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宋太宗 宋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宋太宗这个人?

优质回答: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吸取五代教训,没有制定传位儿子的计划,而是一心一意培养弟弟赵光义。准备来个兄终弟及。

当然,赵匡胤也没那么伟大。

自己打的江山,怎么可能便宜弟弟呢?所以他的计划,实际上是先传兄弟,再让弟弟传回给自己儿子。

大致的传位顺序是这样的:

赵匡胤→三弟赵光义→四弟赵廷美→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

但到975年,灭南唐后,天下太平,赵匡胤感觉不用让弟弟过渡,直接传儿子,貌似皇位也能稳固。便又后悔了。又想培养儿子赵德昭为接班人。

然而天不假年,976年赵匡胤突然去世。传位儿子的计划戛然而止。

皇帝去世,后宫自然是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赵德芳的养母宋皇后得到消息后,找来内侍都知王继恩,让他去请赵德芳,立即马上进宫继位。

但不想,王继恩野心很大,出宫后,一路小跑到赵光义家里,投靠了赵光义。

于是最后赵光义截胡赵德芳,抢到了皇位。

赵光义继位后,很清楚皇位是抢来了,知道肯定有人不服自己。也知道自己得能力不如大哥赵匡胤,对朝堂内外的控制力不强。

所以他当即拍板,灭了北汉!想要靠灭北汉之功,增强自己的执政合法性。

说干就干。977年给赵匡胤服了一年丧后。

转到978年,赵光义就下令修造兵器以及攻城器具,转运粮草,积极为攻打北汉做准备。

979年正月,宋灭北汉之战打响。

这一战,非常顺利。赵光义指挥多路宋军只用四个月就把北汉灭了,实现了赵匡胤多年以来未完成的夙愿。大宋境内大小官员与百姓纷纷欢欣鼓舞,群臣自然也是向赵光义送上马屁无数。

面对群臣献上的马屁,赵光义心态飘了。

自继位以来,两年多了,他一直都活在赵匡胤的阴影下,担心别人在后背嚼舌根子,说他配不上皇位。

现在好了,灭了北汉,他已证明了自己。于是乎,他的心态就飘了。觉得自己还可以趁热打铁,收复幽云十六州,彻底稳固执政合法性。

赵光义头脑发热,大臣们还是清醒的。

当赵光义向大家表达了自己伐辽加收复幽云的想法后,群臣纷纷劝诫:刚打下北汉,士兵损失挺大,也没赏,现在和辽国开仗,粮草、兵力、士气都不行啊!

但赵光义不管,他就是要打。并且表示自己要全国动员!把东京、河北的兵源、战略储备仓库都送到前线找契丹人玩命。

大伙拗不过他,只好顺从。

于是在这种氛围下,979年五月,刚刚在太原城下激战的宋军,又千里奔袭到河北,对幽云十六州展开了疯狂攻势。

此一役,便是“高粱河之战”。

这一战,宋军败得太惨了。赵光义始终觉得自己很稳,契丹小丑不足挂齿。直到被辽军射中大腿后,他才发现自己才是小丑。此前灭北汉刚刚积攒得一点声望,被自己败得一干二净。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当他逃出战场,众将领找不到他后,竟然产生了于阵前拥立赵匡胤次子赵德昭为帝,并把战败责任全甩锅给赵光义的想法。

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赵光义最恨别人提自己德不配位,该让位给赵匡胤的儿子。

所以当赵光义安全回到开封后,对所有人都是火冒三丈。他先是高调的处分了在这次高粱河之战中,犯下错误的几个将领。然后又大大申斥了一番文武百官们。

最后,成功把锅全甩了出去,丝毫不提此战实际上是他一意孤行发动的。

赵德昭觉得赵光义有点过分,就说陛下有点过分了,大家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您怎么可以这么说大家呢?

赵光义正愁不知道该怎么训斥赵德昭这个潜在威胁,见赵德昭主动出来送死,他就非常刻薄的说:呵呵,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等你当了皇帝,再赏他们吧。他们不是拥戴你做皇帝吗?

赵德昭明白赵光义的潜台词,也知道叔叔视自己为威胁。下朝回家后,他就自杀了。

赵光义闻讯后,大惊失色,跑到赵德昭灵前失声痛哭:侄子,你怎么这么傻啊!说你几句就寻短见?

