝历代的盛世,基本不会延续太久。在盛世逐渐衰落时,皇室的威信逐步下降,地方势力逐渐抬头,最种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其他网友回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大统一王朝,地力基本一定,所供养的人类族群成员也基本一定,但如果人员数量不作有计划的控制,到王朝末期,就会出现人们需求超过王朝的供给,最后出现“种群爆发”,人类社会就从“治世”走向了“乱世”。
这个过程如果按照现代生物学的总结,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的“生态平衡”,有一个“生态平衡——生态失衡——生态再平衡”。
中国的道家始祖黄帝最早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有专门的典籍《道经》对此进行了阐述,并成为道家创造的儒教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被炎帝后裔,法家的秦始皇实施了著名的“焚书坑儒”,首当其冲被焚毁,只留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真言传世,大意就是说,人们对于控制人类族群内部的“生态平衡”任务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核心就是万事万物都要追求之间的平衡状态。
黄帝的思想继承人老子把这种思想延伸为“无为而治”,也是以不轻易破坏人类族群的“生态平衡”为核心,但不同之处在于老子的思想已经分化为道家《道经》与儒家《德经》两个部分。
老子的道家贵族弟子杨朱为了论述人类族群如何保持“生态平衡”目标,方式主要是“一毛不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公无私,不因为道家及帝王的私心而破坏人类族群的平衡状态。
老子的儒家平民弟子孔仲尼则总结出“中庸之道”思想,认为保持人类族群“生态平衡”的关键就在于万事不要走极端,要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不温不火。
孔仲尼的传人仲长统则对人类族群的“生态平衡”理论总结为“一治一乱”,其实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失衡——生态再平衡”规律。
这种治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与道家的“人王”理论相配套,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治理体系维持“生态平衡”的延迟作用,这个限度在中国历史传统小农经济条件下就以二三百年为限,这就是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