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秦始皇是被人杀死的吗?为什么?
优质回答:
虽然秦始皇的死因,有不同的说法,但我觉得主流观点“病死的”还是比较靠谱的。
先结合下秦始皇此前也屡次遭到六国贵族的刺杀,但都安然无恙,说明他在自身安全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再结合出巡的几人情况:李斯,位高权重,这人比较忠心的,而且秦始皇没有杀功臣的毛病,李斯完全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去刺杀秦始皇。
然后就是胡亥和赵高。
胡亥没有主见,只知享乐,特别信任赵高,而赵高只是在秦二世时期才有了权势,在秦始皇在世时一没权二没势的,而且是跟着秦二世的,并且秦始皇因为“焚书坑儒”跟长子扶苏有了隔骇,赵高也属于善于钻营缝隙的人,没什么大智慧,大抱负,从这方面来说,他不善于谋划这类事情,只是借机改了传位的遗旨而已。
算算秦始皇,50来岁,在古代也不算是年轻的了,加上不得不说秦始皇为了秦国日夜操劳,每天要批很多公文,虽然概念里他跟勤政不贴边,但事实上是他确实很勤政,有个突发症状或者史书上很少记载帝王的疾病,有身体早就出问题了也说不上。
我觉得无论夏商周还是秦朝,人们在“阴谋”上还是比较少的,就是看秦始皇“不爽”都是“师出有名”,更何况是当时身边都是自己人。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秦始皇的崩逝,《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仅仅用了“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短短几字,而结合秦始皇崩逝前后的事态发展,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其去世的真正原因。那么,秦始皇真的是因病去世吗?若是被人谋害,那么凶手又是何人?
秦始皇崩逝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要搞清楚秦始皇到底因何去世,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秦始皇去世前后,到底经历了什么。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不仅出现了“荧惑守心”这种不详的天象,而且又发现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以及说出“今年祖龙死”的“仙人”。面对种种不祥,秦始皇命人进行占卜,“卦得游徙吉”,秦始皇于是决定再度巡游天下。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在左丞相李斯和幼子胡亥等人的陪同下,离开咸阳、巡游天下。十一月抵达云梦,遥祭葬于九嶷山的舜帝,后顺江而下经籍柯、丹阳至钱塘,因遇钱塘潮而向西绕行一百二十里渡江,登会稽山祭祀禹帝,并在海边巨石上刻下自己的功绩,后沿海北上开始踏上归途。
当队伍行进到平原渡口时,秦始皇突然患病,于是派蒙毅折回会稽山祷告山川。秦始皇这次病倒,御医们无能为力,队伍于是加速向咸阳赶去。可是如此一来,在用药无果的情况下,再加上旅途劳顿,秦始皇的病情愈加严重,时常陷入昏迷。
秦始皇或许也意识到了病情的严重性,于是在清醒的情况下,写下一封“与丧会咸阳而葬”的信给公子扶苏,令赵高加盖玉玺后交于扶苏。然而,赵高并未将这封书信寄出,而是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
对于赵高来说,谁来继承皇位倒不是很重要,打不了自此不受重用罢了,可是扶苏上位,蒙恬、蒙毅必受重用,这才是赵高所担心的。赵高曾因犯罪被蒙毅判处死刑,虽然最终被秦始皇赦免,但他与蒙家的关系也就此恶化。
在渡过黄河时,秦始皇再次因病昏倒,后脑不慎撞在了青铜冰鉴上,这次撞击导致秦始皇的病情愈加严重,就此昏迷不醒。次日,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秦始皇幼子胡亥前来探望,却发现秦始皇已经去世多时了。君王死在外面,且继承人还未确立,这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李斯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于是隐瞒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把始皇的尸体安放在一辆既能保温又能通风凉爽的车子中,百官奏事及进献饮食还像往常一样,宦官就假托皇帝从车中批准百官上奏的事。
