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在历史上,有意思的墓志铭有哪些?
优质回答:
罗伯斯庇尔的黑色幽默
先说说罗伯斯庇尔的生平吧,估计有些兄弟不算特别了解,这哥们是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之一,在当时绝对算风云人物。一个有点冷的知识是大革命爆发之前这伙人也有分歧,有些人并不主张干挺国王,觉得君主立宪是个不错的主意。
另一伙人自然是生死看淡的类型,表示要么国王死,要么我们死,因为这伙人经常在一家名为雅各宾的俱乐部聚会,所以被叫做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正是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
其实细翻历史罗伯斯庇尔并没有太多参与那次起义,只是在起义后强烈要求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夫妇,并且在随后的执政过程中打开杀戒,最终在一场政变后也被送上了断头台。故此这货的墓志铭不是他自己写的,只是别人对他的吐槽,其内容如下:
过往的行人啊,不要为我哀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真正牛仔的遗愿
在美国犹他州卡什县洛根公墓中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坟墓,埋葬在里面那哥们叫做罗素·詹姆斯·拉森(Russell James Larsen),关于这位仁兄的生平已经无法考证,只知道他在二战期间曾经加入海军,退役后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牛仔
简短生平并没有阻止他的坟墓变成网红打卡地点,因为那里拥有犹他州最幽默的墓志铭,可以确定墓志铭是拉森自己的创意,并且他狂热的热爱牛仔生活。拉森先生的墓志铭如下:
我最喜欢的两样东西是骏马和美人,我死以后希望你们把我的皮做成女士马鞍,这样我就可以在最喜欢的两样东西之间安息了。
同性恋者的最后吐槽
这次故事的主角叫伦纳德·马特洛维奇(Leonard Matlovich),他是一个勇敢的军人,虽然军衔只是中士,但在漫长的越南战争中他还是积功获得了紫心勋章和铜星勋章,然而一次意外负伤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回到美国养伤期间,这哥们发现了自己真正的渴望,他终于明白男人之间才是真爱,于是悍然走进了同性恋的殿堂,还因此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只是军队并不体谅这种高尚的情感,直接把他踢出军籍,直到伦纳德因艾滋病死亡也没收回成命。于是可怜的伦纳德给自己写下这样的墓志铭:
我参加军队时,他们因为我杀掉两个人给了我一枚勋章;后来我爱上了一个人,他们把我解雇了。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墓志铭可以列出很多国内外诗人作家耐人寻味的例子,诸如诗人叶芝的“冷眼向生死,一骑过红尘。Cast a cold Eye On life,on Death Horseman,pass by ——W.B.Yeats也有人译为: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赶路。(他晚年作品《本布尔宾山下》最后一句”;济慈的“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的“他从未长大,但他从未停止成长。”;司汤达的“”生存过,恋爱过,写作过。”;博尔赫斯的“不应恐惧(古英语诗《莫尔登战役》)”;莎士比亚的“”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勿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的祝福,迁我尸骨者定遭亡灵诅咒。”;海明威的“恕我不起来了。”;马克吐温的“他观察着世态的 变化,但讲述的却是 人间的真理。”;福克纳的“紧抱着我的泥土自会让我呼吸。”;雪莱的“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艾米莉·狄金森的“”归去(Called back)”……
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数不胜数的墓志铭,仔细琢磨与考究,每个都非常有意思,有内涵,有时代背景……有的和自己生平有关,有的则是和死后的希望有关,有的是自己生前写就,有的则是死后朋友、知已或家人帮着写的类似盖棺定论的话。至于哪个更有意思,这要看个人感觉,就像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文风,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样,这个“有意思”也要根据个人喜好。
我个人感觉最有意思的是日本导演大师小津安二郎墓志铭:“无”
因为,小津安二郎这只有一个“无”字的墓志铭,相较于武则天的无字碑来说,更洒脱,更决绝,也更耐人寻味。武则天的无字碑虽然空无一字,但还有“”一切留给后人评说”的余地与可能。
小津安二郎的墓碑上,没有姓名、没有出生与死亡日期,则直接刻上了一个字“无”。没有了,死了。死了,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闭,万事皆空。当然,这只是从中国俗世哲学层面的理解。但是他这个“无”字,却真的和中国有莫大的关系。
这是在1938年,小津安二郎来中国之后,南京鸡鸣寺的主持给他写的一幅字,字幅上只有一个字“无”。
至于当时主持为什么会给他写这么一幅字,用意何在,他又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这幅字,以至于死后还有刻在墓碑上,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我们在这里不去深究。
我们要说说这小津安二郎是因为什么来到的中国?
