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女乒王曼昱 女乒王曼昱全运会

网友提问:

王曼昱全运会、世乒赛、新加坡大满贯夺冠,她能称为国乒一姐吗?

优质回答:

王曼昱在全运会和世乒赛分别夺得女单冠军,但是在新加坡大满贯赛她没夺得女单冠军,她得的是亚军,她与孙颖莎合作夺得女双冠军。

王曼昱从东京奥运会之后至今这七、八个月内夺得大赛冠军最多不假,但是她也绝对算不上女乒领军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她只是在短暂的时间之内成绩比较突出,但在此段时间内她也输给过杜凯琹和陈梦,说明她没有绝对的统治力。第二,王曼昱和陈梦、孙颖莎属于同一水平,她们之间谁都没有绝对优势,比赛也将是互有胜负,她们是共同的领军人物。第三,要想成为领军人物,仅有球技高还不够,其他方面也要突出,王曼昱在这方面还有差距。

综上分析,王曼昱是一位出色的选手,但算不上领军人物。陈梦、孙颖莎和王曼昱共同成为女乒的领军人物。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问答邀请!

王曼昱,热爱和喜欢中国女乒的人们来说,大家都是熟知的,她是继东京奥运会夺得女团冠军之后,接连在全运会,世锦赛,包括年初的新加坡WTT大满贯赛夺得冠军,这次新加坡WTT大满贯赛,在争夺女单时,三比四惜败陈梦,与冠军擦肩而过,夺得本届大满贯亚军。

王曼昱是中国女乒三大主力之一,要说成为女乒一姐,还是尚未过早,由于她的年龄要比陈梦小,并且成绩在上升期,以后的发展之路还很长,再经过大赛的历练,以赛代练,能有驾驭赛场能力,包括比赛的心态和稳定性再提升点,相信在国乒女队里还是主力球员之一,不久的将来成为女乒一姐,只是时间问题。

王曼昱目前的成绩很好,虽说这次败给陈梦,这也是情理之中,国内球员比赛都是五五开,只要心理和比赛的心态,都能调整到最佳,就能取胜。

陈梦,是国乒女队的当代一姐,对于王曼昱与陈梦相比,技术特点王曼昱占上风,场上的比赛经验陈梦略占上风,可以说,在国内竞争之中,陈梦和王曼昱只是伯仲之间,谁发挥更好就能取得胜利。

王曼昱,不能给她太大压力,比赛的机会还很多,只要平时加强训练,提升自信心,将自己的技术特点发挥出来,能够运用到实际比赛之中,胜利就会向她招手。

其他网友回答

按照现在的形势来看,目前没有能真正脱颖而出力压群雄成为一姐,就算是目前女队最稳定的新三驾马车,也只能说不分伯仲,互相都没法力压其他人,论成绩,三人都无可挑剔,谁也没有比谁好太多,孙颖莎仅有一个wtt世界杯总决赛冠军,王曼昱才拿了一个世乒赛冠军,陈梦想成就大满贯得2023年才有机会。但如果说按目前的形势,谁最有可能先成为国乒一姐,我的答案还是:王曼昱

正如我之前回答过的,按照各位对于一姐能力的分析,要在每个项目都能发挥出足够强的能力,但这些项目也还是有主次之分的,单打>双打=团体>混双

单打是一切的基础,单打不行就什么都不行;双打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项目,也可以作为团体的一部分,而混双更像是锦上添花一样,有一定的成绩就可以了。

而王曼昱目前就做的很好,甚至可以说比大部分人认为的孙颖莎还要好,首先单打成绩就不用我说了,王曼昱的世乒赛冠军含金量比孙颖莎的世界杯总决赛冠军含金量高,这是无可争议的;女双方面,孙颖莎除了搭档王曼昱,其他貌似就没有成绩特别好的,而王曼昱的双打搭档就更多,不止孙颖莎,还有陈梦 朱雨玲 车晓曦等等,且成绩都不俗,东京奥运会的团体第一盘双打都是王曼昱在打。所以在双打上王曼昱也是强于孙颖莎的。

团体方面,那就要结合单双打来看,无疑还是王曼昱更占优。很多人都认为孙颖莎团体一单拿两分的能力很强很重要,这也是有成绩做依据的。但我认为,能打第一盘双打的三单在团体赛上拿两分的能力甚至比一单更重要,就拿王曼昱举例,分析如下:

首先,王曼昱第一盘双打赢了,那么一单孙颖莎的心理压力就会比较小,拿下比赛将会更容易,而一单赢下的话,那么三单王曼昱就成了决定胜负第一个关键;其次,如果双打输了,势必会给一单带来压力,如果一单再输,那三单就输不起了,一旦输了就会输光整场。

所以,换句话说,双打三单才是整个团体赛的核心,因为三单是有机会占得先机拿两分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而一单更像是补充和保险,如果三单扛不住,一单才能发挥更多作用。而能够拿两分的三单,自然而然也具备担任一单的实力,反而是能担任一单的队员,不一定能取代三单的位置。就像东京奥运会团体赛,要么是莎曼组合要么是梦曼组合,就没有出现过莎梦组合,更加说明了王曼昱在团体赛的无可替代。

最后说说混双,国乒开始重视混双其实也是东京奥运周期开始的,当时只有一队王牌组合就是昕雯联播,可许昕刘诗雯并不算是一哥一姐,一哥是马龙,而一姐一开始是丁宁,丁宁退役后新一姐还没诞生,说明混双很重要,但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给在单打上不太如意的队员一条新的出路,并没有团体那么重要。

所以综上所述,王曼昱目前并不是一姐,但是是最有可能成为巴黎奥运周期的那一位!

其他网友回答

毫无疑问,能!

其他网友回答

她没有夺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