赵德昭死后不久,他年仅二十三岁的弟弟赵德芳也莫名其妙去世。赵光义事后,又是一番痛哭流涕。

赵德芳因何而死,不知道。当时的大臣也都不敢问,均沉默不语。因为大家知道,还有一个赵廷美。

皇帝不除掉他四弟,这事还远没结束。

果然,继979年赵德昭自杀,981年赵德芳暴毙之后,赵廷美在982年也倒台。

他先是被赵光义逐出开封,紧接着又被赵光义下令软禁在房州。最后抑郁寡欢而死。

接连三个威胁都不在了,赵光义很高兴。皇位稳了!

但不久后,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什么呢?定难军,也就是党项人造反了。

982年,趁党项内斗之际,赵光义下令将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的大小亲戚全部“接”到开封圈养了起来(西夏立国之前,党项人的首领一直半独立于中原王朝,受中原政权册封,世袭定难军节度使一职)。并派大军接管了党项人的地盘。

宋朝缺马,党项人的地盘产军马。赵光义对定难军早就垂涎三尺了。

旨意下达后,当时大部分党项高层都服从了命令,只有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跑了。后来李继迁拉起了一支队伍,跑到沙漠里与宋军打起了游击战。

听说了这事后,赵光义起初不屑一顾。但后来李继迁的人马越来越多,屡挫宋军,赵光义急眼了,便派名将李继隆(只是名字与李继迁相似,李继隆是汉人)讨伐。

名将就是名将。李继隆一出马,李继迁被打得抱头鼠窜。此后,李继迁屡战屡败,所部损失很大。眼瞅着事业就要中道奔殂了。

但估计是赵光义觉得党项人不过如此,折腾不起水花。又想起了七年前的一箭之仇。便放了李继迁一马,调集全国兵力,也包括围剿李继迁的兵力,北伐辽国去了。

此一役,便是“雍熙北伐”。

这次北伐,宋军又是惨败。曹彬率领的中路主力宋军死伤无数;西线宋军副将是杨业被辽军俘虏,绝食三日而死。

事后,赵光义再次甩锅。他认为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曹彬没按照自己的指示行事,导致自己天才的战略意图没有执行。于是曹彬就背了锅。

事后,为了避免将领不按自己意图形事,赵光义创造性的发明了遥控阵图。运筹于朝堂之上,决胜于千里之外。

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他不管。反正他在千里之外对着地图部署战术,将领们都得按照他的部署打仗。不听话的,擅自做调整,打赢了也不赏,打输了双倍惩罚。听话的,打输了不罚,打赢了双倍奖励。

为防将领不听命令,每次出征,赵光义都要派监军。在职权方面,监军的权力要远大于统兵将领。

将领们打仗,既要想着怎么对付敌人,还要与监军斗智斗勇。这算个什么事嘛?

与宋廷内部扯皮不断不同的是,当时辽国上下的心情可谓是好到不行。又打赢了,看来宋朝不过如此嘛。

于是,辽国便开始着手反击宋朝,屡次进犯宋朝边境。同时还接受了李继迁的依附申请,扶持李继迁在西北牵制宋朝一部分兵力。

有了辽国的支持,李继迁就此鸟枪换炮。成功在西北打下一块地盘,将党项变成了大宋西北的一块牛皮癣,直接影响了此后宋朝的百年国运。

赵光义本想吃掉碗里的,再吃锅里的。结果他是锅里的没吃到,碗里的也没吃到。

由于连番的政策失误,赵光义意识到,自己在武功方面永远都无法再与自己哥哥赵匡胤相提并论。于是他就转变方向,开始在文治方面发力。

北宋开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建设活动就此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具体怎么做呢?简单点说,就是进一步重文抑武,在赵匡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文官的地位,增加文官的编制。

如果说赵匡胤鉴于五代之乱,而实行“崇文抑武”策略,防止骄兵悍将动辄搞事,属于是正常操作。那赵光义在此基础上继续压制武将地位,把“崇文抑武”变成“重文轻武”,就属于矫枉过正行为了。

因此,我们今天对宋朝积贫积弱、冗官冗员、重文轻武的印象,实际上始从于赵光义时代。赵匡胤活着时,北宋还没这些问题。文官也不敢在公开场合歧视武将。

总的来说。在赵光义的思路指导下,北宋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础政治架构。

在这个框架下,北宋冒出了一堆问题。导致后来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改革。当然,赵光义的文治对统治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北宋不存在武将造反,文官专权以及宦官干政的问题。统治根基稳得一批,宋朝是历代唯一活过了300年的封建政权。

稳固了统治后,赵光义觉得自己年纪也大了。便开始考虑继承人问题。

他原本拟定的继承人是大儿子赵元佐。

但由于赵元佐与赵廷美关系很好,为了赵廷美还与赵光义翻脸,后来失势,疯了。于是赵光义便提拔二儿子赵元佑,准备让他做继承人。

但赵元佑得势没几年,却暴毙而死!于是继承人选又落到了赵光义三儿子赵元侃头上。

994年,赵光义封赵元侃为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后来又正式封赵元侃为太子,并改名为赵恒。(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听说继承人正式拟定,大臣们全部激动的热泪盈眶——自唐末以来,已经差不多一百年没有正经册立过太子了,现在我大宋终于又回到正轨上了!

