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魏晋时期文人都以“清谈”为荣?什么是清谈?
优质回答:
是的。魏晋文人崇尚“清谈”。
那么,什么是清谈呢?简单的说魏晋清谈是由一帮文人士族群体参与,聚在一起进行的学术社交活动,他们拥有相对一致的思想主张及自由精神,绝不是空谈。代表人物何晏、王弼等,竹林七贤也位列其中。
魏晋清谈,类似于一千多年之后的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文化运动,尤其与法国十七、十八世纪的文艺沙龙形式极为相像。或许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最早的、最具价值的“沙龙”、“论坛”、“俱乐部”。
正如魏晋文化史学家唐翼明所述的那样:所谓”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
01
清谈产生的背景
东汉后期,在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儒家今文经学和谶纬即由儒家思想衍生出来的神学,因其内容荒诞空虚,就只能用神学说教为东汉统治作无力的粉饰,却丝毫无助于当时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加之政局不稳,原有评议朝政的士族稍不留意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东汉末年的“清议”遂转成魏晋时的“清谈”。虽然魏晋的政治是极度混乱,然而,思想却是非常自由。
这与文艺复兴的产生是因为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控制的原因如出一辙。
02
清谈的内容和方式
内容:
包括三玄、佛理与其它,主要涉及生与死、动与静、有与无、圣人有情与无情等话题。
方式:
方式一:一个人主讲。这个人通常是有影响力的大咖。
方式二:二人论辩。由一人亮观点,另一人反驳。这和今天的大学生辩论赛非常接近。
方式三:多人谈论。这似乎有点像会议的分组讨论。
另外,清谈有一套严格的参与规则,用语讲究,辞藻华丽,在清谈的时候还要讲究类似于主持人的“台风”。当然,配套的还有道具,作用类似于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县官老爷的惊堂木,既生动形象,也能起到控制局面的作用。
03清谈的社会影响
清谈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百家争鸣”之后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具体为①清谈冲击了占支配地位的儒家经学;②清谈保护、传播了经典文献,如《周易》、《老子》、《庄子》等的注解大部分来自于魏晋清谈文人;③清谈对于消弭士族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具有缓冲作用;④清谈有利于人们廓清混乱的思想,也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展示的平台;⑤清谈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环境。
由于清谈人士为了自保,通常不关心现实生活、不关心政治及社会,在正统士大夫看来会导致“清谈误国”、“清谈亡国”,不过,学术界依然有争议,我们知道即可。
结论:
清谈不是空谈,不是喝酒聊天,也不是品茶聊天,而是高级知识分子酷爱的聚在一起探讨学术的“头脑风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魏晋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乱世,政局动荡,南北分裂,战乱频繁。
但是,这是一个个人意识觉醒的时代,士大夫摆脱了汉末儒学的束缚,更多地展现出自己的真性情。
真是因为这时的人比较注重个人意识,又生逢乱世,才出现了人们崇尚“清谈”的风气。
何谓“清谈”
所谓“清谈”,一般认为是由东汉末年的“清议”演变而来。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政,一部分正义之士不满意这种情况,对政治进行激烈的批评,当时就被称为“清议”。
但是,在古代中国,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哪里允许普通百姓随便议论政治呢,汉末的清议运动招致政府的镇压,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历史上也称“党锢之祸”。
