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谋士李善长 李善长和朱元璋什么事让其耿耿于怀

网友提问:

李善长神机妙算,开始对朱元璋并不忠心,后来为何忠心耿耿?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李善长其实算不上神机妙算,只是事无巨细,善于拍马屁,算是当时的文化人。大明王朝真正神机妙算的是刘伯温。

李善长被朱元璋邀请出山,因为目光不长远,观察人心不准确,没有看到朱元璋的天子成色,于是转投饭桶郭天旭,郭天旭被尾自杀后,李善长才再次投靠朱元璋。这样反复无常,怎么能算得上是聪明人。

李善长之所以后来忠心耿耿,是因为功利心很强,就想在朱元璋这里谋得一官半职,当了中书省左丞相后业绩平平,没有创新意识,而且在朱元璋要求淮西勋贵交出职权回家养老后,李善长仍然不肯放权,舍不得离开丞相位置,最后朱元璋故意说错李善长的年龄,李善长才被迫提出辞职。

最为一国宰相,李善长始终没有看明白朱元璋的内心,不明白天子的担忧到底在哪里,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最后被蓝玉案拉下水。

相比之下,刘伯温要聪明得太多,刘伯温在朱元璋还没有建立明朝之前就发现这个大帅心思太敏感,太多疑,刚愎雄猜,知道自己将来如果为官日子不好过,于是一直想办法要辞官回家,在被朱元璋当枪使后还能保全自己。

而且刘伯温对大明王朝的许多问题看的很准,建议也很中肯,所谓忠言逆耳,李善长就是太聪明,所以朱元璋总压着他,但是朱元璋又十分依赖刘伯温,刘伯温被胡惟庸毒死后,朱元璋直接挑破了胡惟庸案色最后一层窗户纸。

其他网友回答

李善长悲剧性人物。跟着朱元璋造反成功后,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荣华富贵,反而诛三族祸连子孙。淮西圈中,李善长识得几个字并有点能力。他的能力也只是比朱元璋的发小强一点。说他神机妙算是夸大之词;说他忠心耿耿更是扯远了。造反功未成时,对朱元璋是尽心尽力的。功成后拉帮结派,自诩淮西圈老大。对胡惟庸危害乱国的过错不举报规劝反做壁上观,说穿是幸灾乐祸心态。其思想根处还是小农小知识分子狭隘意识。魔头朱元璋又岂能不杀他。有人把李善长比作汉萧何类人物,筹措粮草安稳后方李善长对朱元璋确有“萧何”之功。但功成后“隐退”安身智慧远不及萧何。萧何不争功以沉缅钱物使刘邦认为他是没野心权力欲的“地佬”而善终。而李善长对权力的追求是大臣中的“标杆”。说明李善长虽识字对书却没看透,对历朝的兴废是一本糊涂帐。与刘伯温是哥俩兄弟。刘伯温作为文人谋士性格刚烈,眼容不“沙子”是典型的败象。赞偿别人的优点也要容下别人的缺点。世上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对别人的缺点看的过重而容不下本身就是最大的的毛病。说刘伯温神机妙算,刘伯温却把自己算死了。在封建王朝这个舞台上,舞台上的“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在社会上的生态链,四行拱一行才能保持生态平衡,有两行争霸势必造成生态断链。李善长灭三族之祸,违背了生态平衡规律是自召之灾。

其他网友回答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第一,刘伯温一开始是元末的幕僚,曾经协助官军镇压农民义军(当然这些义军的残暴程度不亚于政府军),朱元璋是跟着郭子兴打着明教旗号的义军出身,虽然嘴上不说,但朱元璋肯定对刘伯温镇压义军有想法,第一层亲近感就少了很多,相反,李善长是定远名士,元末打乱,他一直观摩各路义军动态,虽未帮忙,但肯定没有参与政府对义军的缴杀。

第二,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人,而朱元璋,李善长都是豪州定远人,正宗的淮西老乡,从朱元璋称帝后种种举措可以看出,朱是一个对宗族,血脉亲情看的很深的一个人,再加上李善长跟他时间最早,而刘伯温半路出家,李善长与朱元璋全程方言交流无障碍,所以更亲近。

第三,朱元璋最早的班底就是以徐达,常遇春,李善长,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虽然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由地方割据头目变为一国之君,心态有所变化,出于制衡需要 ,他认命刘伯温担任御史监察百官,其实就是动用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文人集团对抗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但是朱元璋并没有给刘伯温多大地位,只是赋予依附皇权的监察权,但是李善长却是实打实的公爵,朱元璋的思想天平还是偏李善长那边。

第四,刘伯温是战略家,对战场格局有着很深的透析能力,但是这种人才很少见,发挥作用的次数也很少见,其实纵观刘伯温的一生,最闪耀点就是在于陈友谅决战时,主站与主和(其实就是投降)派斗的不可开交,刘伯温出来精锐剖析,主站到底,正中朱元璋下怀,但李善长不一样,他负责后勤,供给钱粮,甚至还在朱元璋外出时,率军伏击偷袭的敌对义军与政府军,这么说吧,如果在汉初,刘伯温是张良,那李善长就是韩信与萧何,李善长才是朱元璋的“功狗”,如果在汉末三国,刘伯温是郭嘉,那李善长就是荀彧加荀攸。

郭嘉跟刘伯温很像,曾经都是隐士文人,也都恃才傲物,但是郭嘉有同为文人世族的曹操爱惜赏识,那刘伯温呢,朱元璋草莽出生。

那是真正的布衣天子,所以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分赏绝对要比刘伯温高的多的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