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缩写版 缩写四大名著,任何一篇

网友提问:

我认为世界名著只要读个缩写本就可以了,你认为呢?

优质回答:

谢邀请。

我觉得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读原著比较好吧!若是实在没有时间,又想了解其中大概内容,读一读缩写也未尝不可!总比不读强多了。

其他网友回答

名著到底是读缩略本还是读全本,这历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缩略本自然省时省力,但肯定没有全本风光无限;全本虽然意蕴悠长,但读起来有时候确实比较耗费心力。

但其实这个问题的考量,不在缩略本和全本的优劣处,而在于读这些名著作何用。

什么时候可以读缩略本?

我们一般提到的世界名著都是有情节、故事内容的叙事类作品,这样才会有缩略本一说,如果是诗歌那叫做节选,而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自然科学类书籍也不适合有缩略本。

无论中外的名著,其缩略本有一定的作用,也适合很多人群。

比如说,为了考试,中小学生其实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这些大部头的作品的。尤其是小学生,很多人去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种四大名著都有可能读不太懂,这需要一些时间去打磨。

但偏偏现实并没有给这些孩子足够的时间,各种辅导班、各科作业,不得不说现在的中小学生是真的负担很重,让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做细致的阅读。

但是,很多省份的考题就有关于这些名著的内容,这该怎么办呢?

各种缩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并不用把所有的内容都看得完全,只需要将主要的故事情节熟悉一下,在考试的时候不至于答不出题目来,这就可以了。

至于说以后还想要更进一步地了解这些作品的价值,可以在大学或之后的空闲阶段里去系统学习。

其实这种缩略本还适合很多普通人。

他们可能对文学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一些知识储备,用于与其他人的交流、谈资,建立一种博学的人设,缩略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他们不用忍受违背自身兴趣的枯燥阅读,更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去做那些对自己并没有太大用处的事情,甚至都可以去看一些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因为他们读这些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己,而是为了装饰自己。

这并不可耻,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因为文学而受益,文学也只不过是各类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而已,专业的人士去研究,没有兴趣、不相关的人士自然就不用过多涉猎。

比如说,人们对于数学家的期待在于解决一些让普通人理解不了的难题,从而推动一些尖端科技的进步,但我们不能要求他们要成为博古通今的文学家。

但是,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文学对于生活的影响就无处不在,他们也不可能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懂,那么缩略本对于这些人士来说就足够了。

什么时候需要去读原本?

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缩略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真的想要领略一本名著的风采,那还非得是原本不可。

有两种人必须要去阅读原本,缩略本最好不要看。

第一种是有志于研究文学的人,可以是专业的人士,也可以是出于兴趣的爱好者。

前者如果去读缩略本,和没有读过这些作品没有什么两样。

曾经有一个被业内笑话的教授就是这样,号称是研究比较文学的,但是自身又不懂外语,很多外文的著作只能去看译本,这中间本身就隔了一层,但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这位“教授”更是想了一个非常取巧的办法,他去研究“钱钟书”。应该知道,钱钟书是研究比较文学的著名学者,这位教授通过研究钱钟书对于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以此来研究比较文学,是一个很讨巧的做法。