此后,赵高先后说服胡亥和李斯,将胡亥扶上皇位,同时伪造诏书赐死扶苏、蒙恬,扶苏最终奉诏自尽,而蒙恬则被囚禁。
秦始皇到底患了何病,为何说崩逝疑点重重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小时候因在赵国为质,因而体制非常羸弱,常常患病,同时描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郭沫若据此推测,秦始皇或许小时候便已经患有软骨症和支气管炎,因此长大后胸部长得和鸷鸟一样,声音有点像豺狼。
成年之后,由于长期处理繁杂的政务,最终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郭沫若认为,秦始皇巡游途中癫痫病复发,昏倒时头又重重地撞到青铜冰鉴上,结果引发结核性脑膜炎。不过,这种病虽然在那个年代较为难治,但却不会在几天内便致人死亡,而是仍可以维持两三周的时间,而这段时间足以确保秦始皇返回咸阳。
此外,史料中关于秦始皇崩逝的记载,同样存在诸多冲突之处。大致有以下几点:
时间疑点:《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崩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丙寅日,而周家台秦墓出土的历谱则表明,该年七月并没有丙寅日。日本学者鹤间和幸于是认为“七月丙寅”应当看成是八月丙寅(二十一日)之误。而中国学者辛德勇则认为,应该是月份无误而日期有误。
死亡地点:《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崩于沙丘,而《赵正书》则记载秦始皇病重时便已经抵达柏人(沙丘以西)。
继承人选:《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留下遗命诏令扶苏返回咸阳,似乎有意将扶苏立为继承人,只是却被赵高所阻。而《赵正书》则记载秦始皇召李斯等议事,已经同意了以胡亥继位的意见。
就《史记》和《赵正书》来说,虽然两种史料的可信度均较高,但由于《赵正书》的成书时间要早于《史记》,因此较于《史记》的可信度反而要更高一些。
若秦始皇被人谋害,凶手又是何人?
从《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来看,秦始皇的突然崩逝显然疑点重重,那么如果秦始皇真的是被人所谋害,凶手又将是何人呢?
自古以来,关于谋害秦始皇的凶手,嫌疑人主要集中于胡亥和赵高两人,而由于秦始皇崩逝后胡亥获益最大,因此胡亥便往往被认为是谋害秦始皇的元凶。然而,根据《赵正书》的记载,秦始皇已经将胡亥立为了储君,却便使得胡亥没有了作案动机。
那么赵高是否有作案动机呢?显然还是有的。赵高由于与蒙家有旧怨,因而极为担心蒙氏兄弟得到重用,虽然《赵正书》记载胡亥已经被立为继承人,以他和胡亥的亲近关系,他根本不必再惧怕蒙氏兄弟,这点从此后蒙氏兄弟被处死便可看出来,但秦始皇命扶苏返回咸阳的这封诏令,却不得不让赵高忌惮。
赵高可以蛊惑胡亥,但却很难蛊惑扶苏,而从胡亥对扶苏的态度来看,他对于扶苏显然是极为忌惮的,因此赵高必然要极力阻止扶苏返回咸阳。因此,赵高或许不必篡改诏书扶立胡亥继位,但却极可能篡改诏令阻止扶苏返回咸阳。
如上所述,赵高或许没有胆量敢于主动谋害秦始皇,但作为中车府令的赵高,却极可能利用自己所处的位置,再加上秦始皇的重病,间接害死秦始皇。因此,如果秦始皇真的是被谋害,那么赵高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不是,他病死于巡游途中。秦王嬴政大军横扫六合,平定天下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施行郡县制,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他觉得“王”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历史功绩,与大臣们研究后,觉得“皇帝”一词比较有气势,决定采用这个称呼,又由于过去历史上只有“王”没有“皇帝”,自己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开始”使用这一称呼,所以称为“始皇帝”,又,国号为秦,亦称“秦始皇”。天下平定了,他想到了一个问题“长生不老”,于是,天下术士(其实就是江湖骗子)齐聚长安,炼各种灵丹妙药,都说是“长生不老药”,到现在也无法考证“始皇帝”那时候到底吃了多少种、吃了多少各类长生不老药,还有术士出主意说,大海深处有仙山,仙山上有仙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于是,他又到处入海求仙、求仙药,希望自己可以长生。现在的秦皇岛也是始皇帝求仙入海的地方,“秦皇岛”这个地名,也是那时候始皇帝赐给的,这也是天底下唯一以皇帝名为名的地方。