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嘉靖皇帝大礼议中种种任性的表现,为什么没有被废帝?
优质回答:
因为朱元璋颁布《皇明祖训》规定了嘉靖就是明武宗唯一合法继承人,杨廷和等文臣虽然非常恼火嘉靖的不配合,但是杨廷和这些文臣是没有胆子敢废掉嘉靖这个皇位唯一合法继承人的。
朱元璋的《皇明祖训》里早就已经规定了如果皇帝无后,皇位继承的办法: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我们来看明武宗正德帝,由于正德帝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明孝宗这一支算是绝嗣了;那么就要从明孝宗兄弟孩子里找。
但是因为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就已经提到了“必兄终弟及”,而当时除了嘉靖帝的父亲去死之后,明武宗其他叔叔比如六叔朱祐槟、七叔朱祐楎都还活着。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从明武宗活着的叔叔的儿子里面选,那么将来新皇帝与他生父怎么见面,怎么称呼呢?
新皇帝会不会要求追封自己生父为皇帝?会不会对自己生父封地进行倾斜?
总而言之,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那么,立明武宗这些活着的叔叔?朱元璋已经说过了“必兄终弟及”,敢于不“兄终弟及”的就是奸臣,奸臣人人得而诛之。
所以,明武宗已经去世的四叔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嘉靖)就是当仁不让的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因为他父亲去世了,他又是嫡子,那么朱厚熜完全符合朱元璋《皇明祖训》里 “必兄终弟及”的规定。
事实也是如此,即使在嘉靖帝与杨廷和等文官们闹得最厉害的时候,嘉靖帝的那几位叔叔和他们的儿子都没有敢觊觎皇位。
其他网友回答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嘉靖的胜利:
1.嘉靖个人的能力。实际上嘉靖在大礼仪事件中表现得是非常谨慎的,采取的是步步为营的方式,并不是强行一步就要做到位。同时,他也注意取得了部分势力和一些大臣的支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了不影响固有利益集团的利益。尤其在获取支持上,嘉靖的手段非常厉害,通过重用支持他的一帮新的急于上位的人,极大地打压了反对他的旧势力。他在选择支持者方面,也还算是有眼光,确实都是有很强的能力的人。比如,张璁。一个是他个人非常有野心,40多岁了才中进士,还是一个实习生,如果不拼一把,这一辈子基本就完了;二个是确实有能力,在理论上、行动上都有两把刷子。青少年时期的嘉靖基本把他做为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导师,基本事事都会咨询他。
2.明朝的高度皇权。皇权在明朝,经过朱元璋一番操作,达到了顶峰,所谓内阁大学士,实际上只是皇帝的秘书和顾问,如果皇帝不赋予他权力,那么对政事,他除了建议、提议、抗议,并没有实际的操作权力。嘉靖是在已经当了皇帝的情况下,才一步步推出大礼仪机划的。作为皇帝,只要稍微聪明一点点,在明朝的制度下,已经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大学士根本是没有机会撼动皇权的。
3.张廷和及张太后对嘉靖的低估和误判。当初,选择嘉靖继位,肯定是经过了二张深思熟虑的,嘉靖远在湖北,年龄不大未成年,且父亲已经去世,兄弟一个没有,除了还有一个老母亲,啥家人都没有,在皇族里面,可以说是势力最为单薄的。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为了不再更换他人,在从哪个城门进等方面,进行了小的迁就,认为让他先登基再来掌控。但没想到,登了基的嘉靖善于使用皇权,反而一步步把他们击败了。这就好像温水煮青蛙,等嘉靖步步为营,掌控权力的时候,已经无法再动摇他了。
其他网友回答
杨廷和的错误太多了,第一就是没有在遗照当中给太后和杨廷和留下权力的后门,直接就把皇位交给了嘉靖,这样一来还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第二没有当机立断,当年霍光,如果不是趁着昌邑王刘贺小惠未遍威信未立的时机果断的发动政变,将之废除,后来恐怕也就不可能再有霍光专政那么多年了,
杨廷和当时如果有准备早点儿动手干脆利索,或许还可以把嘉靖送回老家去,等到嘉靖都已经上台干了好几年了这个时候再想动手那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其他网友回答
嘉靖的种种政策还是很得民心的,就连快死的时候,心里想的还是老百姓,比如嘉靖传位给儿子时的一条政策就是把楚王的田地全部赐给了替他耕种的老百姓。聪明人都看得出来,嘉靖很得民心,想废帝可是老百姓不附和有什么用?
其他网友回答
说白了是内阁的迂腐毁了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