上面提到1938年,可能聪明的读者都已经猜到了。对,没错。小津1938年来到中国不是来游学,也不是来旅居,他是来参军的,是侵华日军。这放到当年的时代背景来说,许多人会莫明就起了恨意。但是对于一个生命的个体来说,宽容地说这也并不是他的错。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更何况又是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大日本皇军呢。
小津安二郎的墓地
说到这里,可能你就不再奇怪,为什么他会喜欢中国僧人写的这个“无”字,又为什么在他拍的战后电影作品中,总是笼罩着浓重的死亡气息了。
小津安二郎其人
首先,作为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不算长的人生算是敬业的,也算是成功的。他一生一共拍了54部电影。但他一辈子几乎只拍摄家庭题材,不乏日本普通家庭生活,探讨夫妻关系的作品,且镜头中的家庭关系多以崩溃而告终……更为奇怪的是,拍了一辈子婚姻家庭题材的他,自己却终身未娶,孤独一人,也没有子女。
如果你看过他拍的《彼岸花》、《晚春》、《早春》、《浮草》、《麦秋》、《秋日和》《东京物语》《东京暮色》等电影,你就会理解他是怎样利用省略与留白告诉观者人生的明朗或无奈,又是怎样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你就会懂得,他为何那么着迷“轮回和无常”。
但是你也会更加疑惑,一个对家庭生活如此体察如微的的人,为何一辈子不结婚呢?
由于小津安二郎过于孤独过于神秘,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都是空白。直到今年年初,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推出了国内首次翻译出版的40余万字的《小津安二郎全日记》,一个真实的小津安二郎才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该日记收录了自1933年至1963年小津的32册日记,正好是他60年人生的后一半记录。
从小津安二郎的日记里,我们能了解到他不仅会拍电影,他还爱读书,爱文学,爱旅行。日记中记录全是他自己工作及观影的感受,到各地旅行的体会,以及他与同时代日本作家、电影人、艺术家之间的交往。日记的出版属为难得,有人把它称作“全日记是从美学世界进入其私人世俗日常世界的一把密钥。”
电影《东京物语》剧照
小津安二郎生死同一天,六十一轮回
了解小津安二郎的生平,愈发觉得他颇具传奇色彩,世上生死如他这般巧合的人怕也不多。
他出生于1903年12月12日,60年后的同一天12月12日因身患癌症而去世。按我们中国人的说法,整整一个甲子的轮回。
人生的起点与终点交汇在同一天,就像一个闭合的环,一个完美的归宿,这似乎正应了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我要拍的不是故事,而是轮回、无常等深奥的主题。”
说到这里,活得通透的人大概会不由自主想起那个“无”字,两手空空而来,两手空空而去,一切皆是虚妄,一切皆是虚无。
正如《红楼梦里》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而最奇的是,小津安二郎在在去世当日,竟然也做了一首类似的俳句:
大雪纷飞白茫茫,但愿把它披身上,倘若今宵我死亡。
这也不禁让我们一声长叹,随之唏嘘:白茫茫大地,一片虚无。
小津安二郎去世后,家人觉得“无”这个字是他生平最喜爱的一个字。
于是就请身为道长的朝比奈宗源书写了一个“无”字,刻在他位于镰仓圆觉寺的墓碑上。
我是舍知堂堂主,但愿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某些启思与感悟。欢迎在留言区探讨交流,我会珍惜您的每次访读,若时间允许的话,我会一个个回复。
其他网友回答
毛主席画
其他网友回答
姚伯多造像、汝南王砖塔铭、广武将军碑、魏文朗造像、石窟寺墓志小品等等,都是趣味多多,其奇异书法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欣喜。
其他网友回答
既然说到了墓志铭,首先要说的肯定是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无字碑了。
武则天一生可以说传奇之极,十四岁时因长得很美,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但武则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始终没有得到宠爱。直到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有了感情。
李世民去世,所有不知名嫔妃被发落到感业寺出家。直到第二年,前来上香的唐高宗李治发现了武媚娘。在王皇后的唆使下,武媚娘开始了传奇的宫斗之旅。
作为王皇后的棋子,武媚娘不负众望斗倒了萧淑妃。但是王皇后没想到武媚娘下一步对自己下手,把自己也赶下了皇后宝座。
于是高宗和武则天不但感情真挚,而且在政治上结为盟友,共同打击元老大臣。后来李治头疼厉害,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史称“二圣临朝”。
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氏为皇太后,后来临朝称帝后改名曌。从一个普通的不入流嫔妃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一生功过是非留给后人人评说。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但是负面评价也不少,于是武则天在自己陵前立下了著名的无字碑。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