于是大家交口称赞,说哎呀,这可真是太平天下,社稷之主啊!

结果因为这事,赵光义又不爽了。

为什么不爽呢?因为大家的心,都被太子勾走了,纷纷拍赵恒马屁,提前布局,把赵光义这个还活着的皇帝冷落了。

赵光义为此大怒,说:你们眼里还有我这个皇帝吗?这才册立太子,你们就不把寡人放在眼里了,再过两年,你们不得翻天?

幸亏当时胆大心细的寇准说:太子是陛下您选出来,把天下交给他,那是万世之福啊!

再加上后宫嫔妃也都出来说好话,且太子赵恒本身也相当低调。

赵光义才平息了怒火,慢慢看开了。

他从976年继位,到如今,二十余年,权力是个什么玩意,他也看开了。不过如此。

自己总归是要死的。

所以在人生最后的两年时光里,赵光义基本上就不管什么事了。唯二做的两件事,一是大动干戈得打了一次李继迁,结果宋军粮道被李继迁截断,军粮被洗劫一空,宋军再次大败而回;二是换了宰相,把原来干得很好的吕蒙正,换成了吕端。

赵光义之所以要干这两件事,主要是想给太子赵桓铺路。他不想给太子留后患。

军事上的部署,他失败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结果在李继迁的问题上,宋真宗处理得比赵光义还要稀烂)。政治上的部署,他成功了。

赵光义认为,吕蒙正虽然为人厚道,且有宰相肚量,但他不合适做托孤大臣,他与已经疯掉的赵元佑关系很好,极有可能被支持赵元佑的官员利用,在自己驾崩后搞事。而吕端属于火线提拔,为了保住地位,他一定会拼死确保太子赵恒顺利登基。

事实证明,赵光义这次猜对了。

997年,赵光义病危。

当初给赵光义通风报信的王继恩与赵光义的皇后联合,又想搞事,想立赵元佐为帝。

幸亏吕端及时察觉,先派人抓了王继恩,又及时通知太子赵桓登基。赵光义的生前意志才得以落实到位。(王继恩后来被流放而死)

回看赵光义在位23年的作为,可以发现他是个有志向的人,但就是能力不行。

所谓“才不配志时,志向有多大,祸就有多大”,说的就是赵光义这种人。

没条件打辽国,他硬要打。结果赵匡胤留下的精兵干将,被他败了个精光。

没条件吞并党项,他硬要吞并。事件既然做了就好歹做到底嘛。然而他却半途而废,又跑去打辽国,导致党项死灰复燃。结果西夏成功脱宋独立,后来北宋一大半军费都用在了对付西夏上。可以说,西夏这一隐患的产生与赵光义有分不开的干系。

对外不行,威望大跌。只能加大对内的控制力度。为此,赵光义进一步轮换边将,开启了纵容监军干涉主将指挥、预授阵图,在千里之外指导作战的神操作。这些莫名其妙的操作,无疑加剧了宋朝边事的虚弱和军事上的疲软。

幸亏他在文治方面的作为是及格的,且有一定的反思能力(能及时刹车止损。再加上赵匡胤给他打下了的基础良好,他才顺利把皇位传给儿子。安稳的过完了一生。

如不然,宋朝会不会变成第二个隋朝。他会不会是第二个隋炀帝。其实很难说。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有了宋太祖赵匡胤如日中天的威名,致使接其位、续其政、有开创之功的宋太宗赵光义的名气大打折扣。

