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孩任性怎么教育 3岁孩子太任性怎样管教

网友提问:

3岁孩子老是任性,该怎么去教育?

优质回答:

“讲道理”是许多父母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被大力推崇。可是家长们也发现讲道理对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用,孩子反而更加任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几乎每一位学者都赞成这一理论,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要让任性的孩子听话,需要带他体验并习得实际经验,这时,你讲的道理,他就能听得懂了。

小贝一岁半时,妈妈每晚都会给她刷牙,但是她就是不配合,不管妈妈怎么说都不行,久而久之,亲子关系越来越不好。一天,小贝妈妈看到灰熊玩偶,灵机一动,对小贝说:“小贝,灰熊很久没刷牙了,牙齿生病了,我们给它刷牙吧。”小贝觉得好玩儿,拿起小牙刷就帮灰熊刷起来。帮灰熊刷牙后,小贝妈表扬小贝刷得好,并说:“灰熊熊真乖,小贝帮它刷牙配合得真好。”对小贝说:“咱们让灰熊看看,小贝也很乖,会好好配合妈妈刷牙?”在妈妈的指导下,小贝越来越会刷牙了,而且都不用妈妈提醒也记得刷牙。

还有一个案例,一个4岁的宝贝,特别任性还喜欢哭闹。问我该怎么办。让她说孩子最近不听话的表现。她说小孩精力特别好,很晚了,孩子还闹着要出去。不管奶奶怎么给他讲小朋友都回家了,天黑了,明天再玩之类的话,孩子都不听,就是哭闹着要出去玩儿。我让她一切事情尽量听孩子的。如果他想出去玩,你就带她出去,给她穿厚一点,当他自己发现外面天黑了,没有小朋友玩,还很冷,他就明白你讲的道理。结果让她意想不到。告诉我,当天小孩又拉扯着下楼,奶奶给她穿好衣服,带他下去。外面很冷天黑黑的,树叶沙沙作响,小孩看了看周围,就拉着回家。奶奶说下来了,就玩儿一会儿吧,小孩害怕的抱着奶奶,说想回家睡觉。回到家里,好像明白为什么妈妈不让下楼玩儿啦,刷牙,脱衣服睡觉都很听话。其他的小事,这位妈妈也少说多做,多考虑孩子的想法,孩子哭闹少了,越来越懂事了。

不是说不讲道理,而是强调讲道理的适度性。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要确定,三岁左右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任性”的,那个刚出生时除了手脚和嘴巴都不怎么可以自控的孩子,慢慢学会了翻身、学会了爬、学会了走路、然后逐步控制了语言,到三岁左右他们越发觉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但又想继续去探索掌握更多,这个时候对父母提出的指令的反抗就是他们突破边界、拓展权力版图的关键步骤。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的是,给他们一些掌控感,例如要不要吃饭我们可以做决定,但吃什么可以给他选择;要不要睡觉我们要决定,睡觉前看哪本书可以听听他的意见,这个过程也是在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鉴别能力、决策能力,在可控的范围内让他们慢慢掌控自己的全部世界,我们退出;也避免了日后更厉害的青春叛逆期,以及某一天一切都让他决定时我们的各种不放心。

其他网友回答

家长需要和小孩讲道理立规矩,耐心说理解释,和小孩慢慢沟通。家长一定要事先要和小孩约定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家长需要给小孩做好榜样,起带头作用,适度的管教,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才能避免小孩以任性来驾驭家长。

其他网友回答

爸爸妈妈可以用以下几个小办法: 1.转移注意力:在孩子任性发脾气时,家长也可以说:“你听,那边是什么声音,快去看看。”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以摆脱眼前的困境。 2.暂时回避:有时让孩子先哭闹一会也好,就当做呼吸操和运动体操,它既可以增加肺活量,又可增加血液循环,还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孩子的生长和发育。其实,大哭大闹往往是3岁左右孩子逼迫大人“就范”的主要手段。如果孩子一哭,就无条件地满足他的任何要求,就会使孩子认为只要自己一发脾气,一切都会如愿以偿。因此,家长切不能因为孩子一哭闹就轻易迁就,要耐心等待他冷静下来,然后再予以教育,但也要切忌用“武力”来解决。 3.正确引导:在孩子任性时,家长要引导孩子的个性向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好的行为家长要明确表示禁止。

其他网友回答

任性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放任孩子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孩子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和要求。如果这些消极行为经常发生,就会强化孩子的不良个性品质。同时,孩子任性时通常会伴随着烦躁、愤怒的情绪,经常性的情绪失控就会对健康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那么,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及对策究竟有哪些呢?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不少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想怎样就怎样,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知识方面的要求严格,而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没有要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教养方式必然会造成孩子的消极创造性行为。与同伴交往机会缺乏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与同伴交往机会的缺乏,导致孩子的玩伴由成人来替代,这就会使孩子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了解了孩子任性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育: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家长教育孩子时观点应保持一致尤其在孩子任性时,家长应统一要求,如果一个严,一个宠,那么孩子的任性会越演越烈,很难得到改正。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当孩子任性时,有的家长大声训斥、恐吓,甚至打骂,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家长抗争。家长可以用“负强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例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打骂的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孩子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