秦皇岛的“秦皇求仙入海处”已是有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游客络绎不绝。言归正传,始皇帝入海求药不得,又有术士出主意说,只有童男童女才能见到仙山,摘得仙草,于是,始皇帝派一个叫徐福的术士,带500童男童女出海求仙药,当然,没有仙山,也没有仙药,徐福也不敢回来见始皇帝,据说,徐福带着这500童男童女一路向前,到了现在的琉球群岛一带,后来又开发了日本列岛,这就是日本国的由来。回到正题,各种灵丹妙药(其实是假药,甚至是对身体有害的药)吃着,再加上旅途劳顿奔波,又天气变化无常,始皇帝病了,这一病,还相当严重,终不治身亡。所以,秦始皇是病死的。千古一帝,千古遗恨啊。
其他网友回答
秦始皇不是被杀的,而是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秦始皇死于疾病,而非谋杀。
为什么说死于疾病呢?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资治通鉴》基本上套用《史记》说法。从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早已得病,而且“恶言死”,应该是预感自己将要死亡。
秦始皇生于赵国邯郸,小时候与母亲生活在赵国,彼时秦赵交恶,作为一名王孙,生活艰难可想而知,且患有癫痫及脑膜炎等病症,伴随终生。秦始皇晚年追求长生不老,或多或少服食过丹药,古代丹药一般都含大量贡硫等化学元素,对人体危害甚大。秦始皇时年49岁,在两千年前,可说已步入老年。
这样一个患病老人,长时间到处巡游,舟车劳顿不说,还要批阅奏章,治理国家,又恰逢七月流火,热浪翻滚,一旦恶疾发作,有极大可能暴毙而亡。
为什么不是谋杀呢?若说谋杀,即有凶手,稍微捋一捋,可能的凶手,只能是赵高、胡亥、六国杀手,我们一一分析。
先说嫌疑最大的赵高。《史记.李斯列传》载:赵高谓公子胡亥曰:“上崩……长子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高乃谓丞相斯曰……於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资治通鉴》记载大同小异。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赵高在秦始皇死后,先说服胡亥,继而说服李斯,三人“乃相与谋”。
杀人讲动机,赵高杀秦始皇,目的无非是高官厚禄,长久富贵。秦始皇死后,能够让他升官发财的只能是下一任皇帝,可是,他连下一任皇帝的人选都没有搞定,就把对他还不错的现任皇帝给杀了,要不是谋权篡位,所得与风险是不相匹配的。因而,赵高谋杀是难以讲得通的。
再说胡亥。根据《史记》,胡亥当然不是杀人凶手。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认为胡亥是杀人凶手,郭沫若甚至考证出杀人方式——胡亥用长钉钉进秦始皇脑袋。这纯粹是没有根据的猜想。
胡亥生平资料不多,我们从他做皇帝的表现来推断,这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被赵高玩弄于鼓掌之间,而毫无任何反击的迹象。因而,胡亥即使有杀人的动机,也没有杀人的谋略。
另外就是六国的杀手。秦始皇多次遭遇刺客,比较有名的有荆轲刺秦,张良博浪沙行刺等。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刺杀事件,秦始皇在自己的人身安全上肯定不会掉以轻心,秦国卫兵肯定会严加防备。这种情况下,杀手杀死秦始皇,神不知鬼不觉地全身而退,可能性几乎为零。因而,六国的杀手杀死秦始皇也是说不通的。
其他情况,比如赵高胡亥二人合谋,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合谋等等,也都只是无凭无据的猜测,而且在秦始皇的眼皮底下合谋而不被秦始皇发觉,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秦始皇的死因会成为一桩无头公案呢?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秦始皇死于巡游途中,史料记载并不详实,《史记》作为孤证,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二、丞相李斯秘不发丧,接着胡亥篡位,扶苏自杀,赵高弄权,强秦二世而亡……突发性事件一出又一出,而且故事性极强,因而关于这段历史的戏剧、小说等层出不穷,为了故事冲突,吸引大众眼球,猜想、创作在所难免。
总之,在没有确切史料表明秦始皇是被谋杀之前,我们应当相信秦始皇死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