赵光义(939-997),本名赵匡义,后避兄讳改为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赵匡胤真正举大事的时候,是在公元960年前后,当时,赵匡胤30多岁,赵光义小赵匡胤12岁,他当时也有20多岁,正是意气风发、如出山猛虎的年纪,也正是风风火火、天不怕地不怕、敢于任事的年纪。所以,在赵匡胤成大事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赵光义的功劳,也就是说,赵匡胤后来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与这位亲弟弟的拼死保护和竭力襄助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陈桥变兵的策划,就是赵光义同赵普还有一班谋士在一起密谋的结果。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是赵光义与那“义社十兄弟”一起导演并亲自出演的结果。960年正月初三,谎称契丹入侵而率军北上的赵匡胤到达陈桥驿站,当晚,有的说如今的皇上——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年幼无知,我们出征即使死了,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功劳,还不如拥立赵匡胤为天子,于是,黄袍加到了赵匡胤的身上。同时,赵光义与赵普、王彦升、李处耘、李汉超等人商定,大军次日返回京城,夺取京城。在这一过程中,除赵匡胤外,赵光义同样发挥了核心作用。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一些节度使不服,举兵反叛,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公开反宋。在平定这些叛乱的过程中,赵光义都是居中指挥,积极调度,果断决策者,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于宋初的统一战争,我们都知道“太祖雪夜访赵普”这个典故,大多以为征服诸侯、收复他国的决策都是赵普的功劳,其实,“太祖雪夜访赵普”一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他就时当时已封晋王的赵光义,《宋史赵普传》载:“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可见,赵光义还是宋初统一的核心决策者。不单这件事,赵匡胤建国、稳定过程中的所有大事,赵光义都是核心决策者和积极落实者,他的功劳比任何一个谋士、任何一个武将都大。

赵光义还是一个非常有文艺范的皇帝。赵光义写诗作文,不像后来的乾隆皇帝要人代笔,他除制诏之类的官方文书之外,凡诗词歌赋、书法字画,都是自己操刀,他去世后,宋真宗安排人给他编文集,单是大中祥符五年一次编的《太宗御制文集及御书法帖》就有十五部,三百三十六卷。《全宋诗》辑录他的诗十八卷,总量达500多首。

经过五代战乱,人们渴望休养生息。于是,赵光义顺时应势地制定推行了扬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扩大科举、重用文人。而他后面的继任者,都是他的亲子亲孙,他们将“与文人共治天下”的治国理念一以贯之,最终形成了宋朝文化的空前繁荣。

倘若没有“斧声烛影”之类谣言的到处传播,赵光义完全会以一种高大上的帝王姿态,傲然屹立在历史的山峰之上的。

其他网友回答

宋太宗赵光义文治武功皆有可观,为什么人们对他评价甚低?

宋太祖赵匡胤死去后的第二天,赵光义兄终弟及,成为宋朝第二个皇帝,是为宋太宗。

赵光义在位21年,文治武功皆有可观。

先说文治。

赵光义即位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确立文官政治,凡此种种,皆可圈可点。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也就是登基次年,赵光义就下诏编纂《太平御览》。全书历6年始成,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包罗古今万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后世有“类书之冠”的美誉。书成之后,赵光义不管政务多繁忙,坚持每天看三卷,一年后读完,留下“开卷有益”的佳话。

同时编纂成书的文化瑰宝还有《太平广记》,许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小说故事,就因为《太平广记》才在后世保存了下来。

再说武功。

《宋史》称:(赵光义)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赵光义稳固帝位后,继续其兄长的统一事业,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率军亲征,击退辽国援兵,灭亡北汉,在形式上结束了自唐末黄巢之乱以来近九十年的藩镇割据局面。

然而,赵光义虽有以上杰出表现,但因为以下几点,导致后人对他评价不高。

一是赵光义在处理帝位传承的问题上,举措失当,难免受到后人讥评。这里首先应该澄清,赵光义即位或虽未必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是谋害哥哥赵匡胤得来的。近代以来学界研究指出,宋太祖并非死于暗杀,而是自己猝死,与宋太宗无关。也有学者认为,一些史料记载,宋太祖死时,赵光义当时并不在寝殿,根本不可能“弑兄”。而且杜太后嘱咐赵匡胤兄终弟及的“金匮之约”或确实存在,赵光义登基有相当的合法性。但赵光义登基后,的确使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先后逼死了太祖之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又贬黜弟弟赵廷美,使其抑郁而死。种种作法,连其长子赵元佐都看不过去,乃至为之发疯。

二是赵光义在军事上虎头蛇尾,北伐燕云时,在高粱河畔大败,赵光义本人也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导致北伐受挫。毛泽东说他:“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当然,宋太宗赵光义在后世的形象也不乏正面的例子。淳化四年(993)二月,天寒下大雪,赵光义特下诏赐给京城年事已高者御寒衣物,并派遣中使赐给孤老贫穷者每人千钱及若干米、炭。这就是“雪中送炭”典故的来源。

其他网友回答

赵匡胤建立起来的大宋,可以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夜之间让柴姓的江山改姓了“赵”。“杯酒释兵权”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但是对于他的弟弟妹妹们,以为是一奶同胞心连心,没有想到的是“杯弓斧影”,他的弟弟,这就是宋太宗登上了宋的政治舞台。

