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请举一个格物的实例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请举例子

网友提问:

能否用最简单的方法解释“格物致知”?

优质回答: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在儒家看来,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追求的最大责任与最高目标,而格物致知则是基础。格物致知包含着科学真理,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探究,寻找出事物的本质。现在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自然科学,都可以说是格物致知。不过,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所致的“知”,主要是指宇宙真理与人生真理。

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后,格物致知便成为理学探索“天理”的不二法门。理学是把传统的儒学哲学化、宗教化,程朱理学引进一个“天理”的概念,这个概念有点类似于“上帝”或“绝对精神”。那么如何人如何穷究天理呢?

朱熹说:“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也就是说,我们在“已知之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穷究之,以求“至乎其极”,穷究到极致的地步。大家看看,这个是不是与现代的科学精神一致呢?

但是,这种“格物致知”的穷理方法论,后来遭到王阳明为首的心学派的反对。因为王阳明去格竹子,格到吐血也没格出竹子的“理”来,所以他怀疑朱熹的方法论错了。心学认为程朱理学说倒了,真理不是存在于人之外,而是存在于人之内。因此,最重要的事,不是向外“穷理”,而是向内“明心”。这就是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一个不同。

那么,“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是不是错了呢?并非如此。其实王阳明格竹子,显然是格错了。你要格竹子的什么理呢?如果要格竹子生长过程的理,格竹子生长与土壤、气侯、病虫害等的关系,只要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比对等,是可以掌握这些理的。但是王阳明并不是探究自然科学,只是搬个板凳盯着竹子,要格什么理自己都不清楚,自然格不出个结果。

我认为,向外“格物致知”与向内“明心”,都是不可偏废的。我们对宇宙万物认识得越清楚,对自己也认识得越清楚。同时,我们对内心越清晰,对宇宙也会认识得越清楚,因为直觉的体验,是向外格物格不出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的格就是调正的意思。

那么物是什么呢?比如说写字潦草,固然是字写得不正,但更重要的是心不正,所以写得不正。所以要调正心。

致知,致是达到。到哪里?不是自身知识,应该是心里的知:良知。

致知就是到达内心的良知。

格物是调正我们的心,致知是到达自己的良知,意思一样,表达方式不同。

举几个例子来解释格物致知。

最近和朋友去健身。他很努力,但肚子瘦不下去。原来回来后他妈做好吃的,虽然教练告诉他不要多吃,但是他就是忍不住。

他原本吃一碗就够了,结果又吃了两碗,所以,格物致知对他来说,就是把他的心里对于食物的贪欲从两碗减到一碗。

比如调好闹钟五点钟起床,结果睡到了七点,这超过的两个小时,就是我们的懒惰心。要格物致知,就是要把心里对睡眠的贪心从七点钟调到五点。

又比如爱情。三毛说,每一次荷西出去,她都给他的兜里塞满了钱。

三毛说,爱情就像沙子,你越握的紧越往外流。

在爱情里也有度,如果你爱到让对方没有了自由,觉得窒息,你的爱就过了;如果你爱她,生病时也不关心,过生日一句问候都没有,这种爱就不够。

过与不够都属于不正,要进行调正,就是格物。你得问一问自己的良知,你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从爱情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格物跟致知的区别几乎没有。致知的同时就是在格物,格物的同时也是在致良知,它都是一体两面,是同一个东西。

现在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做不到自律,就是因为心不正。要把心扶正,需要很大的功夫、动力和忍耐力,所以我们说阳明学是一门勇猛精进的学问,是一门实践哲学,一点不假。

其他网友回答

同位不断划分,就知道是那么回事了。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致知、知易行难,与大道至简同时出现老子的《道德经》过,所以至少今天为止所有在这个问题里面回答的几乎都可以肯定是骗子或者装ac13犯,难出其右与左。

格物致知思想早于老子创作道德经时期已经存在,是上古文明的普遍认知和必须认知。是思维形式与模式。

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只作简略描述: 格,分类。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人类的科学家做实验就是在格物,通过无数次(很多)的实验得出科研成果就是致知。发明家发明一个东西也要经过无数次(很多)格物致知,才能发明成功一个东西。往大了说我们人类文明就是格物致知的产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