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和其他企业家有什么不同 马云还是中国企业家吗

网友提问:

下一个超过马云的企业家会是谁?为何?

优质回答:

李河君:千万别把首富这事太当真作为前十名中的“大黑马”,47岁的李河君财富增长近9倍,是今年财富涨幅最大的企业家,以1,250亿首次进入前三。2011年,李河君在云南投资的金安桥水电站的建成,是他创业及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刻,现在一年能带给他50来亿的现金流。李河君将这些钱大量的投资于太阳能薄膜发电。现在,汉能的薄膜太阳能年总产能达到300万千瓦,相当于每年新增发电量40亿度,能够满足一个1000万人口的城市居民生活用电。目前汉能集团太阳能薄膜发电部分占2/3,李河君305亿财富来自于其太阳能薄膜发电部分上市公司;水电部分占1/3。另外,他最近在做欧美收购。最近,“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的广告片亮相中央电视台引起了关注。李河君拥有汉能集团97.6%的股份。注:在今年五月份“2014《新财富》500富人榜”中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登顶首富;而在福布斯2014中国十大亿万富豪榜中“首富”李河君仅排第五。所以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李河君曾笑言,“千万别把首富这事太当真”。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总榜上财富涨幅最大的5位企业家中,李河君是唯一一个不是因为公司上市成功而财富迅速上升的。王传福:终究还是做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的主营业务包括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2009年,比亚迪一度凭借1800亿元的市值一跃成为中国市值最大车股。同一年,王传福个人则以350亿美元的身价荣登中国首富宝座。如今,高潮已过,王传福却仍以310身家位居内地首富28位。早在2010年,王传福就制定了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为主导的新能源规划。这个规划所涉及的产业链条很长,而在经历了光伏行业的寒冬之后,比亚迪的太阳能制造业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靠其他板块输血以维持链条的生存。由于太阳能业务亏损大幅缩减,比亚迪2013年年度获得纯利5.53亿元。一直坚持着打造自己的新能源产业帝国的王传福,如今正靠着新能源汽车稳步向着目标前进,但在他的路上,太阳能的位置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魏少军和他的光为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保定长城魏建军和隆基泰和魏少军双双入列前百。在本次榜单中,魏少军仍以190亿身家居百富榜低51位。崛起于世纪之初的隆基泰和,是以房地产开发、建筑业作为起家之阶的。光为绿色新能源却是隆基泰和进军新能源领域的一大创举。是魏少军业务转型的重要支撑。光为的业务主要涉及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是光伏行业为数不多的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光伏企业之一。郑建明:光伏门口的野蛮人中国光伏业最大悬案——无锡尚德的归属落锤之后,郑建明这个隐秘的资本大鳄郑建明,也渐渐浮出了水面。郑建明以财富175亿元新上榜就位列第61。郑建明参与并购了2位在往届胡润百富榜排名前5的企业:施正荣的尚德和彭晓峰的赛维LDK(多次参股),以及控股顺风光电、大手笔投建光伏电站,半年多以来,在光伏领域频繁抄底而名声大噪。注:顺风光电今年收购太阳能光伏项目不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表示目前仍以光伏核心业务为主,因为相关技术较成熟。9月3日消息,顺风光电迫于竞争,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通威%保利协鑫在本次百富榜中,十位富豪共居第90位。保利协鑫朱共山,通威刘汉元夫妇都在名居此位。胡润百富榜中光伏人物大揭秘22013年年末,保利协鑫以402亿港元(52亿美元)的市值,超越First Solar51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的太阳能企业。半年过后,全球市值第一光伏企业的桂冠已经被First Solar夺走,保利协鑫跌落到第五名。然而,保利协鑫仍是中国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截至八月末市值53亿美元。8月28日晚,保利协鑫披露了其2014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172.2亿港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4%,毛利润达到36.8亿港币,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400%。太阳能业务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朱共山连升28位。

其他网友回答

本人看好两个福建人:张一鸣和王兴!!!

原因:一是低调 二是专注 三是格局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第一个把电商做到风生水起的商业巨头,马云的名字可谓皓月当空,2018年,马云曾断言:下一个中国首富必将产生于健康行业。诚如斯,一场肺炎疫情,让当今的中国民众更懂得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国家提出“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刚要”。所以说:谁抓住健康产业的风口,谁将问鼎中国的首富宝座。

其他网友回答

要出现超过马云的人需要很多年,马云当初站这个风口的时候也迷茫也困顿过,没有谁是神,但是马云2个对了,1是入行对了,2是坚持住了,但是即使如此,我认为国家的方向也是有很大的缺点,电商的泛滥对实体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个不讨论,所以在越来越规范的前提下电商领域超越马云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除非我们的国家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出现巨大的飞跃,难不难?

金融领域不讨论,超越马云不太可能,支付宝才是马云对社会贡献最大,而且最正能量的产品;

新科技的大部分企业方向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再怎么新再怎么牛,能超越现有同类最大规模的企业又有多少市值?特别是这些行业的细分很多,一统江湖好难;

研发制造型企业我认为还有很大的可能,华为现在上市会怎么样?美国大规模的想要制造业回流,我们国内从上到下无动于衷,无所谓,很多逃离我们的企业确实该逃离,但是国内对实体对制造业恐怕也是真的无所谓的心态,但是这次贸易战只有华为能支撑我们最后的脸面,本次贸易战的最大收获就是没有真正的牛逼企业你算个屁大国,所以华为型的企业值得期待;

到目前为止真正的很大的价值创造者其实还是90年代那帮实体企业家,他们把这个国家实力提升了一大步,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有足够的人才和金钱,20和21世纪之交的互联网精英们也没有几个开创型的大家出现。

再去看看美国,市值最大的排前面的亚马逊,苹果,微软,还有能源化工,金融,国内都有对标的企业,而且不少年了,能再挤进前10的没几个,我们要知道国内的创新企业都是依葫芦画瓢,跟着美国学的,所以说短期内出现超越马云有多难?

其他网友回答

不知道,也不能瞎说,因为普通百姓根本进不了这个圈,也无法知情。

版权声明