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应该怎么看 怎么理解道德经中的道与德

网友提问:

《道德经》对道德是怎么看的?

优质回答:

《道德经》中的“道德”与我们现在理解的“道德”两个字的意义不一样。

现在对“道德”的理解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1]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他们是连在一起的,不能分开。

《道德经》中的“道德”

他们是分开的两个内容,分为:道篇和德篇。

1、德

是遵循“道”的行为,就是德。

所以德在后,道在前;整部经书中有很多看似重复的内容,其原因就是在这里。

2、道

写到这,很难写,因为千百年来没有人把道说清楚。道德经第一张自己也说了,凡是说出来的,可能都不是。但是有一点:既然老子写的第二篇德篇,是指依道而行的人,那么很明确有一点:那些把道说的天花乱坠,玄而又玄的解释,肯定不对。

老子都认为道是可行,而且简单,大道至简嘛。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中道德比现在的道德的含义更广泛更深刻。

查高级汉语词典,道德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本义指行走的路,后来又指道德,道义、正义,指方法、技巧,还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等等。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道德”是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长期约定,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些习惯。比如赡养老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美国人则没有这个习惯。你不能由此评价中国人有道德,美国人缺德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有各的生存方式和习惯哈。

《道德经》中的“道德”与孔子叙述的“道德”也是不同的。孔子所谓“道德”就是一些人为的社会规则。有些甚至是强迫性的习惯,比如古代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是违背自然法则,是不符合《道德经》中的“道”。不“道”肯定也不“德”啦。

《道德经》中的道为主,德为辅。德体现道,道主导德。一个人或集体顺应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按自然法则制定社会规则,就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得道者才会多助。失道者只会寡助或无助。

道德经》里所说的“道”和“德”是两个不同又相关的东西,而且许多人的定义和理解都不一样。我个人理解,“道”是客观上存在的但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例如,我请你拿一个苹果给我,你通常不会搞错。但我如果让你用语言来说明什么是“苹果”,对于一个没见过苹果的人来说,你就不容易说清楚了。所以,”道”是存在的但又很难说清楚的东西,可是我们要生存、成长、发展、成功,就必须明白什么是“道”,这就需要观察、学习和领悟。领悟的结果就是“德”。当我们内心领悟了“德”,就明白应该怎么做。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的道德主要指世界运行的唯物规则和人心趋吉避凶的唯心规律…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讲的道和德是对人的不同层次生灵的不同称谓。老子讲的道实质是指宇宙生灵,叫做宇宙生灵谓之道。而老子讲的德是指世间人的灵魂素质。叫做人的生命灵魂素质谓之德。总之生命灵魂在宇宙就叫道,而在世间就叫德。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理解《道德经》这本书,理解”道德”二字,先要从追溯作者开始。

关于老子,我们需要搞明白几个问题。

1.老子是否是真正的活了200多岁?

读过《史记》的朋友,研究老子的言行,从开始到结束,中间跨了200多年,难道是司马迁写错了吗?

其实司马迁是对的。

老子首次出现在周幽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80年。

这位老子,字伯阳,曾经预测西周必亡,人们称呼他叫伯阳甫,古代对甫有两种解释,一个是父老,另一个对男子的尊称。

因此后世人断定此人就是老子,因他和老子官职相同,字相同,那个”甫”,对他的尊称。

这个断定,其实是错的。

其实这个人是 老耳的曾祖父,也就是爷爷的爸爸。

比如张三很有名,但张三父亲不怎么有名,别人记不住张三爸爸的名字,如何向别人介绍他呢?

会说,张三爸爸说了什么。

这里的伯阳甫,说的人,不是伯阳本人,而是他的祖上。

我们会发现老子之所以活了200多岁,有的是160多岁,还有70多岁,三个不同版本,只是因统计口径不同,表面上都是老子,其实是三个不同的人。

那么您要问了,为什么这3个人都叫老子呢?

周代的官职是世袭制,如果张三的爸爸是国家图书馆长,人们称呼他叫张馆长,张三的爸爸退下来后,接上去当馆长,大家还是叫他张馆长,后来张三再退下来,他的儿子接位,还是张馆长。

人们还是称呼张馆长,可是是三个不同的人。

其实,老子,本姓老,子是爵位,也是一种尊称,类似馆长或局长一类。

这样的话,历史上出现过3个叫老子的人,

一个是预测周朝将灭亡的老子,

一个是写《道德经》的老子,

一个是孔子去见过的老子。

后世把这三人混合在一起。

2.老子是不是指的是同一个人?

现在我们以老耳为分界,理清一下三人关系。

第一位,记载在《史记》中望周朝气衰言其不过一纪的老子,他的真名没有人知道,后人因老耳字伯阳,因此尊称他为伯阳甫,这位老子是老耳的曾祖父。

第二位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子》,也就是《道德经》的老子,姓老名耳,字伯阳,出生在周惠王时期,也就是大约公元前655-652年,出生在陈国苦县厉乡,后来楚灭陈,该地称为楚地,后来又恢复为陈,都是同一个地方。

老耳20岁左右,因战乱投奔他的堂叔父,他的叔父任周太史,没有子嗣。

三四年后,周襄王31年,袭其叔父的职位。

周定王五年,离开周王室,任职32年,那年57岁,后携带全家人与尹喜一起,居住在陇西仁和村,改姓李,天下李姓,源自这里。

第三位,孔子问学于老子。见到的老子不是老耳,而是老耳的远房侄子,老聃。

老聃,出生于楚国苦县,公元546年,来周王室,袭任周太史,那时是周灵王时期。

3.孔子见到的老子,是谁,他们之间谈了什么?

孔子见到的老子,不是《道德经》的原创作者老耳,而是他的侄子辈的一个人,后世称 老聃。

那时,老耳留下的《老子》也叫《道德经》,已经被存入国家图书馆,

老子见老聃,有2个请求。一个是想恢复周礼,因为周公和老耳是他的偶像,而周礼是周公所倡导的,周公是中国儒家文化和思想的奠基人。

最早的周公思想—周礼,和后世的 周礼,特别是《周礼》,这本书,除名字相同外,其内容已经相差很远。

周礼,是周公倡导的社会伦理制度,核心是【敬德保民】。

当时人们心中的”德”和现在的”道德”没有关系。

【德】本意是顺应自然,保民核心是”民治所欲,天必从之”。

那时家天下的思想宗旨,天下之人,皆为一家,皆为天子,都是上天的子孙,君王是上天的长子,可以代表家长来管理家中事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