渐渐地,到了魏晋时期,“清议”就演变为“清谈”了,也就是说议论的主题由政治转变了玄学。
当时人们喜欢谈《老子》、《庄子》、《周易》,但事实上,即使是谈论玄学,背后还是有政治的影子。
比如,当时有个著名的论题,叫作“四本论”,其核心就是争论“才兴离合”的问题,就是说一个人的才华和道德能不能分开看待,是否存在一个很有才华的人道德败坏的情况,不同的主张,背后反映的是“清谈”者的政治立场。
“著名评论家”收到追捧
题主说到“魏晋时期文人都以“清谈”为荣”,确实,在当时那种背景下,评论家成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群体。
他们对一个人的赞扬或者贬低,往往带有一种预言性质的色彩,这也反映出一个人的眼光格局思想境界。
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品评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出自当时“清谈”名士许邵止口。
许邵是当时著名的评论家,这些评论家往往是士大夫工人的有识鉴之能的人物,他们的权威性来自评议的公正、准确及富有预见,而不是仰仗官员的身份。
当时著名的评论家郭泰就是出身贫贱,后来谢绝去做官,他去洛阳拜见士人领袖李膺,深受李膺的赏识和赞誉。
当他离开洛阳返回故乡的时候,据说送行的车辆达上千辆,郭泰与李膺一起坐船过河,后面送行的众人望着他们两个,以为是神仙中人。
凡事,由盛及衰,都是一个过程。
清谈是属于魏晋时代的风度,但是不管清议还是清谈,最初都是具有批判性的,但是到了后来,又剩下高谈阔论的空壳,而失去了批判性的特质了。
——END——
感谢您的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乱不止,但却是文人名士层出不穷、风骨与清谈最佳的时代。
清谈是魏晋时期文人们的一种特殊活动,谈的是心境和修为,是生存与理想的哲学问题。
汉魏之时,唯才是举、选贤任能的学术之风是很盛行的。但到了曹魏时代,司马氏开始对人才进行管控和压制。到了晋代更是战乱不断,政策高压之下文人们不敢谈论国事民生, 在老庄思想及玄学和佛学的融入下,士人们开始了一种无为、自然风格的生存方式,这也便是开启了以“清谈”之风为荣的时代背景。
由于政治和社会风气的使然,魏晋士人们一边追求个性自由,一边维护社会体制; 久而久之使得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重文化性格,矛盾的心理使得精神世界充满了焦虑、迷茫与失落。
其实,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缺乏文人名士、朝廷名臣,魏晋也一样。但我们会发现,魏晋时代有很多的政客王臣超凡脱俗,开始了一种对个人精神彰显的追求和向往。 曹操、司马懿、司马昱、谢安、桓温、王敦、王导等,不论是英雄还是奸雄,都有一种追求人格独立、宽容的风度和精神。
而同时代出现的更多文人名士们,把这种魏晋精神彰显的更是淋漓尽致。
最有名的有竹林七贤、建安七子、隐逸诗人陶渊明、书法家王羲之、蔡邕、蔡文姬等。
谢安、竹林七贤以清淡知名,把老庄思想发扬广大; 嵇康才华横溢,到死坚持狂傲和不羁,在他临死前演奏的一曲《广陵散》更是世代相传; 诗人阮籍的狂浪和悲伤情怀,还有他的率真与自律,更是被后世叹为风流的真名士;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清淡悠然; 皇帝司马昱“大隐隐于朝”,是真正的清淡大家,虽政绩平庸,却爱好自然、风流不凡; 何晏、王弼把玄学揉合儒、道两家成为了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成就了其对美学史的巨大贡献;向秀、郭象的逍遥与自然的融合,使得老庄思想影响至今;醉酒之笔《兰亭序》,王羲之书法一绝,记录的就是一次集会清谈活动……
其实,对于历史中的魏晋时代文人,我们不能仅看到其清淡的风骨,更要看到其超然背后隐藏的清苦。
其他网友回答
导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文化现象,盛世这是官家粉饰文化,乱世则空谈理想,以求人格闪光。魏晋时期,因为长年战乱,所以人们生活困苦不堪,于是就出现了清谈,出现了嗑药等。那么这些人都谈什么呢?
清谈清谈,是什么人在谈?
首先,要了解清谈文化,得先要了解清谈的参与者。魏晋时期的清谈一般是文人士族参与的,这些人有的参加政治,有的著书论学,相比于平常老百姓,他们对于社会的困境更容易有认同感,也更容易有家国情怀。在这里面以谢安、竹林七贤为代表。
清谈清谈,谈些什么?