但让人笑话的是,他也看不懂文言文。钱钟书的《管锥编》估计也只能看翻译成白话的缩略本了。

而出于兴趣爱好的读者也建议去读原本,不要去碰缩略本。

因为这会磨灭对于原本的兴趣。

缩略本都是读者对于这个故事主体的复述,什么地方应该省略,什么地方需要保留,这就要看故事复述者的阅读水平了。

如果遇到一个水平较高的复述者,能将故事讲得详略得当还算可以,但如果遇到一些为了赚钱而粗制滥造的缩略本,那无疑会是对于阅读兴致的极大打击。

缩略本和梗概不一样,它不是书籍的介绍,而是书籍的删节和重新构建。

梗概是让人能有兴趣去进一步阅读,而缩略本是杀死兴趣的一把好刀。

如果缩略本足够优秀,再阅读原本的时候提不起兴致;而如果缩略本是一部劣质作品,那么会误导人是否去选择原本来阅读。

所以说,缩略本对于这些人来讲,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存在。

第二种是真正想要提升自己,而不是用一些书籍来装点门面的人

与那些装饰自己、建立人设的读者相比,如果想要提升自己,那是一定要去读原本的。

就像讲故事一样,其中如何设置冲突、如何构建伏笔、如何刻画人物、如何引爆高潮……这些方面都是要通过细节来完成的。

这和故事的篇幅无关,而是故事要想精彩必须遵循的规则。

即使是像欧亨利的短篇作品也是这样,享誉文坛的“欧亨利式结尾”在很细微的地方埋下一个伏笔,在最后用其将结局逆转,所以才能让人感觉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中国的小说家冯骥才等人也经常使用这样的手法。

细节是一个故事完整性的保证,也是其逻辑自洽的根本。

如果真的想要提升自己,去体会作品中的一些内涵性的价值,那么对于细节的推敲和领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是缩略本所无法带来的。

或许有人会抬杠,要真想去阅读原汁原味的东西,那为什么不去看原著?原本也还不是人翻译的译本?

这就是我们要澄清的一个阅读误区了。

读译本好还是读原著好?

我们正常生活当中所看到的“名著”都是中译本,由一些权威人士翻译过来的,所以如果看书看多了就会发现,很多译者的名字都非常熟悉。

那么,是不是直接去读外文原著比较好呢?这是一个误区。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而对我们来说,除了中国都是外国。如果阅读每一本书之前都要先去学习一种语言的话,这不现实。

而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庆幸,我们是以“汉语”为母语的。

因为外文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基本是所有的语意内涵都能概括,汉语的语意覆盖是极为强大的,目前已知正在使用的语言中,还没有哪种语言如汉语这般语意丰富。

我们看一个数据对比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差距了:

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一个人想要正常交流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在3万左右;

一个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一个人想要用英语实现正常的交流,需要掌握的词汇量最少要达到8000以上;

但是,汉语中的常用汉字只有3500个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用这3500个字就能覆盖英语中几万词汇的语意。

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外文的书籍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无论是名、物还是俚语、俗语,汉语中都能找得到对应的语句。

但是,将中文作品翻译成外文的时候,很多中文中具有独特含义的语句,外文里是找不到对应含义的。

所以如果外国人说,想要看懂中国的作品,应该先学汉语,这是对的;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想看懂外国的著作,不必要去精通他们的语言。

虽然外文的原文里很多结构、用法都非常巧妙,但这些对于作品的内涵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懂也好,不懂也好,都没有什么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些外文的原著其实并没有中译本更出色。

作品的翻译是一个专业度比较高的行业,它不是学校里简单的“中译英”、“英译中”,懂点英语的人尝试着去找一本英文原著,自己试着翻译一样就能体会到了。

所以,在翻译外国著作的时候,译者会对其中的一些语言进行润色,甚至修改其中的一些观念,这样会使得作品变得更为完善。

比如说有一本书很出名,叫做《剑桥中国文学史》,名头唬人,作者宇文所安也是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但是这本书的中译本就明显比原著要更好一点,其不错的评价也多是因为它的中译本。

这些外国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很多都比较奇怪,听他们的讲座就会感觉很多内容似是而非,更像是“野狐禅”一般,别说汉语,很多人连汉字都不认识,给人感觉他们的研究不太专业。

所以,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国人来说,汉语作品不必多说,即使是外文作品,读质量较高的译本和读原著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看学历而论,缩写本虽经典,然包含意思还得看个人的理解能力。而解释本有利于初学者更好的理解。

看书的目的是学以志用,所以我认为还是看解释本好些。

其他网友回答

这要看你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如果名著中的细节对你没什么用处,那么的确读过缩写本就足够了。其实对大部分人而言,即使根本没读过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比如你想做一名红学家,那么只读一本缩写版的《红楼梦》就太不严肃了。

其他网友回答

有道理。我一直以来有两点颇不能消受,一是所谓名著的絮絮叨叨的心理描写,二是中国戏曲吚吚呀呀无休止的驴拉磨似的大段的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