都说一个房子的好坏,取决于开基立业之初,基础不好,就会造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宋太宗的过早继位,导致赵匡胤的一些谋划就可以说废了,开疆立业的人,他的雄心壮志岂可是所谓的宋太宗可以比拟的。

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皇位传承,在宋太宗这里打乱了“秩序””,对一个搅局者,一个只想着自己一个人的利益,而不顾一切的人,我不喜欢。

打乱了历史进程的这个人就是宋太宗,本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应该是说兵不血刃的解决了上几代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他弟弟就让赵匡胤这个君王失去了皇位。

举贤不避亲,但是对于家庭的和睦相处,必须要家,国分开。否则就是一个必受侵害。宋太宗就是一个奸佞小人之心,获得他不应该有的位置。

还有他对于李煜夫人的畜生行为,就是一个坏蛋,有悖于国法,家规。不说对于亡国之君以款待,并且李煜是臣服的君王,却让他恨这个宋太宗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个小人之心得志便猖狂,在对内,对外的政策,军队建设等一系列的东西,因为这个小人的上台,改变了方向。

狗肉好吃,但是不上席,我觉得应该是对的,历朝历代都是对谁当皇帝,进行一番争夺,而宋,自从有了宋太宗,哥哥传弟弟。仿佛天经地义。

其实我觉得应该是宋太宗是宋太宗的弟弟,杯酒释兵权的时候,他是一个漏网之鱼。为此祸害不除,必遗祸多年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为此我感到“亲兄弟,明算账”打江山容易,做起来很难。

对于一个搅局者,我觉得还是不要给太多的评价。

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他的执政是变态和张狂的。

这导致宋道德被绑架了,国破家亡的时候,一大帮人搞了一个“理学”其实我觉得还是名不正,言不顺,宋太宗的执政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名正言顺的。

其他网友回答

宋太宗赵光义是个很无耻的人:他欺侮嫂嫂,对侄儿下手,霸占小周后。

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即宋太宗,第一个皇帝是赵匡胤即宋太祖。赵匡胤的皇权虽说来得不是很光彩,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还可以。但是对宋太宗的评价普遍较低,除了“烛光斧影”的谜团,还在于他做了很多无耻的事情。

第一件事便是欺侮嫂嫂。按说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儿子赵德芳理应继承大统。赵匡胤皇后让手下去请儿子入宫,可是太监却直接去了赵光义那里。于是赵光义在侄子赵德芳之前先行到达皇宫,并且随身带着武官。皇后见小叔子这般架势,主动服软,赵光义就这样坐上了皇帝宝座。

可是赵光义登基之后,即刻将皇嫂搬到了妃嫔所居的西宫。按理来说,皇嫂作为皇后,是不能住在西宫的,可是此时的皇嫂早已经没有了反对的资本,只能听从命令。更让当时朝臣气愤的是,皇嫂死后,赵光义不仅不对皇嫂发丧,还拒绝让臣子吊孝,自己也不穿孝服,有违令者甚至被斩首。

第二件事是对侄子下手。“欲抑先扬”是赵光义对待侄子的手段。赵光义的皇位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他又怎么可能会放心赵匡胤的儿子在世。但是赵光义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削去侄子赵德芳和赵德昭的爵位,反而还对其升职,这大概也是考虑到自己刚登基,需要平息舆论吧。

但是在对外战争中,宋太宗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役,朝中大臣一度以为宋太宗战死,于是便想重新立赵匡胤的儿子当皇帝。可是没想到赵光义又活着回来了,这事就闹大了。赵光义本来就对这两个侄子不放心,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对侄儿施加压力,后来赵匡胤两个最有威望的儿子一个自杀,一个莫名其妙地死去。

第三件事是霸占小周后。小周后是南唐皇帝李煜的皇后,生得面容俏丽,又会舞文弄墨,非常得李煜欢心。李煜这个昏君便整日和小周后厮混,全然把南唐江山抛之脑后。后来宋太祖赵匡胤派兵攻打李煜,灭了南唐,李煜两口子也成了俘虏。

宋太祖命令李煜和小周后等皇族从南唐步行至开封,并被囚禁。赵匡胤在位时虽然对李煜有所羞辱,但还是有一点底线。可是到了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他直接霸占了小周后,经常把小周后叫到皇宫,强行临幸,然后再放回李煜身旁,李煜的心情可想而知。后来李煜被赵光义毒死,小周后也很快抑郁而终。

皇族之中争权夺利已是常态,为了皇权可以不择手段,只因为九五之尊的诱惑实在太大。但即使是皇帝,也应有一些最基本的底线,像宋太宗赵光义这种无耻的皇帝,也算是不多见了吧?各位看官,您是怎么看待宋太宗赵光义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参考文献:《宋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