魏晋时期的清谈主要以《庄子》为研究,谈的也基本是老庄思想为主的哲学问题。从这个谈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清谈家所讨论的东西无关国家时政,纯粹是在探讨一个人在生活中如何自处,这也是战乱环境的无奈。
其他网友回答
清谈,是魏晋名士风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想了解什么是清谈,推荐去看一下《世说新语》,从汉末,到晋末,士人的言行举止,都能从这部书中品评,陈寅恪先生评价《世说新语》为“一部清谈之全集”,可见一斑。
什么是名士风度?
魏晋风度,也叫名士风度,听起来很抽象,却给人一种飘逸绝伦的神仙感。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不论贵族还是百姓,都掀起了一股“及时行乐”的风潮,明哲保身,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这种风气,对有追求、有志气的士子来说,是相当空虚寂寞的,但有啥办法呢,社会环境如此,你不如此,严重点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诞生了为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寂寞的社会风尚——名士风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清谈、饮酒、服药、隐逸。
什么是清谈?
清谈,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形成的一种臧否人物、评论时事的风气,也称为“清议”。
清谈在臧否人物、评论时事的时候,会把人从内而外地品评一番,从外在的容貌、举止,到内在的品行、才能,然后给人物作出评价,这个评价,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因此,魏晋士大夫在生活中,十分注重和热爱清淡,因为这是展示个人魅力的最佳场所,更是一举成名的捷径。
清谈的内容
魏晋时期的清谈,侧重于玄学,以《老子》、《周易》、《庄子》三部著作为主,称为“三玄”,主要追求的是其中知足逍遥、自然无为一类的抽象哲理,因此清谈又称为“玄谈”。
何宴、王弼,是开启魏晋清谈之风的重要人物,最开始,他们主张“无”的哲学思想,就是说,“无”是世间万物的本体,很明显,这是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在当时被称为“正始之音”。
我们熟悉的竹林七贤,在清谈时的思想主张有所不同,阮籍狂热于老庄之学;山涛则在老庄的基础上,杂以儒家经义;嵇康是个养生狂魔……竹林七贤思想主张有所不同,但生活理念上不谋而合,他们不拘礼法,热爱放歌纵酒,相同的生活理念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不同的思想主张让他们之间迸发出绚烂的火花,开启了令后世神往的“竹林风气”。
除了儒、道两家之外,释家也很快融入了清谈的大部队,以康僧渊、支道林为首的名僧,在老庄思想和儒家经义中,又加入了佛理,推动了佛家思想的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清谈并不以辞藻华丽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清谈要求语言简练,逻辑清晰,应对机敏迅速,最重要的是,只言片语间,要有深意,否则,就落了下乘。
清淡的方式
清谈跟今天的辩论赛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清谈时,设宾主两方,主方出题,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论据,称为“通”,然后宾方诘辩,用自己的论据去质问、反驳主方,称为“难”。
清谈最有趣的是,并不一定要多人才能清谈,只要你足够牛,你可以自己扮演宾主两方,自己抛出观点,自己进行反驳,反复分析义理,在一群名士中,你就是最亮的仔。
清谈时,手中必不可少的持物是麈(zhǔ)尾——类似于一种羽扇,但作用并不是用来扇凉的,而是用于指划,就像我们平时说话,到激动处不免手舞足蹈一样,名士门手持麈尾,指划的时候就会显得风度翩翩,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举个例子
魏晋时期的孔融,是当世名士,世称孔北海,小时候凭让梨一事名闻天下,你说巧不巧,孔子的儿子,也和他一样,从小就展示出了过人的聪颖机智。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世说新语》
说这天孔融正在午睡,5岁的小儿子偷酒喝,被6岁的大儿子抓个正着,老大问:“你喝酒之前,为什么不行礼?”小儿子回答说:“我这是偷,行什么礼!”
古代,就是重要的祭祀物品,地位神圣,人们在喝酒之前,为了表达对神灵的敬畏,通常要先行礼,再喝酒。
孔融小儿子喝酒这个故事,体现了他在言语上的机敏,而且颇具童真,一副小无赖强行狡辩的娇憨姿态,让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